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MB2855352K/2020-551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执行落实
成文日期 2020-11-26 失效日期
有效性

【重点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2020-11-26 信息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13条、我市任务:全力推广“好客山东 文化济宁”品牌,培育我市文化旅游特色商品。

落实情况:(一)做好文化旅游资源双创,全力打响“好客山东 文化济宁品牌”。一是研学游工作成为全省标杆。11月17—18日,全省研学游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文旅局张弢局长作典型发言。会议现场参观了我市儒源儒文化体验基地、曲阜儒家研学基地、曲阜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尼山圣境等济宁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省文旅厅下发《关于印发<牢记使命重托 抓发展机遇 全力打造研学旅游“济宁样板”>的通知》,推广我市经验做法。我市硏学游工作是全省唯一省厅既召开全省现场经验交流会又发文全省推广学习借鉴的市。另外,10月27日,2020港澳青少年游学推广活动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我市报送的《去圣地,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密码》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研学产品。二是高质量宣传擦亮“好客山东 文化济宁”品牌。整合三孔、大运河、梁山、微山湖等优势文旅资源,推出了“拜圣习儒、运河访古、圣地研学、走进水浒、湖上泛舟、儒乡农耕”六大体验性游览活动以及“文化圣地体验游、国学经典研学游、运河微山湖休闲游、儒乡民俗生态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65条主题线路。在CCTV-1精品套、新闻频道、《新闻联播》前播出济宁宣传广告,与今日头条合作,在鲁南经济圈城市及重点客源城市信息投放目的地形象宣传广告,先后在杭州、枣庄、徐州、菏泽等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合作对接会,组织企业参加“好客山东”旅游产品东北地区推介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目前已完成“游读济宁”抖音挑战赛,累计播放量1.8亿次,今日头条“头条旅行记”阅读量5000万次,文化济宁知识问答挑战赛曝光量1.3亿次,智云智能手机开屏曝光量2800万次。通过精准营销与高质量推广,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济宁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培育我市文化旅游特色商品。一是文旅商品屡获大奖、享誉全省。扶持文旅企业做好优质商品的培育、研发,我市10件旅游商品入选全省"六好"优质旅游商品(全省仅评60件),我市入选门类最全、数量最多,位居全省第一。今年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国家级、省级文化旅游商品大赛,连获28项大奖。其中,获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银奖2项,获2020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创新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6项。获“创意齐鲁·创享未来”2020首届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发展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4项,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二是畅通交流渠道,扶持品牌做大做强。我市组织了曲阜市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50余家文化旅游企业先后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好客山东·山东有礼”文化旅游商品展、文旅商品进景区(青州古城站和泉城广场站)等商品展,现场展示孔子文创等文化旅游商品,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

53条、我市任务:拓展文化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

落实情况:以强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能力、优化业态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文旅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一是版权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以来,我市9家单位荣获国家级、省级版权保护荣誉称号,特别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中宣部国家版权局授予“2019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是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全国共评选8个),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市《版权建设五个一长效机制》经验做法被省委宣传部版权局发文向全省地市推广。二是对外文旅贸易不断拓展。联合市商务局,扶持培育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济宁海基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四家文旅企业被列入2019一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

82条、我市任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落实情况:把群众文艺创作作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平台载体,通过举办群众文艺创作培训班、扶持业余群众文化队伍等措施,乡风、民风健康向上。我市10件新创作群众文艺作品入选山东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入选数量是济南(3件)、青岛(3件)、淄博(2件)、泰安(2件)四个地市的总和,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先后举办了全市新创群众文艺作品汇演、六艺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我为创城喝彩”文化惠民演出、“圆月中秋 共庆华诞”市民大舞台-大家演系列活动、第八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初赛复赛等。扶持优秀群众文化队伍61支,发放资金12.2万元。各县市区组织开展秧歌、腰鼓培训,“图书流转进家庭”、文化夜市”惠民演出等活动品牌,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策划开展全民广场舞大赛、冬春文化惠民季系列演出活动等,组织开展全市六艺太极扇培训,目前万场演出惠民生已开展演出18720场。

86条、我市任务:持续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落实情况:深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制定了全省首个《“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创新提出“儒学讲堂”建设“四个一”标准,建成“尼山书院”13处、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达到“四个一”标准的3016处。积极推进儒学讲堂市级示范点建设,已精选确定了385处儒学讲堂市级示范点。开展儒学普及推广人才支持计划,特聘乡村儒学高级讲师33人、志愿讲师400余人,评选2020年度“优秀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个、“优秀乡村儒学讲师”10人;“优秀民间儒学社团”10家,发放奖金23万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我市“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基础上制定了省级标准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乡村儒学讲堂“小剧场”、“舞前一堂课”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社区)儒学工作会议先后在济宁召开,“乡村儒学讲堂”经验得到中宣部肯定,并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舞前一堂课”的经验做法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刊发推广。

87条、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济南—泰安—曲阜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做好文旅大会、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参展和配套落实工作。

落实情况:(一)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起草了《济宁市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评审会,目前正在走市政府办文程序。

(二)积极开展济南—泰安—曲阜文化带建设。联合济南、泰安等市,于2020年6月共同举办了“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协同发展座谈会”,签订了《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就合作机制、战备规划、品牌打造、节庆联动进行全方位合作。10月16日,参加了在泰安举办的2020山东省省会经济圈文旅协作(中华文化枢轴)会议,与济南、泰安等城市共同推出趵突泉、泰山、三孔、尼山圣境等景点组成的“山水圣人“旅游线路。

(三)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20年初,济宁市调整设立“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新老运河沿线区县文化、旅游、生态、物流等方面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规划编制工作。邀请国内专家策划设计规划内容,经过多次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座谈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了《大运河(济宁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中期成果。二是对上争取工作。重点抓好对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性资金,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地标性项目盘子,进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三是重点项目建设。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项目。今年,项目完成了遗址区考古发掘、保护区划勘定、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建筑工程方案编制和报批。《河道总督府遗址展览馆等建筑工程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正进行深化设计,积极筹备项工开工建设。“运河记忆”文化街区项目。该项目是整合盘活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城区旅游引擎、拉动城区夜经济繁荣发展的带动性、引领性项目。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开展街区设计,编制完成了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正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运河水上旅游线路项目。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环境整治、产品设计、导游培训、游船提升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先后完成郭庄港码头文旅综合体工程,整合开发了沿途文化旅游景观带,“五一”旅游航线正式开通运营。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通过对微山湖旅游区景点提升改造、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环境风貌整治,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今年以来,累计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4个,微山岛东环湖路绿化提升项目全面完成,湖东堤绿化工程、微山岛地下管网建设、微山岛内部道路升级改造、微山岛岛内码头升级改造、微山湖湿地公园游客中心改造等5个项目基本完工。南阳古镇旅游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先后完成红色旅游码头、东西渡口码头、魁星楼外立面、沿河廊亭及康乾别院大戏台提升工程;完成湖中运道(北一村至南阳闸段)保护整治工程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南阳古镇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项目。今年,大力推进南旺枢纽博物馆(老馆)提升,维修添配工程圆满完成,内部展陈科技提升工作加快实施。

(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一是健全完善保护体系。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红色项目建设。全力培育项目载体,登录革命类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4处,积极推进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等10个红色项目建设和改造提升,邹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鲁南抗日游击总队纪念馆初步建成开放。象独山抗日歼灭战遗址、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文物点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被列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行走齐鲁资源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2020年6月30日,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我市微山县、金乡县、梁山县、曲阜市、邹城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利用保护片区冀鲁豫片区名单,泗水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利用保护片区山东片区名单。三是积极做好活化利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建成镇、村级历史文化展示场所130余处,策划制作了《微山湖上秘密交通线》《血浴羊山》《羊山鏖战亲历录》《英雄王杰》等红色电影和史料书籍,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红色文化研学游精品课程,积极打通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最后一公里”。

(五)参加省旅发大会并举办系列配套活动。一是济宁市在省旅发大会上作典型发言。9月17日下午,2020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工作会议在济南大明湖超然楼广场举行,傅明先书记代表济宁市作典型发言。二是做好省旅发大会济宁行考察活动。9月18日,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参会嘉宾一行,考察了济宁市“三孔”景区、尼山圣境景区、尼山孔庙及书院景区。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弢,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彭照辉陪同调研。三是配套做好我市旅发大会有关活动。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济宁市“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活动方案》,在省旅发大会活动期间在我市举办一系列演出、展示活动。同时组织安排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10大门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在各县(市、区)开展80余场线上线下展演展示活动。推荐我市尼山砚制作技艺、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渔家虎头服饰三项非遗项目参加济南百花洲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展示了我市非遗亮点。

(六)做好文化旅游博览会参展工作。9月21日,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我市60余家文旅企业、上千种文旅产品参展,展览期间我市针对参展企业发放了30万线下文旅消费券,观众购买企业展品通过现场微信刷脸支付可享受8折优惠。博览会期间,济宁展厅累计接待观众6万人次,现场销售额突破30万元,合同金额超100万元。

(七)做好省非遗博览会参展工作。2020年10月23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我市组织鲁锦织造技艺、邹鲁礼乐、曲阜尼山砚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人在本届博览会上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草柳藤编制项目在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中获得优秀奖。我市10个景区、四大非遗项目入选国家文旅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88条、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配套完善基层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落实情况:(一)配合市委宣传部利用新时代文明中心开展有关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市新创群众文艺作品汇演、六艺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我为创城喝彩”文化惠民演出、“圆月中秋共庆华诞”市民大舞台-大家演系列活动、第八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初赛复赛等。扶持优秀群众文化队伍61支,发放资金12.2万元。各县市区组织开展秧歌、腰鼓培训,“图书流转进家庭”、文化夜市”惠民演出等活动品牌,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万场演出惠民生已开展演出18720场。

(二)加强县级融媒体建设。11个县市区均已成立融媒体中心,并已挂牌。

(三)完善基层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持续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在“四馆一城”文化地标带动引导下,各县市区加大资金投入,鱼台县、梁山县新建设了文化中心已经启用;兖州区、泗水县、金乡县新的文化中心已经动工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城市书房8处,有国家一级图书馆5个、一级文化馆8个。二是不断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出台印发了《济宁市2020年文化生活群众满意度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再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济文旅字〔2020〕51号),要求各县市区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优质文化资源流通渠道、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文化活动宣传造势等六大方面进行再提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有序全面恢复开放,市图书馆、文化馆延长开放时间从早8:30至下午5:30,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国学夏令营、“美丽济宁·大家拍”摄影展、“非遗小课堂”优秀教学成果展等主题活动137场。创新服务模式,建设了济宁公共文化云、济宁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平台,开展济宁市读书朗诵大赛、国学云讲堂、舞蹈云课堂等线上活动290场,累计点击浏览量560余万人次。三是将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号任务来抓。先后召开了2次推进会,开展了3次实地检查督导,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工作推进会暨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文旅局、教体局负责同志,各镇街分管负责同志等共280余人参加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冲刺年终考核。

94条、我市任务:加快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落实情况:扶持黄河摊区发展乡村旅游。将梁山县黄河滩区纳入济宁市乡村振兴“2322”示范工程三大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固堆村、沙沃李村创建济宁市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样板村,每个村庄给予10万资金扶持,助力黄河滩区村庄乡村旅游创意设计、品牌打造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待村民搬迁完毕后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