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财政局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1-30 17:15:11


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我们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切实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财政职能管理的有效载体,在全市系统内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推行政务公开,是转变职能、建设“阳光财政”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财政的有力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我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从加强领导和建立组织入手,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顺利推进。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组织局机关干部传达学习政务公开相关要求,通过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实行政务公开,既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转换财政职能,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同时又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必然趋势。

二是建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张茂如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具体工作,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局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全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信息中心牵头负责局门户网站和政务信息查询平台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纪检组牵头负责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各科室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原则上信息联络员即为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具体负责本科室、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协调和落实,解决信息公开工作遇到的问题。

三是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济宁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责任、程序、方式、时限等都做了进一步明确,制定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流程,对建立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保密审查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政务公的原则、内容、形式等,提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公开方式。建设市财政局对外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渠道;购置电子信息屏,搭建政务信息查询平台,及时提供各类政务信息;打造信息公开媒体平台,通过各类媒体发布财政信息。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基层和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的各项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目标措施以及财政为民办事的事项,涉及收费项目、便民利民措施等,也是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为适应各项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政务公开工作上,不断完善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一是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的关系。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两种方式。各科室单位要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科学界定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范围,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二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既要防止因公开不当导致失密、泄密,又要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能公开以外,对各类敏感信息的公开也要特别慎重。第三是对内与对外的关系。信息公开不仅包括对局外人员、单位公开,还包括对局内各科室单位公开。对不能向局外公开的重要业务信息,根据工作需要,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和范围进行公开,以方便大家了解情况、熟悉业务、开展工作;其他政务信息,如重要工作事项、公务活动安排、出差请假情况等,也都要按照市局印发的工作规则要求,及时备案、公开。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公开。针对不同的政务公开内容, 为了能够让社会和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我们充分发挥公开办事大厅的作用,随时公开,除在行政大厅设立窗口外,还通过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和契税征收管理服务大厅,公开办事程序,承诺服务质量。把服务大厅作为政务公开的载体,集中办公、减少环节、透明操作、规范运行、提高效率,方便了群众,实现一条龙服务,阳光操作。发挥舆论工具作用,积极宣传财政法规、政策,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在济宁财政外宣网络上发布信息120余条,在内部网络发布信息900余条,向各级报刊、电台投报财政信息70余条,累计刊载宣传40余篇次,利用公开栏和公开榜向基层群众公开有关财政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分别组织机关中层干部进行公开述职述廉,接受大家监督。通过政务公开网、部门网站等多种途径公开部门职能和办事程序。多形式公开保证了权力在监督下运行,办事在阳光下操作。

三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为了增强政务公开的透明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形成一套政务公开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专题会议制度,将需要公开的事项整理归类,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召开。实行定期公开制度,经常更换公开内容,所有的政务每季度更新一次。在公开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定期回访制度,根据公开内容,深入基层,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效果。通过建立并实施这些制度,使政务公开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强化监督,确保效果

政务公开就是为了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如果失去有效的监督,政务公开就成为一句空话,就成为了一种摆设和形式。我们在推行公开的过程中切实加强督查,真正有效地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我们将举报电话公布于众,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求各基层所设立政务公开栏,所务公开栏旁都设有举报箱,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收集处理投诉事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的部署,认真分析,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积极吸取其它部门的经验,进一步扩充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手段、深化公开效果、大力加强对外服务窗口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真正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努力建设廉政、勤政、高效、创新、务实、人民满意的政府机关,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附件

2011年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统计表

报送单位:济宁市财政局

序号

政府信息

公开情况

主动公开

信息数量

收到申请公

开事项数量

申请公开事项

予以公开数量

召开新闻发

布会数量

召开听证

会数量

1

市本级政府






市级政府组成部门

120











2

财政预算决

算公开情况

2011年财政预算(是、否)公开

2010年度财政决算(是、否)公开

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是、否)公开

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是、否)公开

市本级政府






市级政府组成部门








3

政务服务体

系建设情况


市(地)级政务(行政)服务中心

(是、否)建立



数量

县级政务(行政)服务中心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

各级各类开发区服务中心





4

市本级政务(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受理数量

办理数量

办结率

群众满意率

办理事项情况





5

公共资源交易纳入政务(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副省级城市

市(地)级


本级(是、否)纳入




所辖县(市、区)纳入的数量



6

市本级政务公开办事机构设在哪个部门?

(请在对应的位置下划“√”)

政府机构

纪检监察机关

其他机关




7

所辖县级政务公开办事机构数量(不含开发区)

政府机构

纪检监察机关

其他机构




8

市本级制发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制度数量及名称


9

县级制发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制度数量及名称













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填写)

填报单位: 济宁市财政局

指  标  名  称

计量单位

本年累计

一、主动公开信息数

40

其中:1.机构领导、设置及人事类信息


2.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信息


3.业务公开信息

38

4.规划计划、统计信息


5.财务预决算信息

2

6.招标采购信息


二、信息公开申请数


其中:1.信函及传真申请数


2.网上填表及电子邮件申请数


3.当面申请数


三、对申请的答复数


其中:1.同意公开数


2.同意部分公开数


3.不予公开数


4.其他情况


四、依申请提供信息收取费用数


五、政府信息公开被举报数


其中: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2.纠错


六、政府信息公开被行政复议数


其中: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2.纠错


七、政府信息公开被诉讼数


其中: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2.纠错


八、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1

九、召开新闻发布会数


十、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其中:1.纸质文档


2.电子文档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指定工作人员数

2

其中:1.全职人员

2

2.兼职人员


十二、组织学习培训次数

3

十三、参加学习培训人员数

2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分析说明

2011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下达多项通知和考核标准。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认真召开办公会议,积极明确并落实责任人,安排专职工作人员2名,及时建立局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主动开展各项信息公开日常工作,认真抓好公开信息的审核监督,努力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度。全年共公开信息40篇,其中财政信息38篇、财务预决算信息2篇。

2012年,新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正式启用,给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新的局面,我局会在新的一年里,加大信息收集力度,认真筛选, 多公开便民服务类信息,使我局信息信息公开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方式:2606003 填表日期:

 

 

济宁市财政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doc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