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MB28512042/2024-006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02-04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186号关于重视引进技术型自主择业军转人才的提案的答复
张建强、赵曼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引进技术型自主择业军转人才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军转干部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军转干部自觉服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局转业到地方工作,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把军转干部安置好、培训好,是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军转安置工作,关心军转干部。始终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把军转干部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来配置,军转干部现已成为我市干部队伍中特别能战斗的一支有生力量。自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加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国转联〔2016〕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认真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四项管理服务工作,指导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等。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619人,其中:市直直接管理服务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有353人,县区属地管理服务266人。
二、提案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加快制定和落实针对技术型自主择业军转人才的相关政策的建议
建议内容:(1)制定针对技术型自主择业军转人才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将现有政策与针对性特殊政策汇编成册。(2)制定本地企业引进技术型军转人才的奖励政策。对于引进技术型军转人才的企业应给予安置军转干部和人才引进的双重奖励政策。(3)建议在“优才计划”中补充或完善针对技术型军转人才的相关政策内容。将技术型军转人才作为一种特殊人才,在“优才计划”中明确列出以提升高度。”
落实情况: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纳入本地就业创业工作总体规划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范围,按规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已收集整理上级部门关于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将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汇编整理,通过宣传彩页、政策汇编、视频动画等形式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对接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讲会、金融优惠政策说明会等,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引进技术型军转人才,积极与企业对接,收集整理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及创业带动就业奖补等,截至6月30日,已发放创业带动就业奖励31.4万元。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五章第40条之规定,“自主择业的军转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停发退役金,其工资等各项待遇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所以,技术型军转人才一旦纳入市“优才计划”范围,将无法继续享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
(二)关于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的建议
建议内容:加强市、区、街道的军转干部安置、科创载体等有关单位关于技术型军转人才政策的学习。对落实技术型军转人才政策,引进技术型军转人才工作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或表彰。
落实情况:为提高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质量与水平,构建上下一体、成熟统一的管理服务网络,召开了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会议,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接收服务、就业创业扶持、日常管理服务、规范服务经费使用管理业务工作进行培训。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业务培训会,通过安排部署、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合力推进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对引进技术型军转人才工作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或表彰,给予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爱心企业”荣誉,推选“最美退役军人”等褒扬措施。
(三)关于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增强服务意识的建议
建议内容:一是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宣传技术型军转人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利用济宁军分区、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有关渠道,加强报道,树立技术型军转人才创业和就业的典型代表。二是有关单位和部门应主动上门服务,对有创业和就业的技术型军转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必要时开通“快速绿色通道”。三是在市人才市场上设置专门服务站点,加大对军转专业技术人才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知道并参与军转专业技术人才选拔。
落实情况:加强对技术型军转人才先进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推送徐东鲁等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事迹,我市宋伟、王兆才荣获“山东战‘疫’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持续宣传报道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营造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助力创业成长,加大对军创企业的扶持力度,及时梳理国家、省市在企业免税降费、培训补贴、信贷支持等方面政策,公开发布《“稳就业、促生产、助复工”各项惠企政策》《我省助力企业发展有关政策指南》,在网站、公众号连续转载济宁电视台《推进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访谈》等内容,解读复工复产政策。积极对接军创企业,上门了解需求,为军创企业送上“政策大礼包”,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助力创业发展。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举行聘任仪式和一对一结对认师结队活动,建立有效的指导咨询服务机制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创业团队和个人持续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开展了2期创业导师入园区系列活动,向企业问需问诊,实地指导,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业项目指导。建立“军创企业联络员”制度,政策宣讲员、创业指导员、金融服务员、财税辅导员、法律保障员“五大员”更好地为退役军人创办、领办的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服务。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大赛(济宁赛区)初赛,优中选优,推荐10名参加省级复赛。 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济宁市军创空间、邹城市军创园2家孵化基地,目前共入驻53家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房租减免、财务融资、企业管理等综合服务。搭建资金扶持平台,解决融资困境。组织了多次“直通基层”政策培训会、督导调度会,为基层工作人员现场解读政策。按照省专项基金实施意见,做好创业贷款贴息、带动就业奖补、选树典型等工作,优化办理程序,限时办结,助力创业发展。截至6月30日,全市已发放创业扶持贷款695万元。
三、下步工作计划
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全面落实好技术型军转人才的相关政策,营造技术型军转人才落户济宁的良好的氛围,留住我市技术型军转人才以及吸引更多技术型军转人才来我市创业和就业。盘活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作为,联合军地相关部门,积极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围绕市场需求和技术型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特点,整合培训资源,探索区域之间培训合作机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促进转业干部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供需信息对接。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年 7月 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