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玛丽亚村村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创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谱写大蒜机械化生产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0-10-29 信息来源: 市农机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摘要:

大蒜作为山东省特色优势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300万亩以上,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美誉。当前“金乡大蒜”出口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单项农产品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一。其中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丽亚机械)立足本土实际,聚焦大蒜生产,探索转型升级。近年来,玛利亚机械秉持“村村通、产业兴”的发展理念,以科技为先导,立足大蒜农机服务,拓展综合农事服务,通过打造东方红·玛丽亚村村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效能,极大地改变了大蒜的传统耕种收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谱写了现代大蒜机械化生产的新篇章。

基本情况:

东方红·玛丽亚村村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依托于玛丽亚机械,是玛丽亚机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为解决大蒜产业的痛点而诞生。玛丽亚机械成立于201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引进、研发适应于中国大蒜生产所需的产业链上的机械设备,解决大蒜全程机械化问题,让蒜农从跪着爬着工作到利用大蒜机械站起来。目前大蒜全程机械化产品主要有: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蒜种分瓣分选机、大蒜分选机、大蒜加工生产线,蒜米加工机等大蒜全程机械。国内销售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甘肃、云南等地,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国外已远销秘鲁、西班牙、日本、美国、印度、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并得到国内外客户以及市场的高度认可。玛利亚机械曾于2017年研发出世界首台高效精准大蒜播种机,并多次荣获省市级创新发明表彰,参与起草制定多种大蒜机械的山东省地方标准。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农广天地”栏目,山东省“乡村季风”、“文化中国”、“山东农科”等栏目与频道等都曾对公司及产品进行了报道。目前玛丽亚机械入选济宁市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农机装配研发试验示范基地。

主要做法:

一是科学自主研发,高质高效实现大蒜全程机械化作业。传统大蒜种植主要依靠人工,蒜农们长时间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效率不高且产量不易把控。那么农业机械能否改变这一困局呢?为了农机装备在大蒜产业方面有所突破,玛丽亚机械从零做起,独立集成研发施肥机、深翻机、浅翻机、旋耕机、旋耕施肥一体机、起垄机等耕整地机械,蒜种分选机、喷药覆膜一体机、灌溉设备、植保设备等播种和植保机械。目前拥有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蒜种分瓣分选机等核心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蒜米加工生产线设备、蒜片加工生产线设备、黑蒜设备等大蒜产后加工设备。经过多年发展,玛利亚机械已经形成大蒜种植全产业链所有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大蒜全程机械化装备的技术提供商。

二是项目示范引领,高标准建设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玛丽亚机械申办了2017年济宁市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金乡县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以推进大蒜全程机械化进程为目标,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创建示范基地,大力示范推广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努力促进大蒜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完成示范区建设面积1300亩,创建大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处。通过项目建设,当地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业装备水平,加快了大蒜全程机械化进程。实施大蒜全程机械化项目,解决了制约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问题,能够将多项单一的机械化作业集成为一整套机械化技术模式,有效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实现了稳固基础产业、农机升级转型、农业节本增效、环境污染减少等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为大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产学研合作助推综合农事服务高质量发展,“村村通”平台让多方共赢。2017年以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项目为依托,玛丽亚机械与山东农机科学院联合研发出高效精量大蒜播种机,并科学指导玛丽亚公司将高效精量大蒜播种机纳入山东省新产品补贴目录。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整合国内最领先的农资与农技资源,解决大蒜连作等产生的一系列土壤、病害等问题。2019年玛丽亚机械积极开展与中国一拖集团合作沟通,强强联合共同在大蒜产业全程机械化方面开展配套合作,共同推进大蒜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传统大蒜产业机械化率为基本为零,劳动力老龄化、成本高等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多年连作造成的土壤重茬、板结、病害严重,无专业的大蒜产业的农资产品等问题,使得大蒜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为解决大蒜产业发展的这一痛点,玛丽亚机械参考学习多方经验,将发展“村村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作为突破大蒜产业瓶颈的良药,融合大蒜产业及大蒜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灵活机制,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是敢于创新,打造村村通“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玛丽亚机械与中国一拖、中国农业科学院立足实际,共同打造“玛丽亚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为融合大蒜产业及大蒜产业上下游资源,构建济宁市大蒜“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体系、拓展大蒜“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从2019年11始,玛丽亚机械的70多位员工以乡镇为单位逐村调查采访宣传,共调查乡镇13个(含街道、开发区)行政村539个,自然村958个,农机手629位,包地户149位。截至2020年6月底举办推介会26次,推介人次1376人(其中村书记467位),共建立站点619个。玛丽亚村村通产业平台的建立,将村集体合作社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村村通站点的市场优势、生产优势双向融合,可实现群众增产、村集体增收、企业增效等多方共赢。

近年来,玛丽亚机械致力于发展“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新体系、“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力争一揽子解决农民在大蒜产业链的所有问题。为合作站点提供全程机械化大蒜农机装备、全面的大蒜农资供应、综合大蒜(农事)服务、大蒜农机-农资-农产品国际贸易、深度大蒜产业信息服务、大蒜产业金融服务、政府相关惠农政策落实以及土壤改良等信息,为当地大蒜机械化种植、收获、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资源共享、乡村振兴及发展村集体经济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平台和发展机遇,同时,培育了一批农机、农艺推广带头人和乡村振兴致富的带头人。

五是打造大蒜全产业链品牌,利用全程机械化提升综合效益。玛丽亚机械将“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作为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一环,科学谋划发展大蒜全产业链环节,提升蒜农和企业的综合效益。通过从产品到用户最短渠道,节省大蒜生产中间所有的环节,降低中间流通成本,促进产品流通,真正在技术上实现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在销售上实现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多渠道共享,多资源共赢。在经济效益上,与人工相比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节省成本,提高效益。以2019年金乡县种植1亩大蒜为例,在耕整地、地膜、化肥、农药、浇水、栽种、刨蒜等种植环节,村村通种植成本约920元,个人种植成本约2920元,每亩减少降低成本2000元;在社会环境方面,大蒜产业全程机械化能够培养大量从事大蒜农机及大蒜产业的新型大蒜产业新农民,使更多的人比如农民工、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等有意向下乡创业者,愿意留在大蒜产业领域。同时,解决农村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农民培养成大蒜产业工人,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农机农艺的结合,实现大蒜种植标准化及规模化,使得大蒜产业为绿色大蒜产业、通过种业创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用物理方法解决农药的问题等来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玛丽亚机械将继续以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综合化发展为方向,规范和加快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加大产品加工销售力度,提升影响力。借助济宁市电商物流加速崛起优势,拓宽产品销售销路,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新技术应用效果。

三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路子。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托管、租赁、入股、合约经营等土地流转新路子,解决一家一户小地块分散种植大蒜、不便于收种机械化作业的弊端,用农场式、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模式促进大蒜收种机械的推广使用,为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有利条件。
    启示:

一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研发提供坚实保障。企业和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农民土地,围绕主导产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积极应用新技术,实施科学种田,实现土地产出最大化。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扶持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购置补贴、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项目等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机具补贴为发展全程机械化提供了优质农机装备,作业补贴为实现土地集约化提供了强大物质保障。

三是重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作用,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不仅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显著,而且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衍接,实现了企业、农业、农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