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21-2022学年工作计划
根据2021-2022学年学校工作目标要求,为使学校整体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学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省市县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任务,以促进学校内涵提升为重点,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创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任务目标
以创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为工作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内涵建设,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后勤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
1.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和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力争在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基层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步,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抓好干部考核工作,有效促进干部工作绩效和能力的提高;以常规工作为抓手,力求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重点,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2.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职工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目标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参加国家、省、市级教师培训和学校组织的异地学习培训、校内教学管理经验交流学习、校本教研培训、下企业锻炼学习,参与校企合作等途径,提升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聘请省市名师来校培训,以学校各专业教研组为依托,培养一批省市名师,打造省市闻名的大师工作室。
4.建设名师大师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名师、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打造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大师兼职教师队伍,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三)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继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继续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把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高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高效德育的切入点,严抓规范管理、实施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推行 “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法制育人、安全育人”的德育工程,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技能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和技能兴趣小组运作机制,努力培养道德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社会需求广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四)坚持抓好常规管理,积极探索科学职教管理方法
1.健全规章制度。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继续按照科学、高效、民主、规范的原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教师听课评课、作业批改、教科研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既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又使教学评价有章可依。
2.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管理。继续认真抓好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教学环节的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汇总、有比较、有总结。定期开展代表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活动,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早晚自习、课堂教学的检查,每天安排相关人员值班,查处迟到、缺课、早退学生,并随机抽查正课情况,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一方面继续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以职业资格为标准、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评价机制,整合资源,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修订完善教职工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适应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1.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采取分层次教学管理新模式,积极推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实训车间,搬进企业,搬到生产一线,做到“教中做、做中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新技能大赛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设立创意工作室,强化学生技能操作和创新意识,形成“重技能学习,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氛围,争取师生竞赛成绩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
3、精心组织,认真准备,指导县高职校继续选拔一批文化知识有基础、动手能力较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学生,组建职教重点班和技能大赛攻坚小组,开展重点培养,集中攻坚,提升学生技能素养,扩大学校影响。全力以赴做好2022年职教高考工作,争取职教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力争在明年职业技能大赛中突破国家级奖项。
4.加强产教融合。建立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积极创新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开发课程、开展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实习日志制度、定期检查和信息通报制度。
5.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县高职校服装设计与制作、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优势,推进县高职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或高技能人才来校指导专业建设,积极创建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为市级品牌专业。建设探索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培养层次,增设2个中职与高职“3+2”专业。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校园
1.牢固树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校园网络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搭建智慧校园平台,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精品课程研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
2.打造网上职教名校。通过校企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学校的教研组、大师工作室、企业和高等院校名师共同开发各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移动端APP,打造在线学习平台,让在校学生和培训人员能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同时,辐射社会上有学习需求的人,对他们开放网络学习平台,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教育平台,努力打造让学生、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智慧校园。
(七)继续开展全覆盖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继续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我县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和盐煤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布局设置专业,依托专业发展优势,狠抓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通过与大专院校、名师、大师等合作,共同开发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继续与人社、科技、民政等部门合作,积极利用培训平台系统,完善系统内相应功能,打造一个能全方位为汶上经济发展服务的培训平台,统一培训资源、统一培训基地,围绕我县三大产业和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紧跟社会需求,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学生创业培训等培训,力争本年度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训突破5500人次。
(八)努力搭建服务平台,引进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我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利用我校现有的创业大学和培训中心两个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计划,积极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能工巧匠、名师和名校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实现智力、技术和人才的流动与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创新招生方式,利用百度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旅游服务与管理及无人机制造与操控技术等专业与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力争为我县引进、培养更多实用性技能人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九)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严格后勤管理。后勤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实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经费开支按计划执行,收费按上级物价部门政策执行,坚决杜绝一切乱收费现象,做到上级、教师、学生、家长满意,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学校。
3.加强实训和各功能室的管理,内部设备的维护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满足各专业课教学的正常需要。认真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校园净化责任落实到班级。
4.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学校资产有明细的登记,做好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各功能室的财产造册登记工作,建立进仓、保管、报耗等管理机制,责任到人,严格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大力加强工作创新,统筹学校条线工作
1.做好招生工作。科学制定2022年招生计划,完善招生体制机制,早策划,早启动,早宣传。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招生工作办法,严格把好“进口关”,切实提高招生数量和质量,为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党群共建,充分发挥工会、团委作用。全力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工会要做好教职工和学校领导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积极主动关心教职工,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进行师德建设活动及其他有益活动。团委要做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知心人,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
3.做好其他条线工作。本年度,学校要继续做好计生、档案管理、图书管理、综合治理、宣传等工作,争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