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12004339255B/2025-02797 主题分类: 宏观经济
成文日期: 2025-06-25 发布日期: 2025-06-25
发布机关: 兖州区人民政府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济兖政字〔2025〕11号 有 效 性: 0
发布机关: 兖州区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宏观经济
成文日期: 2025-06-25
发布日期: 2025-06-25
发布机关: 兖州区人民政府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济兖政字〔2025〕11号
有 效 性: 0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济兖政字〔2025〕11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兖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为系统施策促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25〕31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积极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通过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创新多元化营销优惠措施,切实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年内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80余场次,发放消费券3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升级商品消费,稳住消费大盘

1.全方位激活消费内生动力。围绕“迎春”“盛夏”“金秋”“暖冬”四大消费季主题,组织汽车、家电、家居、数码、电动车、零售、餐饮等领域企业主体举办3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持续打造“富居家居家装节”“运沃啤酒节”“牛楼小镇电音节”等本土品牌。实施消费惠民让利行动,围绕文旅、餐饮、购物、体育等领域,以市场化方式分批次推出减免、折扣、补贴等促销优惠。发放180万元家庭乘用车购新消费券,以真金白银“点燃”消费市场。突出消费节节点,举办教体消费季活动50+场,配套发放体育专项券,拉动消费增长。举办3场文旅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举办文化旅游及各类赛事项目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等重点活动。(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和体育局)

2.巩固拓展大宗消费基础支撑作用。延续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的换新政策,将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4类家电纳入以旧换新范围,并对手机等数码产品给予购新补贴。同步举办汽车展销活动、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进机关、企业、园区、乡镇、社区的“五进”行动,进一步挖掘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潜力。简化补贴申领流程,健全申请、换购、回收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群众的换新需求。提前谋划储备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组织重点领域项目申报培训,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

(二)扩容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提质

1.加快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开展“运河大集”系列活动,集中展示民俗节庆、山东手造等好品好物。聚焦大学生、返乡游子等重点人群,组织牛楼花海彩田景区、兖州博物馆推出“陪着爸妈游济宁”、大学生“全家福”旅行季、“情牵故里回家过年”返乡游子免费游活动。利用春节、五一、暑期和国庆等节假日,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充分挖掘餐饮住宿消费增长潜力。大力扶持特色餐饮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国内外优质餐饮品牌在辖区布局首店、旗舰店。组织开展“名菜、名厨、名店、名小吃”评选活动,支持餐饮企业参与全省知名美食品牌创建,持续提升“兖州名吃”品牌影响力。加大老字号品牌培育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申报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精心设计特色美食打卡线路,推广具有代表性的美食街区,丰富兖州文旅地图内涵。着力推动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旅行社、景区与住宿企业联动合作,探索实施住酒店减免门票、门票抵扣住宿餐饮费用等精准化优惠措施,完善旅游消费产业链条,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加快培育精品旅游民宿业态,支持骨干住宿餐饮企业整合景区、民宿、餐饮、农家乐等资源,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丰富养老托幼产品供给体系。增加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大力推行老年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服务,全年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50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6家。持续打响“兖育有爱”特色托育服务品牌,推动托育服务精准供给,加强托育服务指导阵地建设,保持千人口6.09个托位数基本不变。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增加中小学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内容,丰富“一老一小”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商务局)

(三)培育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1.大力培育发展首发经济新优势。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兖州开设区域首店、兖州首店,打造名品、名店集聚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适时举办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对接会,利用好广交会、青岛峰会、消博会等国内知名交流平台,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推介产品,扩大合作。组织开展多业融合的促消费活动,在百意、龙贵、财富广场等重点商圈,狄家街、端信里、繁华里、五里庄等特色商业街区培育首发经济集聚区和“夜经济”全景式消费。创新发展“IP+消费”,畅通IP授权、商品开发、营销推广全链条,壮大国潮、原创、首发等消费新势力,着力培育打造川欧国际、希广智能、大地机电等10家“新型消费+内外贸一体化”电商龙头企业。(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培育数智消费新场景。鼓励传统电商迭代升级,支持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循环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大型超市和连锁生鲜超市等探索发展即时零售新模式,提升即时物流履约能力。鼓励社区电商打造综合服务体系,提供社区团购、家政维修、社区养老等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线上服务。(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3.引导促进绿色消费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积极参加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规范提升全区68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点),加强废弃物有效分类回收、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积极推动新材料研发。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4.持续推动健康消费扩容提质。发展生物医药等健康产业,推动兖州区中药材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基地,积极打造优质中药材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搭建区域内交流沟通平台,实现种植户与中医药加工企业直接对接,推动中药材产业横向发展、纵向提升。加快推进中医生活化,指导中医医院营养餐厅开展药膳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体育健身、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等市场化服务。(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和体育局)

5.深入挖掘释放赛事经济综合效应。立足区域实际,积极打造消费融合性赛事,全年组织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活动50场以上,适时举办户外运动大会,打造省级、市级精品线路。(牵头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四)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能级

1.推动城市商业创新转型与品质提升。创新发展零售业,积极参与市级争创国家级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工作,全年完成存量零售商业设施改造3家以上,鼓励商业综合体打造“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培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优质企业。鼓励城区商业街、老街改造形成特色街区,打造百卉园、朝阳、奎星苑等3-5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2.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改造升级。深化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品牌连锁企业下沉镇街和农村,改造建设乡镇商贸中心、乡村直营店等商业网点;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片区5个,区级乡村振兴片区3个。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开展农产品展示运营和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商业业态模式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演唱会经济,利用兴隆文化园、花海彩田等景区景点举办音乐节活动。持续做好文旅产业融合文章,促进文旅与工业、农业、教育等跨界融合,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区+”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自驾旅游公路“泗河观光路”提升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

(五)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1.健全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支持荣鑫商贸、极速配送、草本山海等重点企业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拱极商贸、新世纪连锁超市为示范,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发展共同配送、仓配一体等集约化模式。健全物流网络,提升特色农产品、先进制造业、煤炭钢材等重点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积极争取省级奖补政策,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区邮政管理局)

2.全面优化产品品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强化品牌梯次培育,做好“好品山东”遴选申报工作。积极开展“泰山品质”高端认证培育工作,争取1家以上企业通过高端认证,助力高质量发展。落实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引导报废老旧农机500台(套)以上,新购置农机具800台(套)以上。保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数量30个以上。(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深入推进放心消费行动。培育放心商店、放心市场等市场主体,动态发展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单位90家左右、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单位55家以上;组织开展放心消费“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六)构筑支撑体系,提振消费信心

1.系统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行业定向、群体专场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统筹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教师招录工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保障。持续深化“济燕归巢”家乡体验行动,常态化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全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2100人次。全面落实“创业济宁”五大行动,加快培育特色创业街区,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健全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最低工资标准等调控政策宣传落实,严格执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积极引导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推动建立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就业帮扶,确保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

2.全面筑牢消费发展支撑架构。科学动态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标准。全方位推动企业年金、人才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见效,探索组建企业年金联盟,持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失业保险稳岗扩岗政策落实。健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根治欠薪各项制度措施,全力维护进城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合法劳动权益。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福暖万家”专项行动,积极引导进城农民工在常住地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精准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应保尽保。(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3.持续激发住房市场发展活力。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有序推进新就业人员住房补贴保障工作,计划为160余户家庭发放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强化优质土地资源供应,推动住宅开发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着力实现“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从“数量保障”向“质量优化”的转变,同步提升住宅小区公共服务、商业配套和物业服务水平,打造群众满意的高品质住房社区。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政策,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攀登进阶指挥部促消费作用,各行业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紧盯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制定落实措施、探索创新举措,统筹推进全区提振消费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强化政策配套,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分工,围绕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文化旅游消费、农业农村消费、健康消费、住房消费、体育消费、养老消费、稳产优供、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具体配套措施,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健全提振消费重点工作协商推进、重点活动协同发力、重点任务调度通报机制,加大督导落实,及时梳理解决消费领域堵点卡点问题并及时回应消费者意见诉求,推动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生动局面。注重宣传推广,利用好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导向,深入宣传消费政策、活动成效和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消费、支持消费、参与消费的浓厚氛围。

【word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PDF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8000023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00号 鲁ICP备05021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