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370800004321717Q/2020-550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0-01-02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畜牧业发展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0-01-02 信息来源:济宁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市畜牧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以加快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畜牧业总体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国兽药减抗科技下乡活动、2019中国(山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全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现场会先后在我市成功举办。

一、2019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坚持综合管控力度不减,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继续落实疫情排查、外疫封堵、部门联动执法、禁止泔水喂猪、消毒灭源、技术培训等综合防控措施。全市累计排查场点50万余场次、生猪7800万余头次(均含复查数),发放消毒药品273吨,举办培训班60班次、6200余人次,印发防控知识手册、明白纸3万余本(张),监测样品2880份。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将无害化处理厂全部纳入市畜牧业监管平台,管控关键部位,实现实时监管。完成县级兽医化验室建设。投入95万元、发放消毒药品40吨。近期列支520万元,购买消毒药品,对全市养殖场、屠宰场等,再次集中消毒灭源;列支600万元奖补资金,建设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市县联动,采取市级培训所有生猪规模养殖场、县级培训散养户的形式,培训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实现全覆盖。加强动物产品检疫监管,严格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公示。建设完成3处省级动物道路检查站、总数达到6处。查处动物卫生检疫监督案件10起。市政府出台《济宁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统筹做好其他动物疫病防控,争取中央财政动物防疫补助经费417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487万余元,全年调拨免疫禽流感等强制免疫疫苗6858万头份,圆满完成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任务。新增1处省级布氏杆菌病净化场。

(二)坚持调转并举节奏不变,动能转换迈出坚实步伐。针对生猪生产下滑不利形势,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落实好国家省政策基础上,市财政列支2220万元,扶持生猪生产。主要包括:每年列支300万专项资金,对全市现有未享受省财政临时性生产补助的种猪场,进行临时性生产补助、连补两年;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市级对2019528—1031日期间,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除省补助外,再安排1.5%的农业信贷担保补助;恢复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取消15亩上限;将规模养殖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应补尽补、敞开补贴;优化调整禁养区划定;加快养殖建设项目和养殖主产区屠宰场项目环评审批,审批时限由35压缩到25个工作日。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互联网+等产业,加快新六产融合。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家禽等替代品。市级安排500万元,扶持牛羊规模化养殖。深入推进畜牧品牌创建,加快十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目前,正筹备首届国际畜牧文化现场观摩交流大会。加强产业招商引资,新希望六合、温氏集团相继在我市投资,其中,温氏在泗水县、邹城市总投资15亿元的生猪养殖项目进展顺利。

(三)坚持生态优先标准不降,绿色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一是抓示范带动。泗水县列入国家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整县制推进县,代表山东省通过国家绩效考核;汶上县整县制项目,今年已完成建设任务。争取曲阜市、梁山县、邹城市、兖州区、鱼台县5个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总投资3.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6亿元。全市整县制项目总数达到7个,占全省资金总数的23%二是抓升级改造。继续以五化(绿化、亮化、美化、安全化、生态化)为目标,创建美丽生态养殖示范场(小区)。争取5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367万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中央资金900万元、全省资金数最多。项目重点用于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改进动物防疫条件,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抓资源利用。支持新技术推广和粪污收集体系建设,重点对处于群众关注度较高、生态敏感区的规模养殖场,安装智能微生物除臭设备;为有机肥厂等第三方粪污处理机构,购置粪污运输车辆。累计支持规模养殖场361家、有机肥厂11家。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87.7%99.4%,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超额完成国家、省规定指标。

(四)坚持依法治牧长抓不懈,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畜产品抽检方面。累计完成4917批次样品抽检。其中部级抽检2次、90批次样品,省级抽检7次、671批次样品,市级3次、4156批次样品,市级剩余两次抽检年底前完成。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全面推动鲜鸡蛋双证制,目前城区大型超市已推广应用。加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5家新认证、12家复查换证企业通过现场核查,认证企业达220家;举办了无公害畜产品内检员及检查员培训班。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方面。抽检兽药70批次、饲料样品50批次。组织抗菌药、兽用生物制品等专项整治,检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96家、经营企业296家。开展护牧盾牌行动,检查兽药生产企业12家次、经营企业26家次,下达停产通知书1份、整改通知书8份,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1家。新创建1家省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总数达到4家。7家次兽药企业新批文号通过现场核查、涉及品种115个。5家兽药生产企业、3家经营企业分别通过GMPGSP验收。畜禽屠宰监管方面。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出证试点。深化突出问题治理,全面摸底排查,不留问题、不留死角,加强公安、食药等部门联动执法,组织扫雷行动”“零点行动。今年,市县监督执法369次,联合执法58次,出动执法人员2140人次,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报经市政府批准,取消不符合生猪屠宰资格企业21家。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尺度不松,机关自身建设亮点纷呈。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学习研讨、调查研究、意见征求、谈心谈话、讲专题党课、专题研讨、检视整改等各项工作。组织集中学习5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文章两篇。坚持即知即改,开展专项整治。突出部门特色,在中层干部中开展当一天中心主任、当一天畜牧站长、当一天企业负责人活动,增强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二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设立中心机关党委和党建科,成立新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改选党支部。学习强国、灯塔在线党员注册率、学习积分位居市直部门前列。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继续开展三亮一比(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业绩)。选派两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投奔全市乡村振兴主战场。2个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第一批过硬支部(市直共50个),1个党支部荣获党建品牌,1名同志获得全市五四青年奖章,1名选手荣获市直农业系统演讲比赛第1机关党建杂志创办以来,4次报道中心党建工作。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体人员签订《承诺书》,制定《党风廉政责任任务清单》。坚持每周一下午集体学习,严格学习签到。先后到汶上廉政教育基地、王杰纪念馆、兖州廉政教育展馆等开展警示教育,利用正反面典型,筑牢拒腐思想防线。自觉接受市纪委派驻机构监督,邀请市纪委、市审计局等专家授课。加强上下班纪律、8小时之外、重要节假日监督检查。持续提升干部执行力,开展十破专项整治。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对上争取。坚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组成专门班子,主动靠上对接农业农村部、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在畜禽粪污整县制推进、粮改饲、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对接,力争更多项目资金落户我市。

(二)打造一流示范样板。以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奶牛等为重点,开展现代化示范牧场、休闲观光牧场创建;继续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示范区。巩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成果,稳步提升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做好总投资500万元的肉牛肉羊标准化改造

(三)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做好2020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加快推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扩大存栏量、出栏量,力争2021年全面恢复生猪生产。

(四)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六产,稳定养殖第一产业,壮大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巩固我市作为全国兽用原料药重要基地的地位优势,扶持畜牧装备制造、旅游观光、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全力推动畜牧业与种植业、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紧密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五)壮大济宁畜牧品牌。以鲁西黄牛、济宁青山羊、微山麻鸭、中华蜜蜂等地方品种为突破口,立足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创建,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围绕品牌创建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美誉度高、影响力大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完善粪污设施配建,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加快5个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项目建设。

(七)夯实动物防疫体系。加快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力量。充分利用县级兽医化验室建设,开展疫病风险监测。加快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统筹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启动济宁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建设。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八)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开展兽药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完善兽药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严格畜产品及投入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覆盖。加大奶牛养殖、生鲜乳收购运输等重点环节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