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800004321717Q/2021-043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成文日期 | 2021-03-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0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林牧渔业)
2020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济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
(2021年3月18日)
2020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要求,扎实做好“六保”工作,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冲击,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发展质效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999.5亿元、增长2.7%。其中农业552.2亿元、增长4.7%,林业15.0亿元、增长11.0%,牧业265.7亿元、增长0.8%,渔业83.7亿元、下降4.8%,农林牧渔服务业83.0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例为55.2:1.5:26.6:8.4:8.3。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75.5万亩、与上年持平略增;粮食产量482.8万吨、增长1.6%。单产448.9公斤、增长1.6%。其中夏粮227.9万吨、增长2.3%,秋粮254.9万吨、增长0.9%。经济作物面积380.2万亩、减少1.5万亩,蔬菜瓜果面积279.1万亩、增加5.8万亩,棉花产量3.7万吨、下降16.5%,油料产量14.3万吨、增长6.3%。园林水果产量36.1万吨、增长4.2%。肉类总产量40.1万吨、下降22.7%,禽蛋总产量35.2万吨、增长4.0%,奶类总产量16.5万吨、增长42.2%,水产品总产量26.7万吨、下降13.7%。
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绿满乡村”行动完成绿化新建、提升森林乡村示范村115个,森林乡村重点村741个。完成造林面积14.87万亩,新建完善绿色通道995.5公里,完成湿地保护修复10.3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化面积18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975.85万千瓦,增长2.4%。农用大中型拖拉机7万台,联合收割机3.83万台、增长2.8%,拖拉机配套农具22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以上,其中小麦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97.1%、98.8%,玉米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97.09%、97.08%。农机合作社总数达735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1.46平方公里,年均可减少土壤流失量11.6万吨,重点预防保护面积33平方公里。
现代农业提质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56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05家。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家,其中国家级2家。评定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2家。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创建国家级示范村17个、省级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19338家、6150家。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认定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16处,有效“三品一标”农产品702个。持续发展品牌农业,44个农产品品牌入选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名录;打造“济宁礼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收纳222家企业407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