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5266247/2018-4158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环境保护局 组配分类 数字图文解读
成文日期 2018-11-06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政策解读】《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18-11-06 信息来源:济宁市环境保护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好全国和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及《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了《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已由市委、市政府印发。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方案制定的背景、主要思路、主要内容等,现做以下解读:

一、为什么要编制《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

国家和山东省要求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要求把推进“四减四增”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到2020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初步形成。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快解决当前存在的结构性突出矛盾,我市按照“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思路,在全面梳理分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

二、编制《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的主要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思路夯实组织保障,明确我市三年内各项任务目标,到2020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初步形成。力争通过综合举措推进“四大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生产方式,确保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生态济宁美丽济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主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四大部分入手,实施“四减四增”。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化解和违法违规产能清理,全力实施“三上三压”,严格实施采暖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行业绿色动能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努力增加绿色新动能。不再新增煤炭产能,煤炭产能稳定在7800万吨左右。

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按照控增量、减存量、提效率的系统治理思路,进一步加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力度,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由2015年的5300万吨压减到4698万吨以内,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132万吨标准煤以内,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比2015年增加2个百分点左右。

三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通过压缩公路货物运输量,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实施公路运输绿色化改造,加大多式联运货物运输量,提升铁路货运能力,着力控制移动源污染。到2020年,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显著降低,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周转量比例较2017年提升7个百分点。

四是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充分发挥重大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和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确保化肥农药减量与农业产品产量质量不下降相统一。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下降5%,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平稳的情况下,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下降10%,全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到18万吨以上。

《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