索  引  号 1137080074985039X5/2022-008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成文日期 2022-05-0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发布日期:2022-05-07 信息来源: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我市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开工前“零收费”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一网通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纳入全国试点;深化“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打造“1234”优化获得电力工作法;惠民补贴资格待遇“静默认证”改革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市县同权”“秒批秒办”……近年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省评成绩居全省前3位,2020年代表山东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取得全国第24名的优异成绩,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考核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自即日起本报开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济宁高质量发展”专栏,陆续报道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最新政策、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



      一流营商环境反映了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市场主体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近年来,我市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创新改革措施,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全领域改革,当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企业排忧解难,以营商环境之“优”谋发展质量之“进”,持续为我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表彰暨争创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示范区推进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工作推进会议等高规格会议,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市营商环境”,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常抓不懈。


    建立完善工作协同机制,率先在全省建立济宁特色的“1+19+18”推进体系,破解市直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各指标协作配合的整体合力。


     为破解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市委又明确了“分管市领导+指标牵头部门+该指标责任部门”的“1+1+N”工作推进机制,组建了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锤炼出一支由全市30余个部门单位、14个县市区(功能区)近120余人的专家团队。


     探索出“顶层设计+压茬推进”的改革推进模式,先后制定了《济宁市争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济宁市对标全国最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攻坚提升措施》等制度文件,全方位推进我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4.4 万余家企业注册“惠企通”政策服务平台,26 个市直部门的 114 项惠企补贴事项完成线上流程配置并对外服务,590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通过平台线上发放至 59 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打造无人干预“秒报秒批”智能服务品牌,实现9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审批,20个简易许可“秒批秒办”,相关证照在办理622个高频事项时免提交。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推出“市县同权”改革,96.2%行政许可事项下放至县区;构建“市县一体、全域通办”政务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镇村全覆盖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在所有镇街全覆盖。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签约“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与全国21个省52个市、277个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不动产登记实现“全城通办”“一次办好”。

      市场活力得到全面激发。着力打造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所有事项,“一窗领取”所有办事结果,仅需1个环节、0成本、半天办结。不断丰富融资渠道和服务,市金融服务平台共汇集2.5亿条数据,入驻50家银行机构、2家融资担保机构,发布189款金融产品,累计发布融资需求8.78亿元,完成融资对接5.62亿元,创新创业动能更加强劲。“信易贷”及信用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成功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电子化招标采购范围持续扩大,“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开发建设,进场交易项目数字见证100%全覆盖。政府采购在全省率先推行意向公开,网上商城入驻商家、订单个数、交易金额均居全省第3名。济宁银行成为省内第1家通过山东“单一窗口”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法人银行,通关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开展“百名税收专家服务千户企业”行动,2021年减税降费40.27亿元,留抵退税压缩为0.15天,位居全省前列。


      法治保障水平显著增强。逐步建立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协调机制。依托“互联网+监管”,完善各类信息归集,监管事项认领、监管编制清单均为100%。强化市场监管系统基层一体化平台PC端、移动端同步推广应用,为“互联网+监管”工作做好数据支撑。成功创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打造了“网上办案+移动执法”智慧新模式,截至目前应用网上办案系统和“济宁执法”APP办案9万多件。司法审判更加智能高效,开通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推行执行合同跨域跨境立案诉讼服务,开通了中小投资者立案绿色通道,实现从立案到执行的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达到95%以上。中院受理破产预重整案件,探索破产拯救新模式,破产审判质效明显提升。


营造优化营商环境“好氛围”


     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集成专栏,专栏下设政策文件、最新动态、政策解读、政策图解、政策直达等七大板块,其中政策直达直接对接市大数据中心的“惠企通”平台,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解读惠企政策。目前,专栏已上传各类政策文件、动态信息2800多条。


      组织县市区(功能区)、市有关部门单位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短视频账号等多种新媒体宣传账号90多个,在门户官网开设营商环境专栏专窗40多个,同步公布公示政策文件、工作成效、创新案例等信息。市县政府与各部门单位多种宣传渠道相互补充,逐步形成了我市多渠道、全领域的营商环境信息发布体系。


      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40多场,编写刊发济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报47期,国家和省级简报累计采用10多篇,40多个济宁特色创新案例被国家省市媒体报道,全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负责同志表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作风、提升能力的“试金石”,敢于思想破冰、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