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MB2855352K/2021-065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
成文日期 | 2021-04-05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落实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季度工作进展、取得成效、后续措施(坚持文化与城市融合等)
序号 | 任务目标 | 工作进展 | 后续措施 | 主办单位 |
46 | 坚持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留住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 | 加强历史街区内文物保护。太白楼修缮及展陈提升工程、浣笔泉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已动工;大运河总督府遗址保护展示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公园文物保护项目立项,目前项目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等待审批,方案审批后立刻申报国家文保资金。 | 继续做好城区文物保护工作,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全市文保单位管理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调查工作。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文旅局 市住建局 |
94 | 主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强省建设,深挖文化“富矿”,实施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当好文化“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 | 《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草案)》于1月29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济宁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单位修改意见,目前已收集23条建议意见,全部修改完毕。经过积极争取,“孔孟文化轴”之曲阜鲁国故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对照《济宁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建立了《文旅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台账》,细化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86场,举办特色乡村“村晚”282场,覆盖393个行政村。2月下旬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通知》以来,已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177场,戏曲进校园演出38场。我市6个文化旅游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入选项目数量居各地市文旅项目第一位;13 个文旅项目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库 投资总额位居全市“十强”产业第一位;9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省百条红色旅游线路。3月19日,市文旅局召开了第五届济宁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动员大会,拟于4月8日召开消费季启动仪式。 | 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微山湖5A级景区创建配套设施,争取列入国家、省级现场达标验收计划。加快推动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运河记忆文化街区等文旅项目建设。 | 市委宣传部 市文旅局 |
98 | 着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两轴、一街、两区、两镇”。整合全域优势文旅资源,高水平做好济宁文旅形象策划推广,打响济宁旅游整体品牌,推动济宁从文旅大市向文旅强市加速转变。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研学游、乡村游、红色游,深度挖掘高铁沿线城市、机场通达城市等潜力市场,全力拓展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济宁文旅全球影响力。 | 《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草案)》于1月29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着力推动“两轴、一街、两区、两镇”,优化文旅布局。“运河记忆”文化街区项目已对南岸街改造提升项目方案、街区夜游灯光方案进行深化完善,正在积极推进行政报批工和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尼山圣境二期项目正按照总体计划积极推进工作开展,其中耕读书院正在进行运营中心主体结构建设,鲁源小镇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市级重点产业项目,项目立项手续已办理完成; 482亩土地已成交,正在推进土地证办理手续; 第二轮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已完成。继续推进尼山圣境、太白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推动尼山圣境景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民宿等业态发展,完善旅游度假功能;进一步推动太白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太白湖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拟将工作计划提报太白湖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积极推动南阳古镇开发,针对南阳古镇创建4A级景区目标,已编制完成南阳古镇创建提升方案和服务设施提升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倒排工期表,压实创建主体单位责任。大力推进南阳古镇综合旅游提升工程,目前,旅游生态厕所改造工程、南阳古镇古运河亮化工程、丁楼码头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 积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曲阜“三孔”、尼山圣境、微山湖、南阳古镇、水泊梁山、孟府孟庙、峄山为重点,推出“拜圣习儒、运河访古、圣地研学、走进水浒、湖上泛舟、儒乡农耕”六大体验性游览活动以及“文化圣地体验游、国学经典研学游、运河微山湖休闲游、儒乡民俗生态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济宁主题旅游线路团队智能管理系统,推出30条二三日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策划春季“山东人游山东”健身康养、乡村自驾、农业采摘、生态休闲、民俗节庆、文化体验、红色旅游、特色美食等8类15条线路,推出油菜花节、杏花节、桃花节、樱花节等8项“山东人游山东”活动。强化研学游监管,3月17日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进行对接座谈,研究促进全市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建立研学旅行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具体办法措施;开展研学基地红色游系列活动及线路征集工作;联合市发改委、教育局积极开展第三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遴选推荐工作。 组织相关县市区和景区开展“好客山东青春游你”主题营销推广活动,充分利用阿里巴巴支付宝平台首页“好客山东青春有你”专题,宣传展示本地春季文旅产品和文旅活动。 | 积极推进孔孟文化、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改造提升老城区运河沿岸,完善尼山、太白湖领旅游度假区休闲度假功能,配合县区全力推进鲁源小镇、南阳古镇项目建设。修改完善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带规划。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推广活动。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研学游、红色游等旅游线路、产品,大力做好线上推广,推进文化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 | 市文旅局 济宁孔子文化旅游集团 |
100 | 整合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资金,提质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华侨城十里画廊、复兴之路文化科技等项目建设,推动微山湖争创5A级景区,把济宁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 加快牵动性文旅大项目建设。我市6个文化旅游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入选项目数量居各地市文旅项目第一位;9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2个项目纳入省“十强”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管理范围,;13 个文旅项目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库 ,投资总额位居全市“十强”产业第一位;31个单体投资过亿元的文旅项目纳入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其中鲁源小镇项目、济宁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市级重点产业项目。目前,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项目已完成现场临时设施建设,2月25日进行了基础放线,已进行基坑开挖。通过积极对上争取,河道总督府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纳入国家文物局重点支持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继续进行复兴华章、铁血英姿、抗日征程、非凡使命、辽宁舰五个单体的基础施工;非凡使命基础浇筑完成防水施工完成;复兴华章基础开挖完成,边坡支护完成;抗日征程主体完成,砌体材料进场;铁血英姿地下室负二层浇筑完成,负一层钢筋、模板完成,浅基础回填完成;辽宁舰基础承台浇筑完成。鲁源小镇立项手续已办理完成; 482亩土地已成交,正在推进土地证办理手续;第二轮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已完成。推动太白湖旅游度假区完成编制创建规划,并经太白湖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 加快推进微山湖旅游区5A创建工作:1、全面开展创5A决战决胜攻坚行动。3月12日,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决胜动员大会召开,会上印发了《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决战决胜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着力开展工程项目“百日攻坚”行动、景区环境风貌提升行动、旅游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等4大专项攻坚行动14项重点工作。微山县制定了《微山湖旅游区创5A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保责任清单》,27个重点创建项目均由微山县级干部负责包保。市文旅局成立决战决胜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张弢同志任组长,6名县级干部任副组长,局机关所有科长为成员,抽调全局39人组成指挥协调推进专班、督导指导推进专班、材料评审推进专班三个专项工作专班,全力跟踪做好协调服务和督导工作。2、开展微山湖旅游区托管对接。3月17日至18日,赴无锡灵山集团就微山湖旅游区托管运营事宜进行调研对接,目前已确定拈花湾文投有关人员于下周来微山实地考察,届时将进行深度洽谈,争取早日签订托管协议。3、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组成专项督导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创建工作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分管副市长和市文旅局局长每周一次实地检查,重点督导项目包保人员在岗和重点项目施工进展情况,市文旅局分管局长常驻微山,对照5A级创建标准找不足、提问题,促整改,全力推进创5A工作顺利进行。4、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山湖湿地公园停车场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微山岛外新建停车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智慧旅游二期工程,监控杆件安装、管道光缆预埋工作加紧实施。微山岛外游客中心、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子文化苑提升项目、景区标识系统等项目已正在加速推进。
| 完善微山湖5A级景区创建配套设施,争取尽快列入国家、省级现场达标验收计划。配合县区做好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等重大文旅项目推进工作,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文章,进一步提升济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市文旅局 |
101 | 着力打造优质公共文化集聚区。坚持用优秀文化涵养城市气质,充分发挥市文化中心、济宁大剧院等平台作用,提升县市区文化“会客厅”规模档次,增加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深度挖掘民间文化资源,评选、表扬、宣传一批优秀民办博物馆、艺术馆,进一步发挥文化行业协会作用,激发民间文化活力。 | 着力打造公共文化集聚区,以传统文化涵养城市气质。今年市财政计划投入1800万元购买济宁保利剧院管理公司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20场,其中引进各类高水平演出70场,目前各项演出正在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市文化中心、市杂技城四馆一城阵地平台作用,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提升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86场,举办特色乡村“村晚”282场,覆盖393个行政村。2月下旬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通知》以来,已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177场,戏曲进校园演出38场。统筹利用山东剧场院线资源,我市4家剧场加入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试点演出,指导声远舞台、钢山剧院、曾子剧场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让观众以惠民票价在“家门口”欣赏到了国内外一流的高水平演出。强化对文化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和交流合作,联合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协会、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济宁市舞蹈家协会、济宁市音乐家协会等行业协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着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86场,举办特色乡村“村晚”282场,覆盖393个行政村。2月下旬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通知》以来,已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177场,戏曲进校园演出38场。 | 督导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指导市杂技城、市运河音乐厅、市文化广场等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继续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增加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深挖民间文化资源,做好转化文章,激发民间文化活力。 | 市文旅局 |
102 |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送戏下乡4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万场。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创作一批文艺精品。 |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曲阜鲁国故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做好非遗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开展和宣传推广。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依托孔庙、孔府、孔林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圣地,打造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文旅融合新项目,搭建浸入式体验传统文化的载体。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86场,举办特色乡村“村晚”282场,覆盖393个行政村。全力推进艺术创作。积极打造大型山东梆子现代戏《梦圆黄河滩》,该剧由市山东梆子剧院创作生产,目前正在进行细排阶段,计划于4月16日在济宁杂技城举行首场汇报演出,献礼建党百年。金乡县四平调新编历史剧《鸡黍之约》、济宁艺术剧院红色儿童剧《长征路上的儿童军》等剧目正在积极创排。 | 积极做好文保专项资金对上争取工作。继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创作完善一批文艺精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市文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