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1241/2019-444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 |
成文日期 | 2019-12-10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19年度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2019年度市住建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单位共承办市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86件,其中:建议12件、提案74件。目前已办复86件,其中:建议12件、提案74件;代表委员满意率分别为100%、100%。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办理工作,认真抓好谋划部署
市住建局始终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建议提案办理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负责提案办理工作。一是抓思想发动。多次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通过交办会集中交办,协调会互动解决,总结会全面回顾的方式,层层统一思想认识,要求各承办科室单位、承办人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办理工作作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过程,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过程,作为拓宽工作思路的过程,通过办理工作抓落实、抓解决,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二是抓责任落实。我局的办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要求各位分管主任要做到“三主动”,即每件建议提案主动阅批,每件答复主动审核,重点建议提案主动协调办理。对事关全局的重点建议提案,主要领导亲自抓,统一组织,加强协调,集中办理,有力地促进了办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抓组织网络。明确了局办公室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综合督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办。各有关科室单位挑选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形成了上下协调、务实高效的办理工作网络。
二、所提问题解决情况
(一)人大代表建议
1、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在年底前能解决的1件。例如,吴震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建议(第098号),对我们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有很好的参考指导意义,我局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或正在进行相关的工作。市政府成立了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其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详细制订了《装配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方案》,各县市区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国土、规划、发改等部门紧密配合、全市住建系统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做好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奠定了组织保障。市住建局组建了济宁市住建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配备专职人员10名,特聘专家顾问20名,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编制技术导则、提供咨询等工作。组建了济宁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遴选长期从事建设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专家38名,为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智力支撑。印发了《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住建局制订了《济宁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在用地、资金、税费、产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6项扶持政策,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办公用房等公共建筑和棚改项目全面应用装配式技术建造;新建住宅每年拿出10%以上的面积,采取土地出让条件建设意见书的形式,约束装配式建筑指标;市、县两级财政给予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每平方米奖励100元的补贴,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加快采用装配式建筑成熟技术,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市住建局印发了《在新建建筑中推广应用装配式“三板”的实施意见》,自2019年1月1日起在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嘉祥县全面推行装配式三板,2020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预制楼梯板、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内墙板。2017年以来,全市省级以上装配式示范工程达到12个,总面积90.78万平方米,涵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涉及住宅、公共建筑、特色小镇等方面和领域,为装配式建筑在我市的全面推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所提问题正在解决(年底前不能全面解决完成)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11件。例如,王朝周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第041号),我们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认真研究,并迅速行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物业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重心下移、权责统一、属地管理、集中处罚”的原则,明确全市物业监管坚持物业主管部门行业指导,属地政府为主体进行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和任务。实施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组织编写《济宁市物业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成果汇编》,对推动我市物业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和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成立业主委员会方面,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物业监管工作“重心下移、权责统一、属地管理、集中处罚”的原则,推进物业服务管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街道、社区组织好、落实好小区业主自治提供了保障。在信用评价方面,目前,我市正在建立全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与评级管理系统,年底前将建成运行。市住建局将指导各县(市、区)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信用动态评价管理,建立物业企业信用档案,赋予街道、社区一定的审核和考评权限,通过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定期考核,及时、全面、客观地记录企业的人员配置、服务业绩、业主投诉及不良信用等,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将企业信用档案与企业招投标、项目评价等工作相结合,构建“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切实规范物业服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4月,市住建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抽查了主城区41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情况,5月,各县(市、区)物业主管部门共抽查了244个小区(含物业管理小区、社区自管小区、业主自管小区)的物业服务情况,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抽查通报,责令相关街道、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限期整改到位。下步,我们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化、常态化,物业主管部门会同镇街、社区物业管理机构,通过明察暗访,自我评价与随机抽查,定期对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考核评比,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物业服务单位限期整改,考评结果纳入物业企业信用档案,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党建对物业服务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在街道设立物业管理办公室,在社区居委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健全物业服务领域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协作、共商事务的“四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合法程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党组成员、社区“两委”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探索符合条件的业委会成员担任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有效凝聚基层力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使业主有序参与自我管理活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抓好从业人员岗前、岗中培训,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物业管理服务人才,全面提升行业队伍素质。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工作,将物业管理工作由主管部门监管转变成主管部门监管与物业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和自律机制。组织成立市物业管理协会,发挥协会优势,开展行业调研,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诉求,协助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大行业宣传,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业主宣传物业服务的重要作用、行业的本质,塑造物业管理行业的良好形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调解企业之间、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矛盾纠纷方面的作用;整合行业资源,发挥行业整体优势,促进企业降低服务成本,增加经营收益。全面推广“三会三公开”制度,通过恳谈会、调解委员会、联席会等渠道,加强物业企业与业主、部门的沟通交流,逐步建立相互了解、信任、支持的关系;通过公开物业服务价格、标准和内容,公开投诉渠道和方式,公开公共部位收益信息,建立企业自律、社会监督、部门监管的格局。
(二)政协提案
1、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在年底前能解决的1件。例如,沙东娟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建议》的提案(第133105号),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安排,加强城镇化领域建设力度,推进城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密切对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结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统计局开展的百分之一人口调查工作,发挥好牵头作用,对接公安部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重点群体落户;市人资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切实保障“准市民”享受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公平性;其他成员单位在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推动产城融合方面共同提升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二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式,积极与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对接,通过市场机制,增加建设资金的来源。与交通部门、城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在改善通讯、交通、给排水等市政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文化设施方面研究对策,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加快推进都市圈融合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联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发挥其职能最大化,加快中心城区扩张提质,拉框架、扩规模、优布局、提功能,提速推进都市区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一体化建设,尽快形成同城效应,真正能实现人口聚集。
2、所提问题正在解决(年底前不能全面解决完成)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73件。例如,政协委员高志兰、张凤菊等分别提出了关于畅通老城区与太白湖新区道路、加快实施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提案,我们都根据承担的重点项目情况,一一作了详细回复。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总体布局,全力全速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城建重点项目159个,目前已开工128个、开工率80.5%,完成投资23.06亿元、投资完成率21.33%。市住建局承担的“一环高架(即内环高架桥建设)、两桥(即火炬路跨线桥、王母阁路跨线桥)、两廊(即王母阁路、车站西路两条道路升级改造及综合管廊)、两路(即洸河路、常青路两条西延道路)”等7个项目推进顺利。其中,主城区内环高架,宁安大道1标段已于3月29日开工,因工程建设顺利,内环高架工程勇夺4月份市总指挥部月度流动红旗,这也是继洸府河景观提升项目、王母阁路跨线桥项目2、3月份荣获流动红旗之后,市主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连续3个月获此殊荣。火炬路、王母阁路两座跨线桥项目,火炬路跨线桥已全面进入墩柱、箱梁、盖梁施工,计划9月底前通车;王母阁路跨线桥已基本完成下部结构施工,计划2020年6月通车。洸河路、常青路两条西延道路,已于4月13日开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目前,已完成雨水管道施工,正全面开展污水、弱电管道及路基施工,计划8月底前全部完工。王母阁路、车站西路两条道路升级改造及综合管廊,车站西路4月初开工,围护桩施工完成2198根,超过总数的70%,道路两侧便道已通行;也给大家宣布一个最新消息,任城路-王母阁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于今天(6月4日凌晨)完工通车,兑现了“百日攻坚百日完工”的承诺。下步,我们将按照百日攻坚要求,继续坚持“一线工作法”,靠上指挥,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攻克难点、堵点、卡点,确保承担的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三、亮点做法
一是健全办理制度,全面提高办理质量。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是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局根据办理建议提案的工作要求,努力健全办理制度、改进办理方式。一是办理工作制度。结合住建工作实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建议提案登记、分办、催办、检查、奖惩通报等制度,促进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二是先期调研制度。对收到的每件建议提案,认真做好前期调查论证工作,特别是针对所提出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调研,确保办理工作有根有据,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三是督查督办制度。我局对每件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均由局办公室进行专门督办,纳入市住建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二是加强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政协对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今年,我们把加强与人大、政协的联系,自觉接受监督作为改进住建工作、促进住建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实事求是地做好建议提案解释说明。有些建议提案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我们在办理过程中,除了尽量解决问题外,对部分条件尚不成熟、一时还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及时向代表、委员介绍有关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二是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协汇报相关建设工程方案,让代表委员提意见,使工程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三是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指导建设工作。回顾今年来的城建工作,每到关键时候,市人大、市政协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工程实施前为我们把关定向、献计献策,工程进展不顺的时候,组织视察,进行促进和鞭策,初战告捷的时候,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说每项重点城建项目中都饱含了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三是以办理提案为契机,全面改进建设工作。在办理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建议提案反映了建设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始终把建议提案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建议提案中的智囊资源、信息资源、以办理建议提案为契机,全面改进住建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指导是促进住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解决好代表、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市人大、市政协的汇报沟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齐心协力推动我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