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宏强解读《“创业济宁”五大行动方案》
打印
时间:2025-01-14
近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创业济宁”五大行动方案》(济政办字〔2024〕50号),为进一步帮助创业主体理解政策,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动能,优化创业服务水平,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济宁市人社局邀请了创业领域专家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周宏强同志对行动方案进行解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创业是就业之源。此次济宁市出台《“创业济宁”五大行动方案》,充分考虑了济宁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在济创业主体提供了新一轮扶持政策,必将促使济宁市创业环境更加优良、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彰显了政府部门在推动创新创业、激发经济活力方面的信心和决心。
《方案》立足于引导各类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创业任务目标,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区微业等领域,提出了资源统筹、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活动赋能、典型引领等五大类19项具体举措,政策惠及对象涵盖大学生青年、科技人才、返乡人员等各类城乡劳动者及创业实体。
在推动产业创新方面,方案明确了将战略性新型产业、未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发布济宁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强化科创引领,深化产创融合打造“硬实力”,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鼓励创业者投身到这些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中。同时,方案还提出了发挥农业产业集群优势,增强乡村产业吸纳创业项目承载力,支持发展小规模经济实体,把更多资源力量聚焦配置到产业就业、创业兴业上。
在扶持重点群体方面,方案鲜明地提出要支持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但也面临创业意识不足、融资困难、缺乏经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扶持青年群体参与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方案还提到支持科技人才、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创业,凸显了对支持主力创业群体参与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方案提出要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市场准入便利性,通过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深化“一次办好”“一网通办”集成改革,围绕创业不同阶段需求,开展创业“一件事”打包联办服务,扩充创业服务线上应用场景和领域,数字化赋能创业平台发展,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专业化、数字化、便捷化的服务,这些措施为创业者减轻程序负担、提高创业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撑。
《方案》拿出了对创业项目培育的“真金白银”,加大了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例如,计划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80亿元以上;对青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给予10-20万元创业启动经费;遴选乡村振兴合伙人给予每人1万元奖补等等,都将为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将进一步帮助创业实体减轻贷款压力,让创业者能够真正受益。
政策协同方面,《方案》中还提到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妇女代表中的企业家充实创业导师队伍;实施“青创培训赋能行动”,加强创业培训赋能;加大对个体劳动者典型宣传力度,对创业典型的创新创业故事、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报道;联合发布创业大赛活动信息,年均征集创业创新优质项目不少于150个,每年举办各类创业促进活动不少于100场。
《“创业济宁”五大行动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推动,更是对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有力支持,借助于政策的良性引导和市场的自身发展,创业者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质的创业环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在济宁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面对此次政策机遇,创业者们也要抓住这股东风,勇敢追梦,我们期待借助此次方案的出台,相关部门能够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创业服务机制,让未来的济宁创新引力更加强劲,迸发更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专家信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周宏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