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济卫规划字〔2021〕1号
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太白湖新区社发局、济宁经开区软环境发展局,委属及省驻济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3日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
工作要点
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聚力突破健康强市”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信息化保障,强力推进实施“1+3”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模式(即:规划引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用、数据安全监管),攻坚实施公共卫生跃升工程、“五大中心”及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健康济宁建设,确保济宁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十四五”卫生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结合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全省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规划引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
1.牵头制定济宁市“十四五”卫生健康系列规划。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高起点、高站位、科学谋划《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卫生健康部分和《济宁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济宁市数字健康“十四五”规划》等,围绕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总体目标、争先进位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为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 配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发改等部门,共商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省会城市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四五”一体化融合发展新举措,着力构建发展新格局。
二、优化整合,持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3.拓展完善市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业务应用,强化市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指引、数据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规范接入市平台。市级层面。按照《山东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2021 版)》,完善四大数据库,不断提升数据联通质量。县级层面。10月底前,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县域内医疗机构数据采集、校验、清洗工作并上传至市级平台,切实发挥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功能,实现县域内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任城区、邹城市、曲阜市作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单位,依托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开展县域医共体内信息共建共享应用速度。推进信息平台向村级服务机构延伸。
4.信息化引领卫生健康业务发展。逐渐整合基层卫生健康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远程影像云平台等各个业务系统,提升系统服务效能。拓展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功能,打造智慧家医3.0版。积极申报省人口健康信息资源综合平台卫生监督管理项目试点,启动“智慧卫监”建设,打造线上监管新模式。加快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按照省级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垂直业务系统数据在省级集中,探索人口死亡登记数据、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核酸检测数据、抗体检测数据等网络直报信息在国家、省、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之间跨层级共享,提升“智慧疾控”水平。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拓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内容。
5.推进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工作。对照梳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市级平台开展“补短板”区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力争2022年总体水平达到国家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标准。
6.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新基建落地。以“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申报为契机,加大与中国电信配合力度,通过双方共同打造的“济宁市医养健康数字经济平台”,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新基建项目落地。鼓励基于云平台开发医院信息系统,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作为基础设施向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支持无线传感、医用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鼓励医疗机构公共资源向 5G 基站开放。
三、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提升系统应用
7.强力推进电子健康卡“一卡通用”。拓展电子健康卡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在线信息查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领域规范应用, 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将核酸检测结果查询、行程查询等功能纳入健康码管理,实现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推进与电子社保卡两码融合工作,探索推动电子健康卡与金融支付码等“多码融合”应用。5月底前,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完成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实现挂号、排队、就诊、收费、检验、检查、取药、住院、体检等全流程识读应用电子健康卡;6月1日起停发各类实体就诊卡,10月1日起停用各类实体就诊卡,切实推进电子健康卡全面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
8.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贯彻落实省卫生健康委“五个一”服务行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向纵深发展。按照省市惠民便民服务“四个一”规划部署,9月底前,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部接入惠民便民服务平台并提供服务,打造“指尖上的健康”,向群众提供全周期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依托“健康济宁服务号”、电子健康卡/通行绿码,陆续开通线上预约、报告查询、处方流转、病历推送、健康咨询、满意度调查等惠民、惠医服务功能,实现电子健康卡线上、线下的全流程使用。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逐步实现居民本人或授权便捷调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9.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二级及以上医院以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医院智慧服务及管理分级评估为抓手,加快集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2021年底前,二级及以上医院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标准,其中9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4级标准。2021年底前,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体水平达到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标准;曲阜市人民医院、邹城市人民医院、汶上县人民医院、金乡县人民医院启动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工作。
指导医疗机构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优化线上线下支付流程,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推动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绿色通道。鼓励实体医疗机构或联合专业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实现线上三医联动,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生态。创建 10 家智慧服务品牌。
10.落实数字山东2021行动方案。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典型场景应用。开展“一码监管”大数据创新应用,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一码”查询,促进监管与服务双提升。探索依托济宁市远程影像云平台,通过“云胶片”形式,实现影像及报告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归档存储,推进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优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在线申领,推动“出生一件事”联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加快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市级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对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实现义诊活动备案、生育登记、再生育审批、医疗广告审查“一网通办”。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四、坚守底线,做好网络安全监管工作
11. 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积极贯彻《网络安全法》,认真落实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行业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体系。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制度测评工作,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信息防护。加快建设济宁市全民健康信息安全态势监管与服务平台,围绕济宁市卫健信息系统,打造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调度的安全管理中心及安全防控设施 ,探索建立信息安全预警机制,通过高频次攻防演练,提高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压实网络安全责任,提高网络安全能力,确保全行业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服务工作。开展全行业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检查监测,完善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五、项目支撑,建设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12. 攻坚实施公共卫生跃升工程。加强督导调度,落实各项目主体责任,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主体工程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市级层面,持续抓好全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精神和《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济政发〔2020〕8号)落实,以提速推进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建设为重点,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年内确保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启用,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中心、中医医疗中心、济宁健康护理学院(筹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50%以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加快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层面,督促指导泗水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泗水县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微山县中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综合提升项目、鱼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鱼台县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金乡县中医院应急诊疗救治中心、嘉祥县人民医院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项目、梁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项目等9个项目尽快建成启用,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疾控体系现代化、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六、全域创建,提升爱国卫生整体水平
13. 全力做好主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压实“四区责任”,聚焦薄弱环节,重点抓好对城区25个镇街的日常督导和模拟考核,扎实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等“六大整治”,高频次开展模拟评审,确保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14.全域开展基层卫生创建。指导微山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泗水县通过技术评估验收,曲阜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内督促任城区济阳街道等17个乡镇全面做好国家卫生乡镇评审工作;新申报国家卫生县城1个、国家卫生乡镇10个、省级卫生乡镇8个、省级卫生村500个。2021年底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建成率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别达到9%、55%;2022年底,国家卫生乡镇达到25%,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省级卫生村达到60%。
15.完善健康济宁建设推进机制。成立健康济宁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市级健康科普资料库,为健康济宁行动提供技术支持。深化落实市政府《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济宁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对主要指标的监测评估,持续推动15项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16.扎实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的若干措施》,健全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围绕城市、农村、家庭、单位、校园、个人等部位和群体,重点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居环境卫生清理、单位公共卫生整洁、校园健康行为促进、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小手拉大手”活动等7项行动,集中开展为期200天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组织第33个爱国卫生月、第34个世界无烟日等相关活动,在全市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2021年6月底前,全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数量占比不低于80%。
七、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
17.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市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系统,指导各级传染病上报机构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与监测预警系统对接,实现症状、诊断及检查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及时准确上报传染病相关信息。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支撑做好疫情防控督导、流行病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助力疫情防控。
18.推进卫生健康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山东省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数据统计工作规范》,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统计调查制度,确保数出一门。完善卫生健康统计数据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题检查调研。加强统计质量核查和业务培训,提升统计工作效能。建立全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咨询专家库。做好常规统计、健康济宁监测、“十三五”规划评估和“十四五”规划制定等工作。
济卫规划字〔2021〕1号 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oc
济卫规划字〔2021〕1号 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