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民生实事

2017年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1-3月份进展情况

发布日期:2017-04-07 11:46 信息来源:电子政务科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妇幼健康筛查。

年度目标: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9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居民覆盖率不低于85%,孕产妇产前筛查不少于8万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四病)筛查率不低于95%;新增2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率不低于70%;城乡适龄妇女专项查体不少于15万人。         

进展情况:免费婚检2.33万例,婚检率98.1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64万例;完成产前筛查2.16万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四病)筛查4.25万例,筛查率95.26%;新增25种遗传代谢病筛查3.94万例,筛查率89.07%;完成两癌筛查2.5万例。

2、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年度目标完成全市9家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均建成1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启动全市16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其中80%以上达到标准化水平,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国医堂并规范运行。

进展情况:对县市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情况、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国医堂建设126家。

3、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项目建设。

年度目标加快推进精准医疗“同质化”建设,年内建成覆盖不少于3121家医疗机构的医疗精准服务网络,确保享受同等水平远程诊断、远程协同诊疗服务不少于10万人。

进展情况:远程心电诊断30.66万例,远程影像诊断2.35万例。推进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建设,现有11家县级医疗成员单位,已有9家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累计远程诊断10例。       

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解决大班额。

年度目标新建中小学校57所,改扩建学校48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66.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4万个,基本解决全市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进展情况:新建中小学校8所,改扩建学校9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88万个,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4.04%、18.75%、19.9%、16.49%。

2、全面改薄。

年度目标改扩建校舍21万平方米。

 

进展情况:已完工项目75个,完工面积7.62万平方米,完工率36.29%

3、师资力量配备。

年度目标逐步为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17年小学配备比例达到50%,中学配备比例达到100%。

进展情况:完成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调研情况汇总,制定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拟于4月份开始培训。

三、改善交通出行

1、道路建设。

年度目标实施断头路打通工程,开工建设济安桥路南延、祥济路南延、枫杨路贯通等24条道路,年内完工22条,完成老城区20条道路及小街巷综合整治。

进展情况:已打通同济路北延、杨柳街北延2条断头路,鸿广路东延、会通路、奥体路等8条道路已开工建设。20条道路及小街巷整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规划、立项等前期手续办理。

2、公共停车场建设。

年度目标新建公共停车场9处,其中智慧立体停车场不少于5处。

进展情况:任城区已完成智慧停车场整体规划和城区停车场建设运营整体规划方案编制;二院等3处停车场施工招标公告已发布;大润发等3处停车场规划方案设计正在区规划局审核;王母阁路3处停车场选址已确定,初步方案设计已完成。高新区已完成平面停车场初步设计,正在完善设计方案;正在进行立体停车场选址。

3、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年度目标济宁城区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00辆,严禁排放不达标的柴油公交车上路行驶。济宁城区完成全部出租车双燃料改造。济宁城区新建公交枢纽站5处。在济宁城区主干道开通3条夜间公交线路。在济宁城区主要道路设置公交智能电子站牌370个。

进展情况:公交车购置方面,与有关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实地考察、调研了相关车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协调解决新车购置及车辆到位后新开线路优化调整问题。出租车双燃料改造方面,目前已更新132辆,其余3辆计划6月底前完成更新。公交枢纽站建设方面,正在进行站点选址。夜间公交线路开通方面,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线路走向作了进一步调研论证,初步形成可行性方案。设置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方面,正在开展市场调查。

4、充电服务网络建设。

年度目标在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场所及部分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公共充电站24座、分散式充电桩1300个,在济宁城区公交车枢纽站建设专用充电站6座、60千瓦一体式直流充电机12台,在济徐高速公路鱼台服务区建成高速快充站2座。

进展情况:修改完善了《加快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选址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目前正在细化建设布点。

四、实施绿亮清工程

1、公园绿地建设。

年度目标主城区新建公园14处,年内竣工7处,新建四小绿地6处。

进展情况:公园建设已开工9处,四小绿地建设已开工4处。

2、道路亮化。

年度目标实施东外环、济宁大道、西外环、北二环道路(部分路段)、南二环(火炬路至东外环段)亮化工程,对滨河大道任城段、呈祥大道经开区段、嘉诚路、府河东岸进行亮化提升

进展情况:济宁大道亮化已完成,运行正常;外环路亮化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北二环道路(部分路段)、西外环亮化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南二环(火炬路至东外环段)亮化正在协调用电事宜,并进行路灯设计。滨河大道任城段南段灯具安装已完成,部分亮灯,目前正在协调未亮灯路段用电问题。呈祥大道经开区段、嘉诚路、府河东岸亮化提升已完成,运行正常。

3、城区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

年度目标济宁城区翻建垃圾中转站2处,整治提升垃圾中转站4处。

进展情况:垃圾中转站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3处,其中2处已基本完工。

五、推进棚户区改造及燃气管网改造

1、棚户区改造。

年度目标:全市完成65931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征收房屋面积约1080万平方米。

进展情况:截至3月25日,全市棚户区实施征收项目38个,签订征收补偿协议12831户;已开工29个项目、10529户(套),开工率15.97%,货币化安置率57.04%。

2、老旧燃气管网改造。

年度目标:任城区完成锈蚀严重老旧管网改造20.4公里、灰口铸铁管改造8.4公里,老旧小区户内管网改造3.7万户。兖州区完成锈蚀严重老旧管网改造12公里。

进展情况:任城区灰口铸铁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2处,在建3处;王母阁路和济安桥路施工手续正在审批中。兖州区3个片区正常施工,4个片区正在制定改造方案,部分道路正在施工中。

六、改善大气质量和水环境

1、火电行业节能减排。

年度目标:全市所有燃煤机组(锅炉)达到燃气排放标准,燃煤机组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达到5、35、50毫克/立方米以下,燃煤锅炉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达到10、50、200毫克/立方米以下。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准煤/千瓦时,非供热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40克标准煤/千瓦时;累计推广高效环保煤粉锅炉、水煤浆锅炉280蒸吨以上,煤粉锅炉、水煤浆锅炉平均热效率达到87%以上。

进展情况:全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机组(锅炉)78台,目前已有2台通过验收,4台完成改造正在调试,72台正在改造中。组织唐口煤业等6个煤粉、水煤浆锅炉改造项目申报省专项资金。

2、散煤清洁化治理。

年度目标:全市计划推广清洁煤100万吨,各县(市、区)政府驻地禁止销售、燃用质量不达标的散煤,城区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

进展情况:对全市居民用煤量进行详细摸底,对全市生产、经营、燃用单位煤炭质量进行抽检。3月21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散煤治理工作调度会。

3、扬尘治理。

年度目标:下大气力开展扬尘治理,采取有效抑尘措施,严格落实《导则》要求。

进展情况:排查商品砼企业问题2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检查6902次,查处违法企业18家,累计行政处罚到位资金21.9万元。严格落实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技术导则,严守18小时保洁工作制度,全面实行“6+1”机械化作业模式。召开了全市国土资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视频会议、全市港航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在荣信港开展智能化喷淋监管系统试点工作。开展煤炭企业煤场进行督导检查,加强路政巡查,累计查处抛洒车辆25辆。

4餐饮油烟治理。

年度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建成区餐饮经营场所安装高效净化装置或明确油烟污染防治措施,油烟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治理分三年完成,2017年完成50%。加强无烟净化设施露天烧烤监管,推广无烟烧烤炉和机制木炭,全面取缔未使用环保型无烟烧烤炉的露天烧烤。

进展情况:制定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全市执行。

5、秸秆综合利用。

年度目标: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全面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措施,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

进展情况:召开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20余次,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6、水环境质量提升。

年度目标:工业废水治理,完成5家造纸、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任务,改造后外排水达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确保主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污水处理排放均执行住建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最高标准。

进展情况: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对鲁抗医药制造有限公司等废水排放企业进行督导检查;下发了《济宁市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督促现有污水处理厂加装总氮总磷在线监控设备,目前已有20家完成安装。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所有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1、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

年度目标:各县(市)、兖州区均建立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任城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和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配备1台食品快检车,为群众提供便捷的食品快检服务。

进展情况:市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正在进行设计招标,邹城市、汶上县、嘉祥县、泗水县已获得检验资质认定。

2、加强食品监督抽检。

年度目标:市农业、林业、食品药品监管、渔业、畜牧兽医等部门全年分别开展监督抽检1000、350、3060、340、770批次。开展“食品快检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全年免费为群众快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4万批次,抽检结果依法向社会公示。达到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标准。

进展情况:市农业、林业、食品药品监管、渔业、畜牧兽医等部门共抽验食品及食用农产品129批次,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检3192批次。

3、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年度目标: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10次以上专项整治行动。

进展情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次,共排查兽药饲料生产企业72家、兽药饲料经营企业495家、养殖场户5729家,检查学校食堂1131家、学生小饭桌652家。

八、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1、天然气“镇镇通”。

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天然气“镇镇通”建设,在各乡镇(街道)分别打造一个示范村(社区)。

进展情况:各县市区正积极与乡镇、居委和项目涉及有关部门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并对镇镇通工程进行勘察、设计。其中,汶上县刘楼镇、南旺镇已完成管线铺设8公里,嘉祥县已完成金屯镇-纸坊镇管线铺设13公里。

2、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年度目标:解决2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进展情况:嘉祥县、鱼台县、邹城市、金乡县已经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任城区、汶上县正在编制。全市“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待市发改委批复。

3、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年度目标:全市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0万户。

进展情况: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改厕6.49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6.23%。

九、医疗惠民工程

1、困难群体救助。

年度目标:实施困难群体救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保障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进展情况:截至3月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5.4万人、农村五保对象1.89万人,累计发放救助金1.9亿元。

2、残疾人救助。

年度目标:建立困难家庭精神病人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精准扶贫对象等困难家庭中的精神病人视病情给予基本控制性精神药物治疗救助或住院治疗救助。对所有纳入精准扶贫范围的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实施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救助。

进展情况:制定《<济宁市困难家庭精神病人医疗救助办法>实施方案》,对全市所有纳入精准扶贫范围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完成建档立册工作,共调查现有辅具需求残疾人3076人。

3、养老服务。

年度目标:全市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个、村级互助养老院100个,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000张。

进展情况:全市已开工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处、农村互助养老院12处。

4、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关爱保护。

年度目标:各县(市、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老人)信息管理平台;各乡镇(街道)建立关爱工作站,并分别配备一名专业干事;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集中的村(居)、社区设立关爱活动站,并分别配备一名关爱联络员。

进展情况:召开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十、文化惠民工程

1、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年度目标:全市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800场、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20000场。

进展情况: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498场、各类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2140场。

2、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年度目标:扶持建设100处文化大院、100处文化小广场。

进展情况:开展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实地督查,召开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3、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改造提升。

年度目标:加强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对济宁老年大学进行升级改造。

进展情况:初步拟定了济宁老年大学新校区升级改造方案。

4、体育公共设施建设。

年度目标:全市新建各类体育场所55处(笼式足球场10处、篮球场15处、羽毛球场30处)。

进展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定点选址,项目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目前正在进行项目需求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