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670547056Y/2018-429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北湖区 | 组配分类 | 重点工作执行落实 |
成文日期 | 2018-04-20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太白湖新区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济宁太白湖新区党工委
济宁太白湖新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太白湖新区2018年创建全国
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石桥镇党委和人民政府、许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区属各部门,各企业,驻区各单位:
现将《太白湖新区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太白湖新区党工委
济宁太白湖新区管委会
2018年4月20日
太白湖新区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18—2020年)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在重点任务、薄弱环节上精准发力、克难攻坚,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利民惠民理念,强化问题、整改、问责导向,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味、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为济宁在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中做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在全面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各项任务基础上,结合太白湖新区实际,突出新区特色,全面巩固基础,着重开展八个“提升行动”。
(一)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突出细节文明,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济宁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广泛宣传窗口单位行业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文明规范,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发挥好市民的“主人翁”作用。推进社会文明风尚行动,深化公民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实施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文明旅游工作、“文明餐桌”行动和文明网站创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健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具体措施,在窗口行业单位、商业街区、商品零售行业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新区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诚信企业、诚信群体、诚信人物,揭露批判失信败德行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深化移风易俗,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集中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尚,建设美丽乡村。深化文明行业创建试点工作,实施窗口行业文明服务专项整治,健全行业规范,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行业新风,展示行业形象。
(二)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在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推选宣传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新闻媒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以社区、公共文化场所、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党政机关带头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献血、捐赠器官、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环保、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
(三)市政设施提升行动。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抓好农贸市场、停车场位、公共厕所、便民疏导点的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常态化管护,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社区小区内的道路及设施进行全面硬化、修缮,路面要没有明显坑洼、沉陷,没有混凝土残桩、钢筋等;路沿石要平整整齐,无破损、无歪斜;无障碍通道、盲道要设施完善、规范合理,严禁占用,保持通畅;各类检查井井盖、井篦子要无塌陷、下沉、凸起,无缺失、破损、松动;隔离护栏、隔离墩、道路交通信号标识、果皮箱等城市设施要设置规范、整齐划一。规范城区建筑工地围挡设置,不得侵占无障碍设施和消防专用通道。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亮灯率均达到100%。实施城市规划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全面整改规范各类临街门头牌匾,清理落地移动式灯箱广告及各类灯杆、线杆上的附着式灯箱广告,路名牌、指示牌、宣传栏、信息栏、公示牌等各类设施要没有破烂、污损、锈迹。对辖区废弃线缆、杆体、箱体、站亭、指示牌等进行全面拆除清理,对在用的进行梳理整治,做到规范、整齐、安全。对辖区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外网管道、调压站(柜)、换热站和供电配电箱、配电柜、配电室进行全面排查修缮,确保用水用电用气安全、外观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无乱贴乱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辖区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辖区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不配比和保洁水平低的问题。
(四)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合理设置密闭分类式垃圾桶、果皮箱,充实保洁员队伍,强化日常保洁,做到每天4遍机械洒水清扫、随时捡拾、2次清运,全面清除垃圾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绿化带、草坪内不能有缺株死株、枯枝败叶、垃圾杂物。探索有效管理手段,严格落实沿街商铺、单位和建筑工地“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无乱倒垃圾、污水现象。强化教育引导和管理处罚力度,劝阻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乱扔杂物、乱扔烟头、随地吐痰、随意遛狗等现象。实施城乡清洁行动,持续抓好城乡结合部、城区到各镇街及镇街驻地的公路、河道的集中治理,不能有路面坑洼不平、垃圾堆积、环境脏乱、面源污染现象。各镇街驻地要做到环境干净整洁,管理规范有序,无脏乱差现象。
(五)市容秩序提升行动。按照规范有序、整齐划一的要求,整治私搭乱建、乱拉乱扯、乱堆乱放等现象,保持市容整齐规范。加强食品摊点、自行车和电动车修理点、瓜果摊点的管理。拆除社区小区内和背街小巷两侧违章搭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取缔马路市场、市场外溢、店外经营,确保经营性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有序。对城区内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反弹严重的区域进行摸排,找准问题症结、建立工作台账、强化整治手段,逐个制定长效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现有便民疏导点的管理、维护、运行,选择适当地点新增一批便民疏导点,引导流动商贩集中有序经营。
(六)交通秩序提升行动。实行区域包保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日常巡查、电子监控,集中整治行人翻越隔离栏、乱穿马路、乱闯红灯行为;机动车、电动汽车车窗抛物、争道抢行、乱鸣喇叭、挤占毁坏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盲道、缘石坡行为。对辖区现有停车场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规范停车收费行为,对设置不合理的停车位进行清理,在适当位置采取单边停车、限时停车等方式规划新增停车位、停车场等设施。实施辖区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探索建立执法人员与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教育引导、劝阻机制,加强对违章人员的教育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和暗访抽查,取缔“黑出租”和非法营运的“三轮”“四轮”。
(七)社区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开展社区小区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保持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秩序,确保整治工作全覆盖、无缝隙、见成效。对城市社区,围绕“平”字开展市政设施提升行动,围绕“美”字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围绕“净”字开展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围绕“序”字开展市容秩序提升行动,做到新建社区功能完善、老旧小区整洁有序、居民生活舒适宜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建设,着力解决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被占用和楼道堵塞等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商事务、协调互动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督促物业公司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服务,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创新联系服务社区群众模式,在城市社区全面开展“三会一访”活动,即各社区每周召开一次楼长会议、组织一次“居民说事·说创城”活动,每两周召开一次居民代表会议,每月进行一次入户走访,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党群工作部、社发局、关工委等部门单位要有常态化工作品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最美少年、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学习活动,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优秀童谣征集和推广传唱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强化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使用。开展网吧市场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坚决取缔黑网吧,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未按实名登记等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在网吧场所内吸烟,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强化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完善常态长效执法监管机制,实现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平安畅通、卫生状况全面改善、市场经营规范合法,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8年4月)。镇街、各部门单位根据本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制定本级本部门单位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全面启动创城工作和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二)推进落实阶段(2018年5月-9月)。区创城办持续开展督导考评、暗访检查、群众监督评议和第三方测评,镇街、各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力度,逐项攻克难点,确保9月底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8年10月-12月)。各级各部门单位对照创城标准要求和承担的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部门评价等任务,组织全面检查,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全力以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确保取得优异成绩。
四、保障措施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创城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街、各部门要明确专门机构负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实创城力量特别是基层创城力量。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严格对照本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指标要求,建立创城“三张清单”,即各单位分管领域主管工作的创城责任清单、各单位包保网格和包保路段的工作责任清单、各单位内部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的责任清单,确保创城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二)强化督导考评。完善创城办日常检查督办、新闻媒体持续曝光、市民群众监督评议、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整体联动机制,进行全方位、无缝隙检查。区创城办将联合区纪工委(监察局)和督查室对区各级各部门进行考评,真正形成顶真碰硬、真督实考的责任体系。严肃创城执纪问责,做到令出督随、限期督办、跟踪问效,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安排有督查、有结果有反馈。
(三)注重宣传引导。在持续做好各级新闻媒体宣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手机铃声、声讯短信、广场活动、文艺演出等方式加强创城宣传。广泛开展创城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集中宣传创城意义、测评要求、文明礼仪,使创城目标变成广大市民群众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持续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大街、主题社区小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四)加强协调联动。完善网格化和“路长制”管理,由区级领导、区属各部门单位和镇街共同负责创城工作,实现社区小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无缝隙、全覆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智能化,利用“济宁文明随手拍”微信矩阵、“创城巡查系统”和济宁城管“啄木鸟”手机应用软件,形成全民监督、全民参与、动态监控、即时处置的工作运行体制,提高创建工作效率。
(五)加大资金保障。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城市建设和日常管理的资金投入,重点向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及重点领域倾斜。探索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镇街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六)保持常态长效。要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健全完善保持工作长效的体制机制,把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要注重创建过程,提升管理水平,坚决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现象,持之以恒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济宁太白湖新区党政办公室 2018年4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