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327M/2017-2416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旅游发展委 | 组配分类 |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 2017-01-0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旅游局、太白湖新区旅游局,委机关各科室和委属事业单位,各旅游企业:
《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已经委党组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3日
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深入实施文旅突破战略,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精准营销、体制创新、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力争全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1%,完成旅游投资165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达到80万人。
一、大力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
1、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严格实施《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旅游规划与城建、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规划的衔接,实行多规合一,编制《济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东方圣地旅游目的地品牌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区域项目规划,建立规划专家库。强化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2017旅游项目建设年”,建立“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和绿色审核通道,多渠道争取扶持资金,重点推进曲阜尼山圣境、邹城凤凰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济州古城、金乡羊山三十六计兵法智慧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环微山湖生态湿地公园、鱼台孟楼湿地开发建设力度,强力打造一批兼具水利、生态、旅游功能的湿地公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策划包装发展潜力大、产品业态新、带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积极参加各类推介会、洽谈会、招商会、博览会,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社会投资主体以PPP、BOT等形式,参与旅游项目建设,策划精品旅游演艺项目。
3、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区。根据十一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挥曲阜、邹城优惠旅游政策引领作用,开发教师学生研学旅游市场。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济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丰富“跟着孔子去游学”研学旅游项目,打造孔子文化行迹旅游线路,发起成立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联盟。
4、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打造环城游憩带田园城郊旅游圈。深化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开发,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年内成立20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整合古村落资源,发展古村落旅游。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2个县域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5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五星级农家乐、5个精品采摘园,评选20个生态文化旅游村,大力推进乡村精品民宿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千万市民游乡村”大型旅游活动,引导100家乡村旅游点入驻八喜旅游网电商平台。
5、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微山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通过景观质量验收。严格执行度假区标准,加强度假区管理,完善度假区功能。力争创建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5家。开展旅游景区综合整治行动,加大景区暗访、复核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常态化退出机制,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6、培育旅游新业态。培育健身休闲、康体养生旅游产品,支持太白湖景区争创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项目)2处。指导山推工业园、兖州太阳纸业、邹城唐村煤矿园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支持曲阜石门山自驾游营地创建国家示范基地,鼓励泗水万紫千红、邹城峄山自驾游营地与汽车租赁企业合作开展连锁经营。加强旅游商品培训工作,打造文化济宁特色旅游商品,举办全市旅游商品大赛和文创商品评选活动,制作旅游商品图册,创建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购物街区各1处。
二、深入推进旅游脱贫攻坚
7、扎实推进旅游脱贫攻坚五大工程。健全完善四级包保责任体系、旅游扶贫工作日等工作推进机制。评选50个旅游示范村,扶持36个旅游扶贫点,包保168户贫困户,带动302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全面完成有发展旅游需求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8、项目带动造血扶贫。督导35个省级旅游扶贫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支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特色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项目。探索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有条件的星级饭店、景区、旅行社与旅游扶贫村结对帮扶。力争每个旅游扶贫村有1个旅游扶贫项目、每户贫困户有1项旅游增收保障措施、每个旅游扶贫村落实1个帮扶单位、企业。
9、精准施策实现永续脱贫。推进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文化旅游村、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工程,推动“扶贫村变景区、贫困户变创客、民房变民宿、特产变商品”。整合扶贫村旅游资源,纳入圣地乡村生态游线路,综合利用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推广扶贫旅游线路产品。
三、打响文化济宁核心品牌
10、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在央视、山东卫视等栏目持续投放“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形象广告,与中国旅游报合作,设立“文化济宁”旅游专版。在高铁媒体、重要客源地公交车媒体、高速公路媒体投放济宁旅游宣传广告。继续推广“东方圣地”、“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国学经典研学游、文化经典体验游、圣地乡村生态游系列主题产品品牌。高水平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水浒文化节、太白湖放鱼节等旅游节会活动。
11、深度开发国内市场。建设完善“市县一体、部门联动”营销机制,在重点目的地城市设立济宁旅游营销代理商;实施精准营销,稳固周边客源市场,主攻半径500公里区域内高铁、自驾游客源市场,抢占济宁曲阜机场16个通达城市远程客源市场,选取在10个客源城市举办旅游宣传促销暨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淮海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交流合作,推进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十个一”工程,实现与区域旅游城市的互利共赢。
12、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结合中澳旅游年、中哈旅游年、中丹旅游年、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赴境外重要客源地举办“文化济宁”推介会,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完善“香港永安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培训、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借助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影响力,加强与海外孔子学院合作,推广国学研学旅游产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13、激活本地旅游市场。实施旅游惠民工程,在5·19中国旅游日及文化济宁贺年会期间,开展“济宁人游济宁”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市民免票范围。在市民集中居住的社区、乡村旅游点建设旅游宣传栏,不断增加“济宁旅游惠民一卡通”加盟景区,推出“文化济宁”主题游、周末游惠民旅游线路,整合星级酒店、社会餐馆、乡村民宿资源,实行统一打包让利。评定旅游接待示范单位,推出惠民宴、家常宴,体现旅游业公益属性。
四、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4、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10亿元文旅基金作用,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济宁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强化曲阜游客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和集散能力,推进太白湖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在高铁站点、车站、码头、机场建立导游服务中心,打造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和环城市旅游休闲带。推动开通重点景区之间互通互达的旅游专线、游客中心直达景区的直通车,协调推进城区公交线路合理布置景区站点,消除景区“断头路”。完善A级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旅游标识,开辟济宁城区至微山湖旅游航运线路。健全残疾人、老年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争创无障碍旅游城市。
15、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加快推进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公厕和“第三卫生间”建设,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60个。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纳入A级景区、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度假区等评定审核标准,实施旅游厕所不达标一票否决制度,探索推动城区、县(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卫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开展厕所文明宣传大行动,营造文明如厕氛围。
16、加快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提升智慧旅游一期项目,推进智慧旅游二期工程启动,重点建设大数据平台、3D虚拟体验、旅游舆情监控、移动端数据分析发布、门票定位系统。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与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环保、通信、气象等部门涉旅数据共享,为来济外地用户提供“文化济宁”短信推送服务。旅游多媒体触摸屏安装总量达到100个,4A级以上景区纳入实时监控。在城区推进建设旅游便民咨询亭、旅游便民指引标识系统,推动文化广场等市民集中场所实现WiFi覆盖。评选智慧旅游示范景区、示范星级饭店、示范旅行社、示范村。
17、拓展网络营销发展空间。成立济宁旅游新媒体联盟,打造旅游微信微博矩阵集群,制作二维码宣传品,开展“有奖关注”、“有奖猜图”、“有奖问答”等新媒体营销活动。与知名OTA合作营销济宁旅游线路和景区、酒店专项产品,扩大济宁旅游网络影响力,使游客预定行程更加便利。开展全球网络营销,播发济宁宣传资讯,建立济宁旅游友好信息宣传站,与中国旅游城市新媒体营销联盟合作,在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优兔Youtube等平台宣传济宁旅游。微信平台全年编发信息900条,新浪、腾讯、人民网微博编发信息1200条,搜狐新闻客户端发布新闻600条,确保政务信息实时网络更新。
18、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根据《关于加快山东省饭店业发展的意见》,做好星级饭店、主题文化饭店和精品饭店的打造工作。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企业和知名酒店管理机构,推进旅游饭店特色化发展,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以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评定为抓手,推动旅游饭店、旅行社转型升级,新评定三星级以上饭店2家,3A级旅行社3家,对不达标的星级饭店摘牌2至3家。
五、深化全域旅游改革创新
19、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体制改革进程。强化旅游部门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职能,形成旅游部门统揽旅游发展全局,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施“全景济宁、全域旅游”战略,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曲阜市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济宁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汶上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创新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参照外地经验,立足济宁实际,组建旅游集团,以市场化手段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国有旅游景区进行转企改制,全市重点国有景区基本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推动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落地,争取设立离境购物退税商店。探索委托符合条件的旅行社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活动,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务。发挥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引领作用,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支撑平台,通过旅游业带动就业。
21、创新旅游工作考核体系。继续开展第三方游客问卷调查,编制年度旅游消费分析报告,探索开展旅游产业综合贡献测算,全面反映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旅游消费总额增加量和增长率作为共性定量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争取将重点工作事项作为加减分因素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
六、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22、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贯彻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24部门旅游综合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执法联动、案件联合查办、“双随机一公开”等长效工作机制,对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明察暗访。按季度公布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提高游客满意度指数。与12345市长公开电话联动,确保全市旅游投诉处结率达到100%、满意度达到95%以上。探索推动曲阜市、梁山县、微山县、太白湖新区率先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探索构建“旅游综合体制改革+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1+3”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格局。
23、大力倡导文明旅游。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制度,强化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旅游志愿者县(市、区)全覆盖,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实践活动,确保2017年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文明旅游方面不失分。设立曝光台、红黑榜,评选诚信旅游企业、曝光旅游失信行为,完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逐步纳入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之中。
24、全力保障旅游安全。完善旅游应急指挥功能,健全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景区承载量预警发布机制,力争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市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旅游大型集会和节庆活动审批报备制度,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在全市旅游客运车辆规范设置“导游专座”,保障导游安全执业。
七、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25、实施千名人才培训计划。组织旅游行业干部职工、金牌导游、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乡村旅游带头人及有发展旅游需求的贫困户分批次、分区域进行精准培训。举办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安全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主体班次。开辟导游网上培训课程,培训2000名导游人员,评选15名金牌导游。创新导游管理体制,提高导游工资水平,探索导游自由执业,积极引导旅游校企对接,为全市旅游行业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
26、建立济宁旅游智库。加强与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组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学基地。汇聚旅游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精英智力资源,组建济宁旅游特邀顾问团。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带资金的高层次旅游领军人才,评选济宁旅游特殊贡献人物。
27、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壮大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及分会,培育行业覆盖合理、组织管理规范、服务功能到位、发挥作用明显、在省内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较高社会公信度的社团品牌。强化行业自律,开展旅游行业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创建“旅游行业之星”,提升服务技能。积极承办和参与旅游促销、节庆会展、行业大赛等活动。
28、加强党风廉洁和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反腐倡廉意识,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作风建设,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机关、协会党组织生活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党组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提高廉洁建设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健全社团组织党总支建设,加强党组织对协会的指导,以党建促进社团组织发展。持续做好帮扶村、联建村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机关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精准解决群众诉求问题,精准办理实事。
29、提高机关工作效能。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完成增编定职,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选、遴选、调任等方式,实现人员到岗到位。做好人事考核工作,全面推广使用平时考核管理信息系统,有效使用考核结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机构设置、调整科室职能定位,重点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旅游项目建设和管理、旅游商品开发和管理、旅游宣传推介等职能。以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抓手,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遵规守纪大教育、干部作风大提升”主题活动,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