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红色农机六十年—兖州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之路】“泰山”砥柱立潮头

发布日期: 2020-09-11 信息来源: 市农机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 辑:张 鹏 王 雯/审 核:梁 超   终 审:赵 旭/监 制:刘 建  兖州区融媒体中心

    八方会战气如虹,长风万里好行船。借助大会战,山东拖拉机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二十年黄金期,那么,山拖在全国农机发展战略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突破?获得那些骄人的成就呢?

    在今天的兖州,山拖是隐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自豪和荣耀。作为当年的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山东省农机龙头企业,山拖的建设、发展史就是兖州工业化和农机产业成长的足迹,也是山东省乃至中国农机发展战略实施、推进的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跨越,山拖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山拖大会战后期,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省农机所工程技术人员的全方位协助下,山拖集中技术骨干,成立了攻关小组,成功地把“东方红”—20改型为泰山—25拖拉机,这一代表了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的中型拖拉机,成为中国农机史上的经典产品和知名品牌,该系列产品在全国多年保持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原山东拖拉机厂副总工程师石劼告诉我们,那时候拖拉机生产量很少,等着提货的农民弟兄们就住在厂子对面的辛北饭店,饭店房间住得满满的。

    更令山拖人自豪的是,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还将山拖厂生产的拖拉机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泰国国务院院长坚塞上将。

    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怀电告诉我们,80年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率比较低,农耕农播全是靠人力、畜力。山拖泰山25拖拉机生产出来后,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的提高。

    1985年,山拖厂被机械工业部列为国家拖拉机出口基地。1986年,山拖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并在埃及国际招标中中标,这是我国中马力拖拉机首次在国外中标。在不断完善原有产品基础上,山拖还先后开发了泰山300/304、泰山400/404等产品。

    1988年泰山系列拖拉机产量突破万台大关,295柴油机突破十万台。同年12月,主导产品泰山—25型拖拉机和飞动295柴油机在金奖空缺的情况下双获国家银质奖,填补了我国大中型拖拉机无国优的空白。

    此后,该产品还连续参加了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全部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用户信得过产品,被授予山东名牌产品称号。中拖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 。1989年山拖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山拖厂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中拖2.5万台,柴油机3万台的水平。

    原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景生告诉我们,20多年来,山拖在全省农机行业发展中起到了播种机的作用,为当地乃至全省机械行业培育了一大批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企业通过技术辐射、业务延伸,带动了济宁当地20多家农机企业、10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对全国农机配套企业的业务也起到了拉升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了国家整个农机行业的发展。(兖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