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2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教师部以全面落实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组织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以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现将本学期教师部工作汇报如下:
一、规范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学初,组织各科教师进行核心素养本位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真实情境的深度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等,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实。经教研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语文二组、三组、数学二组试行大单元电子稿轮流备课,已完成语文三、四、五、六年级上册电子备课,数学四、五、六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组织教研组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钉钉系统“教研组活动记录”填报人,实行轮流制。“教研组活动记录”要求记录详实,由教研组长审核后及时发到校群。特别是疫情期间,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召开线上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商讨线上教学策略,解决线上教学问题。教师部收集整理各教研组的优秀做法,做了三期公众号进行宣传。
二、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召开了济宁市级课题研讨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稳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2022年12月13日下午,在教师部的组织下,召开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题主持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的张凤霞主任主持,会议主要内容:一是济宁市2022专项课题主持人做开题报告;二是济宁市2021年规划课题主持人做科研成果阶段性汇报。
2.三项济宁市规划课题结题。
教师部的精心指导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资料,三项济宁市规划课题,通过了济宁市课题规划委员会专家的评审,圆满结题。
3.组织申报一项市级电教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
三、组织培训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8月份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召开了“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学习心得分享交流会,让老师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逐步增强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线上培训二十多次,布置教师写心得,上报研讨活动材料,并写公众号进行宣传,发布各学科线上培训活动微信公众号文章2篇;发布各学科线上教学纪实微信公众号文章3篇。
组织、指导、督促、提醒教师参加2022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网上研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典型案例展播,制定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方案,指导老师按时完成线下作业;做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工程线下考核工作,上报考核情况及展示课活动材料;登记我校教师参加曲阜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推进会线上活动的学分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线上研修活动。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落实“双减”政策,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我校的服务效能,制定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试点实施方案,上报济宁市教育局。疫情期间学校大部分老师使用智慧平台的微课进行直播教学,提高了线上教学质量。
组织指导教师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完成2017-2021年学分确认工作;
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参加2022年省级培训工作,并通知参训教师做好网上报名、选班等事宜。
四、做好推优,评优工作。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发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师业务评奖评比活动。张冬青老师荣获济宁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李萍等5位教师荣获曲阜市2022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张浩等5位教师荣获济宁市2022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本学期我们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结果,有宣传,共撰写,编辑15篇公众号。
新学期新的教育机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学校办学目标,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