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235587R/2020-590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0-05-18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卫健委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9号《关于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5-18 浏览次数: 字体:[ ]

尊敬的徐恩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济宁市卫员会十分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并把其列为院前医疗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特别是2013年开展的在身边公益宣传活动暨急救知识十进活动,以关注生命 情系百姓为主题,组织院前医疗急救专家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厂企、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进广场、进景区、进影视活动,向社会公众送去了宝贵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自活动开展以来,有近10万市民参与,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此外我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一是每月定期组织急救志愿者举行120急救知识宣传及义诊活动,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急救知识课件、现场演示急救操作技能、摆放大众急救知识宣传展板,向群众免费赠阅急救知识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详细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利用教


学示教人,手把手教市民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创伤止血技术、气道梗阻等常用急救技能操作。二是编制了《济宁市乡村医生院前医疗急救知识读本》6000余册,免费送给社区卫生室、村卫生室,进一步提高基层乡村医生的急诊诊疗水平,为他们开展村民急救培训提供了教材。三是编制了图文并茂的急救宣传图册6册,涵盖39种常见急症的防治,反复印发,免费为市民提供。四是通过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向村民普及急救知识。五是制作急救常识科普公益宣传短片。将心脑血管疾病、煤气中毒、外伤等常见突发疾病的现场救援、救助知识和技能制作成科普短片,通过电视台、广场大屏幕宣传让群众了解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操作技能,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六是各医疗机构利用自己的网站、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开辟急救知识专栏,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急救知识解答。七是依托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在市直及县区建立了14处院前急救培训基地,将市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列为重要职责,持续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八是组织开展市民急救体验日活动,定期邀请部分市民参观体验市急救指挥中心,了解接警、派车、出车全过程,近距离感受急救对生命的重要。
      虽然我们在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上积极作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市民认为急危事件离自己很远,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需求度低,以至在很多培训现场出现了围观的多,参与的少,主动要求学习的更少,造成目前接受过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市民数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结合您的建议,在今后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发挥院前医疗机构的急救优势,筹建一支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志愿者师资队伍,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向市民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急救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急救操作能力。

二、在全市院前医疗机构中持续开展在身边公益活动,不断扩大覆盖的人群和地区,提高市民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发现和培养更多的第一目击者,进而提高便民的急救意识和实战水平。

三、结合新媒体,积极探索培训的新渠道、新方式,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推送急救常识、急救视频,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急救知识的学习培训。

四、适时筹建市民急救培训基地,增添培训器材、编制急救手册、宣传画报、折页及教学光盘等,定期向市民开放,让更多的人学急救。

五、着力组建一支急救志愿者队伍。今年,市政府在全市32处重点公共场所配置生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将其列为民实事。委作为承办机构,将对这批AED投放点的近100名管理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并根据个人意愿纳入首批急救志愿者队伍。下步,我们将开展急救志愿者招募,充实和壮大急救志愿者队伍,以此作为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的生力军,与专业人士共同开展急救知识推广普及。

尊敬的徐恩恕代表,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离不开各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卫健部门积极作为更离不开市民的主动参与,感谢您对急救工作的重视,我们将秉承关注生命 情系百姓的服务宗旨,继续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推广普及工作,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让更多的市民收益。

 

 

 

                               市卫生健康委

                                                                                    2020515

 

联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

电话:0537-2315050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