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我市农业机械化助力“三夏”生产
□记者 孔 峰
邹城讯 当前,“三夏”生产进入高峰期和关键期,我市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精细化水平,加快“三夏”生产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6月6日一大早,在太平镇韩石村程素素家的麦田里,小麦收割打捆一体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玉米播种机等机械轮番上阵,一会儿功夫地里的农活就全部完成。“俺家种了十几亩地,以前收割比较慢,要十几天才能完成麦收。现在实行机械化了,非常快,割完麦子、播种、施肥,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了。”程素素高兴地说。
为服务“三夏”生产,我市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在麦收期间合理调配好机具,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确保完成小麦机收任务、实现颗粒归仓。今年天气适宜,土壤墒情较好,再加上各种农机、农业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全市小麦产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
市农机发展中心农机生产科科长徐强说:“通过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引导农机合作社把农机和农艺相融合、把新型的机械技术引进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市粮食产量将稳中有升。”
全市47万亩小麦全面进入抢收、抢种阶段,目前已收获小麦31.33万亩,种植夏玉米14.9万亩。今年,我市农机部门共组织1.2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全力做好信息服务、维修服务、协调服务等工作,为“三夏”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