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527352A/2023-0256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成文日期 2023-07-1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季度工作情况(培育创新动能,做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等)

发布日期:2023-07-17 信息来源: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序号

工作事项

任务目标计划措施时间节点和办结时限

完成情况

进展状态

牵头市领导

牵头单位

19

新材料产业,与山东大学共建先进碳材料工程研究院,加快推进碳素集团15万吨预焙阳极、瑞城宇航碳纤维等项目,建设山东先进碳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实体化运作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打造梁山、微山稀土产业园,形成“一院两园区”百亿级产业集群。

7-12月,充分发挥山东省碳材料研究院、山东省稀土研究院作用,开展产业调研,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引领带动碳材料及稀土产业创新发展。

 

149日,在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碳材料院、稀土院正式揭牌。

2)碳材料院、稀土院均已完成运营公司注册并开展日常工作。稀土院开展了我市产业、项目论证,并组织有关部门赴东营稀土催化研究院学习考察;碳材料院围绕光伏支架项目、汽车轻量化项目、碳纤维装备项目注册了项目公司,目前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专班)

市科技局

41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达到13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

7-10月,组织入库申报。根据省科技厅安排部署,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强化审核辅导,严格履行推荐责任。

11-12月,强化政策激励。综合利用省小升高补助资金、市高企认定补助资金、研究开发财政补助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入库、申报积极性。

1)制定任务目标。研究制定各县市区新增高企、入库科小任务目标,为全年工作推进奠定基础。

2)加大储备力度。指导县市区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提前储备培育。今年以来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已完成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3)建立纳统企业数据库和重点企业研发工作台账,逐家开展对接辅导。分县区召开研发投入填报推进会议,赴重点企业开展督导调研,顺利完成2022年度研发投入填报工作,企业研发专账总量较上年提高53.8%,实现上报数据量、质同步提升。

4)会同发改、工信、住建、国资等部门研究制订了《济宁市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正在进行发文会签。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42

在全省率先推行研发机构、研发项目两个备案制,争取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00项,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5%以上,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超过1200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化、链主化发展,打造3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7-9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依托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条,对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强化培育辅导,在研发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条件成熟时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10月,组织开展研发机构、研发项目备案。

11-12月,组织市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备案工作。根据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要素择优备案3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市县联合组织研发投入业务培训,实现全年20场次以上。

1)制定了《济宁市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2)市科技局已建立纳统企业数据库和重点企业研发工作台账,逐家企业开展对接辅导,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确保研发投入应统尽统。截至省查询结束,全市共填报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1642家。

3)赴县市区调研督导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活动开展工作。召开研发投入月报工作推进会议,对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投入日常监测推进机制,推行研发机构、研发项目“两个备案制”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4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43%,比去年同期提高9.18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3位。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3

做强创新平台。强化济宁高新区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开放式大学科技园,打造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7-9月,支持高新区创新平台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跟踪大学科技园评审进度,到先进地市科技园进行观摩学习,成功获批后,做好运营工作。

10-12月,高标准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群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群;继续做好大学科技园运营及创新提升工作。

1)已将济宁开放式大学科技园最新建设推进情况向省厅高新处进行汇报。

2)今年以来,高新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5家,新签约引进大院大所5家,推动山东省碳材料研究院、稀土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融合创新中心落地高新区。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

44

实施研发机构提质升级计划,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0家以上,新建3家市级产业研究院,推动兖矿能源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纸业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圣阳电源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华勤集团争创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科院过程所、上海交大等大院大所在我市实体化运作创新载体40家以上。

(一)研发机构提质升级方面

7月,紧盯各平台培育和发展,对部分重点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研讨、精准施策。

8月,强化督导调度,线上调度加实地查看各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对建设落后的县市区进行督导。

9月,组织各创新平台内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加快成果转化。

10月,组织部分创新平台进行绩效评价,鼓励平台完善自身建设,发挥作用。

11月,及时总结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对建设落后的县市区进行帮助和指导。

12月,总结全年创新平台建设完成情况,挖掘一批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二)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方面

7-11月,新增20家创新载体。

12月,对2023年大院大所招引进行总结,对部分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1)建立30家国家级、100家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库,制定下发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截至6月中旬,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4家。兖矿获批“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碳材料院、稀土院两家研究院均已完成运营公司注册并开展日常工作。

2)已梳理形成2023年大院大所招引数据库和工作计划。济宁市推进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初稿已完成。

3)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8场,召开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分别签约。

4)今年以来,推进各县市区新签约引进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载体56家,实体化运作38家。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47

充分发挥驻济高校创新引擎作用,加快曲师大—济宁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济宁医学院—辰欣药物研究院、济宁学院—济宁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7-12月,引导驻济高校院所与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创新、成果转化联合体5家以上。

1)曲师大-济宁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2)济宁医学院-辰欣药物研究院正在开展特医食品、冻干粉针剂等新产品研发。

3)济宁学院-济宁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就学院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科研与产业服务合作和毕业生就业等进行对接交流。

4)已与驻济高校进行对接,指导驻济高校院所与我市行业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推动曲阜师大与微山县人民政府、济宁城投控股集团全面合作、济宁学院与梁山县政府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工作正在进行中。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49

优化创新生态。完善“1+N”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实施重点科技计划100项以上。深化“全球揭榜”攻关模式,争取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3项,落地转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项以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做大做优天使、创投、股权等各类基金,发放“成果贷”10亿元以上。

(一)“1+N”产业协同及关键技术攻坚方面

7月,完成技术方案和可行性论证,研究确定支持方案。

8-10月,开展新一轮“全球揭榜”工作,优选20项左右重大创新项目纳入“全球揭榜”项目储备库。

11-12月,完成新一批拟发榜项目考察。

(二)科技金融方面

6月,累计完成科技转化贷备案金额4亿元。

9月,累计完成科技转化贷备案金额7亿元。

12月,累计完成科技转化贷备案金额10亿元。

1)建立2023年拟推荐省重大创新工程储备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93项。

2)储备全球揭榜备选项目25项,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初步梳理凝练出3项科技示范工程项目、31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重点筛选出16项推荐至省科技厅。目前,“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开发”等5个项目通过2023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专家评审,进入考察环节。

3)合作银行先后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276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实际发放贷款11.39亿元,计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金额11.37亿元。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市科技局

50

深化科技人才、成果奖励评价改革,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20%以上。

7-8月份,持续推进“以赛代评”引才方式,广泛发动,专人跟进,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申报工作。(具体时间以市委组织部为准)

9-10月份,优化人才服务流程,组织创业企业和团队参加“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通过专人跟进、专家辅导、模拟演练,为我市创业人才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具体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11-12月,建立2024年省级科技奖励项目库,挖掘优势项目。总结我市在全球揭榜、创业大赛、市级人才项目及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做好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专题宣传工作。

1)按照市委人才办要求,完善《济宁人才金政20条》有关人才平台、全球揭榜等工作细则,细化工作流程,增强人才政策实操性。

2)按照省厅实地考察和会议评审结果,市科技局推荐的2名第四届第二期省大赛创业企业类人选与省厅、市科技局签订工作任务书;组织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申报,1名人才入围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答辩评审阶段。

3)成功举办2023年济宁市科技活动周暨首届济宁市科技人才节,邀请院士等专家人才80余人参会。

4)按照省厅成果奖励评价导向择优推荐18个项目申报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根据省厅通知,我市7个项目入围省级奖励会议评审。

正常推进

张胜明

张  东

市科技局

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