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490W/2020-541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成文日期 2020-07-15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实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季度工作进展、取得成效、后续措施

发布日期:2020-07-15 信息来源: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序号

任务目标

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后续措施

主办单位

1

做好招才引智。出台人才新政“升级版”,办好“赢在济创新创业大赛,优化提升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完善圣地人才一卡通功能,提高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标准,新引进重点紧缺人才2500人以上。

1、创新开展孔孟之乡·文化济宁名校人才直通车线上招聘活动及济宁医学院等驻济高校推介活动;参加印象齐鲁·选择山东上海名校2020届毕业生线上推介会;组织我市重点企业参加山东大学第二届服务山东十六地市人才引进空中双选会等线上招聘活动。1-6月份,全市共举办25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597家用人单位参加,岗位需求4388个,人才需求15480人,网上投递简历12413份,达成就业意向3577人。1-6月全市共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1430名,其中博士31名,硕士244名,本科1155名。

2、今年以来,为103名高层次人才制作并发放了圣地人才一卡通,为48名高层次人才申请了山东惠才卡,通过EMS邮寄给人才。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落细绿色通道服务事项,推进省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叠加,确保高层次人才持山东惠才卡圣地人才一卡通享受到我市绿色通道政策。

1适时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围绕我市十强产业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人才需求,瞄准东北、中西部地区和省内周边城市高校,设定招聘线路。

2、继续开展政策找人活动,及时主动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圣地人才一卡通,申领山东惠才卡

市人社局

2

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以上。

抓实做好应对疫情期间稳就业政策落实工作,探索推行“零申无申请办理创新服务机制,推行不见面审批、线上办理方式,推行线上技能培训模式,稳步推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启动实施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1%,低于4%的省定控制线。

1)持续开展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以政策敲门方式全面落实社保费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稳就业政策。

2)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3类群体,持续推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市人社局

3

稳妥做好南四湖矿权退出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加大退养渔湖民就业服务力度。

1.对缓冲区池塘退养渔湖民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合理制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计划;

2.组织技能培训,坚持疫情防控“停课不停训”,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设焊工班1期,培训渔湖民25人;

3.优化就业服务,市、县人社部门联合举办现场招聘会1场,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中心定期筛选就业岗位,向微山县推送岗位330余个;

4.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缓冲区渔湖民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5万元。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现场技能培训,提升职工和渔湖民技能水平;

2.开展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调查,举办送岗到矿、送岗下乡活动,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分流职工和退养渔湖民等群体发送就业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

3.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对有创业意愿的分流职工和退养渔湖民开展创业培训,助推分流职工和退养渔湖民创业。

市人社局

4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依托“济宁大学生就业”微信公众号打造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求“智慧匹配”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需求自动匹配、精准推送岗位或人才等自助服务,6月底平台正式上线使用,全市1200余家重点产业企业提供1100余岗位需求已同步更新。强化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推行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秒办”、电子报到证“网办”,档案“掌上查”等线上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网上签约就业高校毕业生509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70人;网上审核“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新注册单位571家、审核省外院校毕业生信息842人。扎实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和青年见习工作,简化见习生招收审核程序,编制《青年见习基地工作手册》,全市共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712人,组织1057人参加青年见习计划,分别完成任务的57%和58.7%。疫情期间,通过专车、火车包厢等方式,从四川、河北、河南等地接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返岗。主动对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与农民工求职信息台账,共帮助解决用工6500余名。举办现场招聘会23场,服务各类招聘单位842家次,提供岗位18678个次,服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3310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90余人次;举办第七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网络招聘会、孔孟职乡就在济宁-高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网络专场招聘会,3100家招聘单位提供岗位信息37000个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线上求职10000余人次,达成初步意向5000余人次。

扩大“智慧匹配”平台的使用范围,继续倡导“不见面”服务高校毕业生,推行网上签约、就业协议智慧审核、档案“掌上”查询等“秒办”服务。多举措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继续扩大招聘服务力度,针对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根据时间节点和当地需求行情,分行业、职位、企业类别举办特色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市人社局

5

做大做强市技工教育集团。

经认真调研,技工教育集团拟开设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迫切的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等5个相关专业;拟为45家企业开设57个订单班,组织企业参与新生面试和课程设置方案拟定以及企业高技能人才入校授课;济宁市技师学院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指导技工教育集团积极对接企业需要,增设相关专业,为企业量身订制专业班次,并做好秋季招生筹备工作。

市人社局

6

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入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制度。

加大社保费减免惠企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职工积极参保;参保企业“无申请”即可享受社保减免政策;全市开展企业缴费工资申报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7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9.7万人,分别比去年底增加4.3万人、1.1万人、1.2万人。

继续加大社保减免政策宣传,引导、督促企业依法参保,扩大参保范围,继续按时完成省下达的参保任务目标,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按规定上解资金。

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