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暂无 主题分类: 财政_金融_审计_其他
成文日期: 2022-01-20 发布日期: 2022-01-20
发布机关: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金融助企攀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发文字号: 济金监字〔2022〕3号 有 效 性: 0
发布机关: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财政_金融_审计_其他
成文日期: 2022-01-20
发布日期: 2022-01-20
发布机关: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金融助企攀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发文字号: 济金监字〔2022〕3号
有 效 性: 0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全市金融助企攀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济金监字〔2022〕3号

市政府:

2021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充分发挥金融助企攀登牵头作用,会同驻济金融管理部门以全市攀登企业融资需求为导向,加大金融资源倾斜保障力度,全力全速解决攀登企业融资难题,为推进我市制造强市建设提供坚强金融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攀登企业银行联系包保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指导全市27家市级银行机构分别制定助企攀登工作方案,为402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自8月7日助企攀登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银行机构累计走访调研攀登企业13500余次,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62.74亿元,贷款余额197.56亿元,同比增长17.9%。深入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挖掘一批重点攀登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范围,市县金融辅导队为辅导企业协调贷款33.49亿元。

(二)常态化组织攀登企业银企对接活动。坚持“市级+县级”、“集中+专题”、“线上+线下”对接相结合,积极搭建融资便捷对接平台,按月举办攀登企业银企对接活动,市级层面先后举办金融系统助力企业攀登、金融助企攀登政金企合作对接、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攀登发展、攀登企业融资需求推进解决等对接活动4场,推介企业项目134个、融资需求65.64亿元。同时,指导县级层面开展对接活动65场,推介企业项目276个、融资需求102.03亿元。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银行机构已为其中推介的242个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91.11亿元。

(三)针对性开展攀登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会同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2条政策措施,集中金融优势资源向制造业倾斜,并将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每月围绕制造业信贷投放、结构优化等主要内容,对我市所有银行机构开展服务评价,推动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566.59亿元,比年初增加34.15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增长6.41%、同比提高7.41个百分点。

(四)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融资诉求解决。对指挥部、产业专班、驻企干部推送的161项有融资需求的攀登企业,列出问题诉求清单,由市县金融保障组落实办理。强化督导调度,实行“日晒”工作机制,推动银行机构及县市区“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截至目前,市县金融保障组已销号解决攀登企业问题诉求152项、落实信贷资金56.62亿元,问题销号率达到94.4%。

(五)加快推动攀登企业上市挂牌。强化后备资源培育,全市87家攀登企业纳入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其中14家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扶持政策,提高上市挂牌奖励标准,年内共为128家企业拨付奖励资金4686.01万元。

发挥“市-县-企业-券商”上市保障小组作用,实行“一企一专班、一对一辅导”,多方联动解决后备企业上市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进程,年内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过会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5家,均为攀登企业。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金融支持助企攀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主办银行主体责任压的不实,压力传导不够,没有充分激发主办银行争先进位的内在动力;引导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力度不大,银行信贷产品不够丰富,与攀登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存在差距;部分县市区对意向上市攀登企业挖掘储备不够,上市工作力度不足、进展不均衡。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立足攀登企业融资需求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不断强化助企攀登金融支持,提高助企纾困解难工作能力,为推进攀登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攀登企业政金企合作对接。突出助企攀登主题,结合指挥部、产业专班、驻企干部推送的攀登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开展“行长访厂长”“金融产品进企业”“银企对接会”等金融助企攀登专题对接活动,全力推动攀登企业融资需求解决。年内至少开展4次驻企干部金融专题培训,提高驻企干部金融素养和服务企业能力。

二是推动金融资源向攀登企业倾斜。强化“投入首位”意识,聚焦制造强市建设,落实《金融支持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制造业贷款规模和比重,加大攀登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改升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力争政策资金运用规模达到180亿元以上,推动银行机构利用低成本央行资金向符合条件的攀登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三是落实攀登企业主办银行制度。为扩容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进一步压实主办银行职责,与攀登企业建立常态化包保联系,畅通融资诉求反映渠道。开展主办银行服务攀登企业评价,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主办银行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攀登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制造业贷款增幅。完善金融辅导员入企服务、辅导评价工作机制,将更多攀登企业纳入金融辅导系统,一企一档实现辅导企业定制化、精细化服务。

四是研发针对性攀登企业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紧密结合攀登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和资金运用特点,创新风险缓释手段,不断丰富贷款产品,拓展投贷联动业务,全力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银行机构拓宽贷款抵质押担保范围,适度提高抵质押率。大力推广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贷等金融产品服务,依托产业链供应链交易信息,有序发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融资和应收款、预付款、订单、存货、仓单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

五是强力推进攀登企业上市挂牌。最大限度挖掘后备资源,精准进行政策解读、辅导培育,组织攀登企业开展“走进交易所”活动,借助专业力量组建资本市场专家团队,深入重点上市后备攀登企业做好现场指导。“一企一专班”实行全链条跟踪服务,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真正做到“企业不上市、包保不调整、专班不撤离”。


附件:全市402家攀登企业信贷投放情况统计表

 

特此报告。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1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8000023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00号 鲁ICP备050212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