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与农机 | 从种到收全是难点,机械化生产如何搞定“蒜你狠”?
苑同宝 优质农产品杂志: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佐料作物,在我国蔬菜的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解决大蒜生产人力投入多、效率低的问题,多年以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积极主动关注大蒜生产机械化,多次举办专题论坛和农机地头展活动,初步掌握了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笔者作为山东人,对大蒜还是颇为熟悉的。山东的金乡大蒜、苍山大蒜都非常有名,也是全国大蒜的主产区。放眼来看,全国大蒜的主产区还有徐州、杞县、中牟、永年、黑山、彭州、大理、吉木萨尔等地。全国的大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00万亩左右。太仓白蒜、上海嘉定白蒜、山东苍山白蒜、新疆白蒜并称为我国四大白蒜,是全国优质蒜的重要代表,其他还有紫皮大蒜、独头蒜等优质分类。
笔者曾到大蒜主产区调研农机应用情况,听到当地老百姓一句非常心酸的说法叫“大蒜钱,不好拿,不是跪着就是爬”。跪爬的姿势,是人工种植、收获大蒜的典型状态,这也是老百姓为了提高人工作业效率进行的姿势优化。
在大蒜种植环节,为了保证蒜种落地时候鳞芽向上,老百姓不得不跪在地里点蒜——将大蒜一个个摁在地里,人工作业在这个环节是特别费工费力又效率低下的。种植户为了将来大蒜生产得整齐、蒜头的规整性,普遍选择了人工校正、单个点种的办法。甚至农业机械领域普遍认为,大蒜的正芽播种是世界性的工程难题。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玛丽亚”)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生产的大蒜精量播种机则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机械调向实现了大蒜的正芽播种,其中2BUX-11产品可以实现3~4.5亩/时的作业效率,一次性播种11行,可以达到正芽率最低90.22%、漏播率0.94%的作业效果,尤其采用拖拉机三点悬挂作业,操作简单,深受农民喜爱。
在农艺农机融合发展的理念下,2BUX-11产品还增加了旋耕起垄(作畦)的功能,这个设计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比如金乡地区,多年以来的栽培习惯是平播,没有起垄,大部分农民觉得人工起垄费事费力,对大蒜产量和品相都没有帮助。实际来看,旋耕起垄改良了耕层结构,大蒜播种后生长在相对平播更加松软的土壤中,有利于蒜头生长膨大。通过几年的对比实验,种植户逐渐接受了起垄作畦的栽培方式,对提升大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河北省霸州市海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霸州海宝”)设计生产了DB-DS3-5的自走式大蒜播种机。该机械采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进行设计,实现了自走播种、轻巧作业。该产品还独创了取种输送过程中的震动去重的功能,保证了播种精度,整机重量还不到120千克,更加适合转运。可以实现行距18~22cm、株距8~16cm、播种深度0~5cm可调。笔者曾与公司邱巨宝总经理交流,他说,从家具行业跨界到农机领域,一定要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和模具应用技术来打造爆品,好用不贵就是王道。
大蒜收获又是一个难点。传统的平播模式,土壤紧实,收获作业难度高,伤蒜漏蒜都是常事。尤其在蒜价较高的年份,老百姓是断然不会选择机械化收获的,都采取人工收获,用铲子挖掘的办法。笔者曾在地里见过挖蒜大军,一开始可能还坐座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最舒服的作业姿势可能就是跪着了,方便挖掘和移动。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当时看到这一幕,一时也竟喟然长叹。古人所谓稼穑艰难,不吾欺也。
山东玛丽亚公司生产了拖拉机前置作业的挖掘收获机械和悬挂作业的打捆收获机械,前者可以实现挖掘、抖土、铺放,后者可以实现挖掘、打捆集束的作用,大幅提升了大蒜收获的作业效率。近日,辛丽董事长还与笔者通话,介绍了公司研发的联合收获机已经定型,明年即将上市。
在大蒜挖掘后的工序中,切秆更加有助于蒜头集行和晾晒。霸州海宝设计生产的切秆去根机很有看点——通过电机带动切刀实现蒜秆切断和平底去根的目的,作业效率高,操作很方便,很受市场欢迎。期待在未来的联合收获作业中,最后实现平底切根,这样更加提高大蒜收货的作业效率。
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山东玛丽亚公司生产有蒜种分瓣机、分选分级机、蒜米成套设备、黑蒜机、简易包装机械等,大幅提升了大蒜的产值,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产品已远销秘鲁、西班牙、日本、美国、印度、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并得到客户群体的高度认可。
目前来看,大蒜机械化生产亟需攻破的环节还有土壤改良、蒜薹收获、套种间作等,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磨合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