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经验做法】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实行政务公开“五个依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济宁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工作过程中形成政务公开“五个依托”工作经验,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关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依托“一个导向”,坚持满足群众切身需求
坚持政务公开服务人民群众切身需求为导向,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公开实效。充分利用“济宁交通”微信公众号,结合市政府网站、济宁市交通运输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始终将群众需求、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凡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和重要政策,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同时加强信息宣传和回应关切,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二、依托“一套机制”,全方位压实政务公开责任
将政务公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整完善组成成员。同时,济宁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强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和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公开意识,提高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不断提升政务公开队伍的工作水平。
三、依托“一项原则”,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原则,结合本单位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梳理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事项梳理除有法律、法规、规章等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事项外,其余事项均列入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做到公开事项分类科学、名称规范。一是聚焦重大行政决策公开。按照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有关规定,将《关于加快推进济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涉及交通重大行政决策在局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征集各方意见建议,提升决策透明度。二是规范民生事项公开。为方便市民出行,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济宁市实行城区早晚高峰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济宁市交通运输局面向济宁市民开展济宁市城区早晚高峰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调查,了解广大市民乘坐意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提高了公众参与度。三是规范回应事项公开。为进一步提高济宁市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形象和质量,制定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建立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长效机制》,被纳入第二批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持续加强回应群众关切,规范回应事项公开,真正解决市民反映问题,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四、依托“一处场所”,高标准建设政务公开现场体验区
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大厅有利优势,在为民服务大厅内开设交通运输服务窗口、政府信息公开现场体验区和查阅点,设置政务公开查询机,系统收集并公开展示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开信息,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可通过触摸屏和专用电脑便捷高效地查询政府信息,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投诉举报,引导群众规范申请政府信息,帮助群众精准定位被申请主体单位,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查询。
五、依托“一组优化”,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和质量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积极推广应用惠企通服务平台,通过主动与企业对接,宣传惠企政策申报渠道和申报方式,率先实现了公交运营企业在“惠企通”服务平台申报兑现济宁城区公交和城际公交运营补贴,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济宁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积极向道路运输企业与驾驶员宣传以网办形式实现“跨省通办”。为破解政府海量政策查询难题,济宁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对交通运输领域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编发《济宁市交通运输领域惠企政策解读汇编》等政策文件。在惠企通服务平台发布的政策均已开通申报渠道,企业可在“免申即享”模块直接搜索或选择“交通运输”政策主题找到所要申报的交通运输领域政策,直接进行在线申报。通过受理部门及时审核、办理、反馈,实现政策高效兑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