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1076F/2022-069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数字图文解读
成文日期 2022-10-2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图文解读丨济宁市教育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济宁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工细则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0-27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迈上新台阶。但是,部分地区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政策依据

(一)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二)山东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深化强校扩优行动,构建优质高中与薄弱县中协同发展机制,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规范,县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二是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三是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县中办学经费得到切实保障;四是薄弱县中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

四、重要举措

(一)规范招生管理。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健全招生计划和录取库比对机制,对违规跨区域招生的单位和学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稳定县中生源。严格学籍管理,严禁违规办理学生借读,严格转学审批。支持各县市区发挥特色高中和学科基地学校办学优势,科学调配招生计划,引导学校集中力量做强优势学科,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推动考试招生和教育教学有效衔接

(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县中教师补充和调配力度,严格按照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配足配齐县中教师。严格规范抽调借用县中教师制度,不得挤占、挪用县中教职工编制或长期借用县中教师,严禁有关部门(单位)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抽调借用县中教职工。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严禁恶意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县中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各级教研机构要配齐、配强高中段各学科专职教研员。

(三)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强校扩优行动,构建优质高中与薄弱县中协同发展机制,结合实际采取托管、挂牌、办分校、人员互派、联合教研、共享资源等方式进行对口支援。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市、县(市、区)将县中发展纳入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体系,对照省定办学标准,制定工作方案,“一校一案”明确年度学校建设任务,将县中建成县域学校标准化建设样板,每个县(市、区)要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县中。巩固普通高中大班额治理成果,定期通报班额情况,保持56人及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

(四)保障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并确保拨付到位,适时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完善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和学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办学成本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原则上3年核定一次学费标准。

(五)提升教育质量。建立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机制,引导县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成果进行实践,实现课题引领全覆盖。在特色高中、学科基地建设遴选中,加强对县中倾斜支持力度,示范带动区域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在特色高中、学科基地建设遴选中,加强对县中倾斜支持力度,示范带动区域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十四五”期间支持每个县(市、区)均建设1个普通高中省级或市级学科基地。市级统筹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资金对学科基地进行支持。

 

济教字〔2022〕63号 关于印发济宁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docx

济教字〔2022〕63号济宁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工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