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270043307600/2024-01985 主题分类: 商贸_海关_旅游_其他,工商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关: 鱼台县人民政府 统一编号:
标  题: 鱼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鱼政字〔2024〕22号 有 效 性: 0
发布机关: 鱼台县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商贸_海关_旅游_其他,工商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关: 鱼台县人民政府
统一编号:
标  题: 鱼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鱼政字〔2024〕22号
有 效 性: 0

鱼台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鱼政字〔2024〕22号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鱼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县域商业建设,改善商贸流通基础条件,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结合鱼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商务部等1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建设指南〉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1〕322号)、商务部等9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3〕419号)、山东省商务厅等9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商字〔2023〕142号)等文件精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发展目标

以推动县域流通经济跨越发展为目标,加快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完善商贸流通网络、畅通流通渠道,完善提升网点功能,持续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流通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资源,完善县域商贸流通网络,推动县乡村商贸流通联动发展。

1、完善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乡镇加盟店、连锁店, 以直营商超为基础,新建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加强对夫妻店、小卖部等村级现有商业网点的标准化改造,保障农村居民就近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服务。到2025年,全县乡镇商贸中心和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均达到100%。(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深化城乡高效配送,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商贸、供销、邮政、快递、农资配送企业等资源,改造提升现有仓储场地和设施,鼓励共享网点、统仓共配,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加强部门联动、镇村合作,综合赋能,着力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县乡村三级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到2025年,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村级快递站点覆盖率达100%。(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邮政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流通设施水平,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1、完善商贸网点功能。抓好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改善乡镇集贸市场面貌,优化生活服务业供给,引导商贸服务网点在购物基础上叠加餐饮、亲子、洗浴、健身、维修、美容美发、农产品购销、家电回收、快递收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服务功能。(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支持流通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鼓励商务、供销、邮政、快递企业等,以县、镇为重点,延伸供应链,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增强农村实体网点的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探索农村电商服务点、为农服务中心、邮政快递、便民金融、供销服务站、服务社等多点合一,一点多用,实现数据互联信息共享。(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邮政管理局、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短板。改造升级 农产品产地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打通本地“微循环”,支持县域和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短板,提升县域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邮政管理局、县供销社、县市场监管局、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培育壮大县域现代流通龙头企业

引导企业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经营效率和质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骨干流通企业;鼓励商务、供销、邮政和商贸流通企业增进联合发展、并购重组、股权投资和业务合作;支持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经营模式,促进现代流通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县商务局、县邮政管理局、县财政局、县供销社、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

1、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实施“数商兴农”,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加强部门协同、资源整合,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村邮站、供销社等多站合一、服务共享。(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邮政管理局、县供销社、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进邮快合作下乡进村工程。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邮政管理局、县供销社、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改善县域消费环境

聚焦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集中执法力量,严格制度约束,加强市场监管,解决农村商品和服务质量不高、标准要求不严、经营场所不规范等问题,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保障农村居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品质消费。加大农村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消费品侵权假冒行为,确保农村消费品市场规范有序。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安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对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行为。(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成立鱼台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镇长(主任)为成员,层层负责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任务落实,并做好县域体系建设的督促、推进,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县域体系建设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社、邮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明确责任主体,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对照标准和任务,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到位,取得成效。


附件:鱼台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鱼台县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鱼台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杨力新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党组书记

副组长:李东建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李长英     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高东旭     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王身柱     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徐庆贞     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成  员:张  辉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新源     县财政局局长

           于  亮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赵兴华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张学芳     县商务局局长

          郑  义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海健     县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刘卫红     县邮政管理局局长

          朱  璐     谷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朱信锋     滨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高  翔     老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朱首领     唐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郁  文     王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史晓庆     张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惠振华     清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艳阳     罗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黄海建     李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齐允允     鱼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巴  振     王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务局,由张学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张海健、刘卫红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8000023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00号 鲁ICP备05021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