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政字〔2018〕130号 关于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见
济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管委会(推进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1号)、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城市要素资源配置,发挥水运先行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区域辐射力和产业支撑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促进沿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统筹港口、产业、城市规划,同步推动港产城有机联动、融合发展,拓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发展目标。能力充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水运体系基本建立;便捷高效、智能安全、绿色低碳的管理服务基本实现;运河水运、临港产业、沿运城区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的样板。
——基本建成“一干(双线)、十二支”的高等级航道网,通航里程达到1200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669公里。
——建成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亿吨大港,港口吞吐量在京杭运河沿线港口中跃升至第一梯队;形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内河港口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水运货运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内河客运量达到237万人次,水路货运周转量达到400亿吨公里;全市内河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达到1200吨。
——逐步形成产业链条长、产品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沿运产业集群,港航产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增加至5.5%。
——基本建成有效覆盖、重点监控、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船舶污染防治、水上应急救援体系。
——形成完善的运输船舶流动源污染控制制度和执行机制,清洁能源船型、港口节能环保装备与工艺和航道生态护岸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内河水运发展与环境更为协调。
——智慧港航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港航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实现重点航段及客运码头视频监控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能力充分、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网。按照《山东省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济宁港总体规划》,围绕“畅主线、通支流、补短板”,推进京杭运河及其支线航道整治、通航建筑物扩能,形成“一干(双线)、十二支、六枢纽、十重点”的水运基础设施网络。
全面推进京杭运河主航道建设,重点实施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升级。加快支流航道改造提升,完成梁济运河梁山至邓楼段复航,开展上级湖湖西航道、白马河、新万福河、郓城新河、泉河、复兴河等重要支流航道建设。扩大船闸枢纽通过能力,完成韩庄复线船闸建设,开展微山三线船闸建设。
重点开发建设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经开作业区,微山港区微山作业区、留庄作业区,梁山港区寿张集作业区,嘉祥港区祥城作业区,邹城港区太平作业区,金乡港区胡集作业区,鱼台港区复兴河作业区,汶上港区南旺作业区等港口,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港口群。优先发展铁水联运,加强港区与干线铁路的衔接,鼓励集疏港铁路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二)打造“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以港口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城市为核心,打造“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形成港口、物流园区、城市互为依托、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推进建设任城区铁水联运物流园区、邹城铁水联运物流园区、微山临港产业园区、鱼台复兴河临港产业园区等4个试点工程,完善提升梁山铁水联运物流园区、嘉祥铁水联运物流园区等2个铁水联运枢纽。促进港口与城市、产业园区相互融合,推动港区实现向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三)推进港城深度融合。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依托 “港产城”融合试点工程,积极在铁水联运、港口物流、大宗货物低碳运输、新兴产业导入、航道生态护岸、LNG动力船舶、绿色低碳港口等相关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活动;重点导入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化工、纺织服装、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基地。
结合《济宁市城区水上旅游专项规划》《济宁市旅游航道专项规划》,深入开发运河沿线旅游资源,以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游憩、滨水生态休憩为主体功能,以沿运县(区)为节点,大力发展古运河文化旅游。规划建设“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济州古城、南阳古镇、南旺分水岭等项目,强化“鲁风运河”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打造,塑造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城市形象;形成泗河景观交通走廊,扩大泗河、白马河、梁济运河、廖沟河、杨家河等水上旅游功能;以微山县、鱼台县为主体,打造江北最大的内陆湖泊区综合型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地。
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高端运输,开通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引导集装箱适箱货入箱,推动陆改水、散改集,提高水路集装箱运输比例。研究和申报国家内河自由贸易港和保税区,争取准入、监管、通关、金融、税收、人员流动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我市向内陆国际化都市转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
(四)推进实施绿色、智慧、安全水运。坚持环保优先,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推进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能环保装备和技术应用,加强船舶防污染,促进内河水运向绿色环保转型。
加强水运信息化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推广,搭建“政务服务、综合监管、应急指挥、业务管理、决策分析、公众服务、智能船闸、污染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港航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化航道建设,完成船闸ETC智慧改造,推广应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舶利用北斗服务系统。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政府、部门、企业”三个责任,积极推进港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依法治理非法从事内河水路运输经营行为,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完善留庄、南阳、微山、韩庄搜救基地功能,建立专兼职搜救队伍,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市内河水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谋定港口、产业、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统筹“港产城”空间布局关系,衔接和协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物流园区、旅游规划等规划。严格执行《济宁市水路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济宁港总体规划》《济宁市航道布局规划》,切实加强规划控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拓宽水运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维护。研究采用“贷款建设、收费还贷”模式对我市境内支流航道实施整合,引进社会资本,搭建支流航道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发展模式,引进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内河港口,推动港口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按照“分类融资、分级负责”的原则,区分项目属性,对内河航道等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财政保障,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研究出台鼓励集装箱运输的优惠政策,从土地使用、税收优惠、规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不断加大对信息化、集装箱、节能减排等内河水运转型发展项目支持力度。
(三)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试点工程按照市场竞争方式开发建设,支持建设特色园区、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结合试点工程推进情况,将在资源、政策等方面给予先进试点相应支持和保障。鼓励和引导试点工程积极申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的基金扶持和《交通运输部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投资补助项目管理办法》投资补助。
(四)保护岸线资源。按照《济宁港总体规划》,严格港口岸线使用审批,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预留出充足的岸线资源和陆域纵深地带,保障区域内河港口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岸线公开挂牌有偿使用机制,鼓励和引导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公用港区,保障港口岸线资源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济宁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专班,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港航局,定期召开“港产城”融合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影响“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要成立“港产城”融合领导专班,为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工作给予组织保障。
附件:1.济宁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指标体系
3.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4.“港产城”重点项目汇总表
济宁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济宁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柳景武(副市长)
副组长:卞延军(市政府副秘书长)
田冠军(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员)
成 员:赵锦堂(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陈夫靖(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
高昌坤(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员)
郭成宽(市城乡规划局副调研员)
徐玉金(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张公迁(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市贸促会会长)
王卫星(市环保局副局长)
张兴春(市旅游发展委副调研员)
许 勇(市税务局副局长)
周 涛(济宁海关副关长)
辛彦青(市航道管理处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港航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田冠军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指 标 体 系
指 标 | 2018年 | 2025年 | ||
港航基础 设施 | 1 | 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km) | 329 | 669 |
2 | 规模化、现代化作业区(个) | 5 | 16 | |
其中铁水联运作业区(个) | 1 | 6 | ||
3 | 港口吞吐量(万吨) | 5700 | 10000 | |
临港产业 | 4 | 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个) | 1 | 6 |
5 | 内河水运对GDP的总贡献率(%) | 4.5 | 5.5 | |
现代物流 体系 | 6 | 3A级以上港航物流企业(个) | / | 10 |
7 | 集装箱物流量(万TEU) | / | 10 | |
8 | 铁水联运占济宁港货物吞吐量的比重(%) | 10 | 20 | |
绿色、智慧、平安水运 | 9 | 船型标准化率(%) | 50 | 70 |
10 | 水上综合服务区(处) | / | 2 | |
11 | 港航智慧监管率(%) | 20 | 100 | |
投融资体系 | 12 | 社会资本融资额(亿元) | / | 100 |
13 | PPP示范项目(个) | / | 2~3 | |
14 | 大型港口企业(个) | / | 1 | |
15 | 大型航运企业(个) | / | 1—2 |
附件3
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标准 | 规划投资 (亿元) | 建设年限 |
1 | 新万福河航道 | 新万福河复航工程自关桥闸下400米至南四湖湖心航道,全长61.3千米,通行单体船舶1000吨。 | Ⅲ级航道 | 21.24 | 2018—2020年 |
2 | 白马河航道 | 白马河航道位于上级湖东岸的微山、邹城两县(市),疏浚航道长26.4公里。 | Ⅱ级航道 | 4 | 2019—2020年 |
3 | 京杭运河湖西航道 (上级湖) | 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蔡河河口—复兴河—京杭运河主航道)位于微山、鱼台县,疏浚航道长34.9公里。 | Ⅱ级航道 | 12 | 2019—2020年 |
4 | 泗河口进港航道 | 泗河口进港航道位于上级湖东岸、太白湖新区,疏浚航道长5公里。 | Ⅱ级航道 | 1.9 | 2019—2020年 |
5 | 留庄进港航道 | 留庄进港航道位于上级湖东岸,微山县留庄镇,疏浚航道长3公里。 | Ⅱ级航道 | 1.2 | 2020—2021年 |
6 | 郓城新河航道 | 郓城新河位于郓城县、梁山县、嘉祥县,开挖航道长24.5公里,改建桥梁12座。其中郓城新河济宁段15.8公里、改建桥梁8座。 | Ⅲ级航道 | 9.7 | 2020—2022年 |
7 | 泉河航道 | 泉河航道位于汶上县,开挖航道长20公里,改造桥梁8座。 | Ⅲ级航道 | 12 | 2020—2022年 |
8 | 老万福河航道 | 老万福河航道位于金乡县、鱼台县,疏浚航道长31.4公里,改建桥梁6座。 | Ⅲ级航道 | 12.5 | 2021—2023年 |
9 | 京杭运河主航道Ⅲ改Ⅱ(济宁至东平湖) | 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至东平湖段)Ⅲ改Ⅱ位于任城区、嘉祥县、梁山县,疏浚航道长59.2公里。 | Ⅱ级航道 | 26.5 | 2023—2025年 |
10 | 太白湖至南阳湖旅游航道 | 太白湖至南阳岛旅游航道,疏浚航道长28.53公里,新建船闸一座。 | 旅游航道 | 2.1 | 2019—2020年 |
11 | 微山三线船闸 | 微山三线船闸位于微山县,南四湖二级坝枢纽上。建设Ⅱ级船闸一座,改建公路桥一座。船闸有效尺度:280×34×5m(长×宽×门槛水深)。 | Ⅱ级船闸 | 8.6 | 2019—2021年 |
12 | 智慧港航平台 | 搭建统一的对外服务门户网站;完善多式联运协同运行服务水平;建立船舶、航运物流在线交易平台;提升港口航运综合服务水平;建成远程船员培训服务中心;加强港口航运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 | 3.1 | 2019—2021年 |
13 | 金乡港区胡集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 | 建设6个1000吨级(煤炭泊位1个、焦炭泊位1个、件杂货泊位4个)泊位,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509.2米,吞吐量280万吨/年(煤炭、焦炭、件杂货)。 | 1000吨级 泊位 | 1.8 | 2018—2019年 |
14 | 梁山港区寿张集作业区一、二期工程 | 建设10个2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860米,年吞吐量为1500万吨(煤炭/铁矿石/件杂货)。 | 2000吨级 泊位 | 7.6 | 2018—2022年 |
15 | 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7—10#泊位工程 | 建设2000吨级通用泊位4个泊位,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450米,年设计吞吐量280万吨(散货、件杂货)。 | 2000吨级 泊位 | 2 | 2019—2020年 |
16 | 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11—16#泊位工程 | 建设2000吨级泊位(通用泊位5个,多用途泊位1个)6个,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478米,设计年吞吐量为散货450万吨、件杂货130万吨、集装箱5万TEU。 | 2000吨级 泊位 | 6 | 2019—2020年 |
17 | 汶上港区南旺码头一期工程 | 泊位3个,其中1000吨级散杂通用泊位1个、1000吨级煤炭专用泊位2个设计港口岸线长度478米,设计吞吐量360万吨(煤炭、散杂) | 1000吨级 泊位 | 2.6 | 2019—2020年 |
18 | 邹城港区太平作业区正方码头工程 | 12个2000吨级(石料泊位2个,通用泊位10个)泊位,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920米,吞吐量650万吨/年(石料:240万吨;其他货物:410万吨)。 | 2000吨级 泊位 | 8.3 | 2019—2021年 |
19 | 嘉祥港区祥城北作业区1~5#泊位工程 | 建设5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设计港口岸线长度400米,设计吞吐量800万吨(煤炭、焦炭等散货600万吨/年,木材、袋装粮食、烧结砖等件杂货200万吨/年)。 | 2000吨级 泊位 | 5.9 | 2019—2021年 |
20 | 微山港区留庄作业区留庄码头工程 | 建设8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634米,年吞吐量为600万吨(煤炭、矿建、件杂货)。 | 2000吨级 泊位 | 4 | 2020—2021年 |
21 | 微山港区湖西作业区西平码头工程 | 建设6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设计港口岸线长度556米,包括码头岸线478米,通过能力180万吨/年(煤炭、件杂、矿建材料等)。 | 2000吨级 泊位 | 3.8 | 2020—2021年 |
22 | 主城港区龙拱河作业区二期工程 | 建设7个2000吨级泊位(其中通用泊位3个、多用途泊位4个),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606米。吞吐量210万吨(件杂货、粮食、集装箱等)。 | 2000吨级 泊位 | 4 | 2020—2021年 |
23 | 微山港区微山作业区微山码头一、二期工程 | 建设24个2000吨级泊位(其中通用泊位12个、多用途泊位12个), 设计码头岸线长度为2100米,年吞吐量为1600万吨(煤炭/铁矿石/件杂货)。 | 2000吨级 泊位 | 20 | 2020—2024年 |
24 | 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17—19#泊位工程 | 建设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3个。 | 2000吨级 泊位 | 3 | 2021—2022年 |
合 计 | 183.84 |
附件4
“港产城”重点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标准 | 规划投资 (亿元) | 建设年限 |
1 | 邹城铁水联运 物流园区 | 园区总规划面积为181.6万m2,年物流通过量为2000万吨,园区拟建设铁路专用线(12.7km)、大宗物资功能区(储配煤)、集装箱功能区、港口功能区、油品功能区、物流交易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按照专业化、现代化、平台化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综合服务型 物流园区 | 45.3 | 2019—2024年 |
2 | 任城铁水联运 物流园区 | 园区总规划面积为15km2,年物流通过量为2000万吨,园区拟建设铁路专用线(6.8km)。拟按照口岸服务、产业园区、信息服务、流通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综合服务型 物流园区 | 200 | 2019—2024年 |
3 | 嘉祥铁水联运 枢纽 | 园区建设铁路专用线、大宗物资功能区、集装箱功能区、港口功能区及相应配套设施,按照专业化、现代化、平台化的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货运服务型 物流园区 | 30 | 2019—2024年 |
4 | 梁山铁水联运 物流产业园(一、二期) | 园区建设铁路专用线、大宗物资功能区(储配煤)、集装箱功能区、港口功能区及相应配套设施,按照专业化、现代化、平台化的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货运服务型 物流园区 | 60 | 2018—2025年 |
5 | 微山铁水联运 物流园区 | 园区建设铁路专用线、大宗物资功能区、集装箱功能区、港口功能区及相应配套设施,按照专业化、现代化、平台化的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商贸服务型 物流园区 | 50 | 2020—2025年 |
6 | 鱼台复兴河 临港物流园区 | 鱼台复兴河临港物流产业园区按照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 | 生产服务型 物流园区 | 20 | 2020—2023年 |
合 计 | 4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