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中心) 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经验做法
自2014年确定申报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以来,我局根据创建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局上下齐心常抓不懈,经省初验,国家验收组查阅资料,于2015年底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现将创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我局现正承担着行政中心、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文化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机关食堂和周转房的后勤保障,总建筑面积近70000平米。为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2013年对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并对节能联络员队伍进行了重新登记。健全体制机制,全县建立了县直、镇街、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及所属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网络。从组织、制度、措施等方面保证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活动,并对创建工作进行多次指导,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2015年3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具体业务科室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部署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局出台了《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实施方案》,在进一步明确活动指导思想、工作重点、方法步骤等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广泛发动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制度,普及节能技术常识,提高节能意识,全面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参加此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实现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创建目标。
二、全面整改,务求实效
在具体工作中,我局结合现有条件,通过“一强化、二倡导、三改造、四精简”行动,全面打造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机关。
(一)通过学习培训,全面强化节能意识
我局积极派员参加上级部门的节能讲座、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传达上级节能工作精神。每年组织开展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徒步登楼、拔河、篮球赛、知识竞赛、发放节能宣传漫画等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通过定期开展节能岗位培训和全局干部职工知识讲座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节能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的经常化、系统化。
(二)通过广泛宣传,全面倡导绿色消费
1、积极倡导低碳出行。向全县干部职工倡议: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2、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加强对县机关接待中心食堂的管理,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号召广大干部职工按需取食,努力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同时进一步营造食堂用餐节约氛围,在机关食堂制订文明用餐公约的基础上,在醒目位置设置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提醒标识。此外,要求食堂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加大可循环使用餐具的使用率。
(三)通过整合资源,全面实施改造工程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对县直集中办公区照明、节水等进行了如下一系列改造:
1、照明系统改造。从2015年至今,我局实施了办公照明节能改造。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委托专业节能服务机构进行合同能源管理,将使用频率高,不能利用自然采光区域的传统灯管改换成为LED节能灯管。按照耗电规模优先原则,目前已经完成了县行政中心、县农业中心办公楼部分区域的LED节能灯的节能改造。今年将逐步推进县科技文化中心办公区的节能灯改造工作。2015年全年节电29.66万度,节电率达到11%。县直集中办公区节约电人均用电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
2、用水系统改造。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巡查,将传统水笼头改换成节水型用水器具;在河道附近打井引流,利用河道水和浅表地下水进行广场绿化灌溉。目前来看,使用情况良好。通过水电设施的改造,我局的节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均用水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
3、垃圾分类改造。在办公楼各层和大局出入口摆放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垃圾筒;对废品进行分类收集,防止垃圾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对可再利用及高污染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废旧纸张回收、硒鼓回收、灯管回收、废旧办公电器等。食堂餐厨废弃物实行合理收运,统一处置,废旧电子产品经我局网管保密处理后交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回收。
(四)通过精简节约,全面降低日常能耗
1、精简公车用油。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进一步降低燃油损耗。公务车辆集中管理、科学调度,减少空跑次数,集体公务活动尽量集中乘车,提高使用效率,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
2、精简办公用品。加强办公耗材使用管理,节约使用纸、墨等办公耗材,提倡双面用纸,积极使用再生纸等再生办公用品。建立办公用品采购制度。采购工作中做到选择能耗低、环保、质优、价廉的办公设备,不采购高耗能办公用品。坚持办公用品登记、签字、领用制度。
3、精简纸质公务。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利用局内网、QQ群、微信群、手机政府小号联网等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办公、传阅。精简会议和会务活动。严格控制文件印发数量,尽可能实行无纸化办公,进一步节约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4、精简高能采购。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购置办公用品设备时,严格执行国家用能设备采购目录,尽可能购置能效标识2级以下节能产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引导和实施,我局的公务运行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5全年,我局办公费支出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2%,车辆燃料费支出去比年降低了9%。
三、充分发挥能耗监测技术优势,狠抓节能制度措施落实
(一)节能工作纳入物业年终考核。把节能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具体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对物业公司的年终考核和奖惩。其中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占物业管理年终百分制考核10%的分值。
(二)利用能耗监测系统指导节能。我县行政中心2013年安装了能耗监测系统,通过4年多能耗监测系统节能运行和管理,每年可降低运行能耗5%。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现管理能耗漏洞。能耗监测平台的使用弥补了节能人员的管理漏洞,通过观测相关用能系统的不同时段的动态指标找到了行政中心的能耗漏洞(如夜间空调箱风机长期不关,消防风机不正常开启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不必要能源浪费。
2、优化系统运行策略。建筑物中的各用能子系统,特别是空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因其协调匹配不当(如冷机调节不当,冷冻站输配系统匹配不当、新风机系统调节不当、变风量箱调控不当等问题)而产生的用能浪费往往是节能管理人员不易发现,较难解决的。通过挖掘各用能子系统不同时间段的能效指标,我们节能专业人员就能较容易的发现运行策略不力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实现降低能耗。
3、排除重点用能设备故障。大楼中的某些大型设备发生故障时(如压缩机、新风机、水泵故障、或者阀门堵塞、传感器故障),使其能耗急剧增加,节能人员例行地维护和巡检往往很难发现这些问题。通过在线能耗监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这些故障设备能耗的异变,进而发现其故障,进行检修,避免了因设备故障而造成能耗增加。
4、关注能耗监测实际成效。根据2015年1月—12月行政中心能耗监测设备运行统计数据分析,共采取有效措施处置日常用电能耗异常56起,2015年行政中心比2014年同比节电296601度,同比降低11%,节水3068方,同比降低5%,共节约机关运行成本30余万元。通过能耗监测系统数据图表分析和有效的节能管理,泗水县行政中心圆满完成2015年度节能任务目标,切实感受到了能耗监测系统给我们节能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我局对照《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有效推进节能工作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顺利通过省级、国家级创建验收,成为第二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