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首页 走进济宁 政务公开 公众参与 在线服务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经专题>>民营经济
汶上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08-07-01 09:53:56 访问次数:

汶上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08-6-20

一、今年以来全县民营经济情况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手段,以强化服务为保障,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全民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截止目前,民营经济累计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3.06亿元,同比增长89.6%;实现企业增加值31.7亿元,同比增长38.16%;实缴税金2.5亿元,同比增长65.6%

(一)抓典型重激励,推进全民创业。为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促进全县经济增长、繁荣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快速营造“大干快上,全力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势氛围,年初,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县经贸招商民营暨农村工作会议,对民营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县六大班子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奖牌,当场兑现奖金400余万元。在县电视台开办了 “企业家风采”专栏,对评选出的10名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导。在全县快速营造了“发展民营经济有功,服务民营企业光荣”、“让创业者得实惠,纳税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围,掀起“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热潮。

(二)抓科技重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竭动力。今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针对民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我们通过政策支持积极引导企业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加快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步伐,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快速实现由依靠简单加工向规范化生产、产品创新、多样化经营转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培育计划,把滚珠丝杠、高档纱线、宽幅布等9项优势产品列为培育重点,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二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今年已成功帮助30多家企业成功引进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专业人才300余名,有效地缓解了企业人才紧缺问题。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截止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共实现技改投资6亿元,引进新技术12项,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6个。

(三)抓骨干重培植,膨胀企业规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靠招大引强,更重要一方面靠民营企业培植壮大。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一批骨干企业支撑,这个地区就形不成雄厚的竞争实力。而成长性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源头。今年我们根据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上缴税金、市场前景等情况,在全县筛选30家企业作为培植重点,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快速扩规模、上档次。一是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环境、资信等管理体系,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今年全县新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企业达到7家。截止目前,全县通过各类国际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43家。二是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聘请知名专家对金成机械、新风光电子、韩泰石油、精良海纬、丝杠公司、骏马专用汽车制造等骨干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发展思路,促其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城区内的重点企业实施“退二进三”,整体搬迁县经济开发区。目前,美菡服饰公司已完成搬迁,新华昌昇印务正在搬迁中,新风光电子厂房建设基本完成。

(四)抓特色重集聚,壮大五大产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是集中优势、集中资源、放大特色。今年,我们把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产业的特色化提升产业优势,以产业的集群化凸现产业胜势。进一步加快了以金成机械、精良海纬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业的行业整合;以25万锭紧密纺、爱丝制衣、美菡服饰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的规模扩张;以丰富物资贸易、江成煤业为龙头的煤碳加工业的产业链延伸;以利生面粉、小黄牛食品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品牌建设;以鼎力水泥、立国建材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的产品提升。截止目前,五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利税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80%以上。

(五)抓服务重扶持,破解发展瓶颈。2008年,是民营经济面临严竣挑战的一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猛涨,使一批民营企业到了倒闭的边缘。帮助企业化解危机,渡过难关,关键靠服务,重点靠扶持。今年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各项服务措施,为企业上档升级化解危机提供了强力保障。一是加快推进了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我县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评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列入国家、省、市扶持重点。在4月份召开的全省创业辅导现场会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这是唯一一个县级发言。今年县政府计划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档次更高、功能更全的创业基地,现已完成选址工作,近期将开工建设,该工程占地约50亩,年内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200万元。二是加快推进了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在适度控制担保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鼎信担保公司规模,提高了信用担保的覆盖面,特别是提高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比例。鼎信担保公司今年以来为12家民营企业担保贷款960万元。三是加快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在全县民营企业中大力宣传、推介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等现代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引导企业开展网上交流、网上宣传、网上交易,降低经营成本,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山东汶上网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各类有价值信息100余条,群发服务短信3000余条。四是加快推进了培训体系建设。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拼产品、拼技术、拼市场,实质就是拼人才。没有人才支撑,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我县民营企业人才奇缺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创新了人才培训机制,把民营经济培训列入了县委组织部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并已顺利开展提升企业执行能力培训、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企业人员500余人。将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家列入人才管理计划,重点培训,加快其政治素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连续4年每年向他们发放政府津贴2000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