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关于对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储备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机发展中心,济宁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局,济宁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
现将省厅《关于对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储备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每个县(市、区)申报1个试点,由市农机中心初步审核评审,与省厅农机化处沟通后确定上报。请各县(市、区)于2月25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市农机中心科教科。
联系人:刘 晓 0537-2325048 邮箱:jnnjkjk@163.com
附件:《关于对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储备的通知》
济宁市农机发展促进中心
2022年2月21日
附件
关于对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储备的通知
各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市农机中心:
为做好农机农艺先进技术融合工作,提高资金分配下达效率,保证项目快速投入实施,省厅拟对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储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依照《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方案》(附件1)全程机械化试点内容列出的应用方向,充分考虑当地产业优势和机械化现状选择建设内容。
二、申报程序
县级农机化管理推广部门准备申报材料。市农业农村(农机)部门审核、择优推荐,每市行文推荐1个试点(请各市初选项目后及时与农机化处沟通,确保各产业各应用方向项目均衡实施)。省厅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的基础条件、实施能力及其申报情况等进行考察确认。
三、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根据《申报书模板》(附件2)准备申报材料,请于3月1日前发送电子版至邮箱:sdnjglc@shandong.cn,邮寄纸质版一式2份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济南市十亩园东街7号302办公室)。
申报联系人: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 杨茹莎 0531-51788959
申报咨询: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陈传强 0531-83199971
附件1.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2.申报书模板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
2022年2月21日
附件1
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统一部署,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影响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机农艺不融合,农林牧渔加各产业、各环节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现象。为加快农机农艺先进技术融合,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我省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立足全产业链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提升,省厅决定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补齐农业机械化关键薄弱环节发展短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目标任务
聚焦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弱项,整合农机农艺资源和力量,加强协同配合。强化薄弱环节农机装备与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及环节,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到2025年,全省力争建设60~80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质量和效益,逐步补齐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林牧渔加等各业机械化发展短板,推动全省各区域、各产业、各品种、各环节机械化全面发展,破除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装备与技术支撑。
二、全程机械化试点内容
(一)种植业
1.小麦玉米增收减损全程机械化项目。
立足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小麦玉米增产减损为目标,重点推广示范小麦精播和免耕宽幅播种、玉米免耕播种、纵轴流滚筒高效低损收获、玉米籽粒收获技术与装备。通过不同的播种和收获方式进行产量和效益比对试验。探索极端天气倒伏等灾害条件下的收获方式,选型增收减损的小麦玉米生产适用技术模式与播种和收获机械装备。
2.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立足全程机械化生产,针对春花生和夏花生两种种植方式,重点示范推广机械化耕整地、春花生覆膜穴播和单粒精播、麦后免膜直播、一次性联合收获和两段式(挖掘铺放、捡拾摘果)收获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主要解决机具与地块适应性匹配性不高、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升机械化收获档次和水平,减少白色污染,提高花生秧蔓利用率。探索绿色高效化生产解决方案和机械化作业规范。
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
以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目标,推广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双系统机械植保和大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根据复合种植的不同模式,进行机械适应性和产量、效益对比试验,总结形成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制定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机械配套方案。
4.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针对棉花耕整地质量不高、播种作业质量差、播种密度与化控管理技术不配套导致棉花塑形、株高、成熟一致性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大力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提高精准播种、植保化控水平和质量,为机械化采摘创造适宜的作业条件,大力推广示范机采棉技术与装备,探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方案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二)林果业
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推广标准化果园种植模式,重点示范推广果树栽植、果园耕翻、中耕施肥、植保、割草、水肥一体化灌溉、套袋、作业平台修剪及采摘运输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以及果园环境条件监测及自动控制等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总结形成标准化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三)设施种植业
1.温室宜机化建设与改造项目。
以适宜典型大宗叶菜和茄果类蔬菜机械化生产为目标,新建或改造结构合理(钢骨架)、便于机械作业(无立柱)、墙体与覆盖材料保温效果好的新型结构日光温室,配套以高效节能为核心的温室环境(温度、光照、湿度、CO2、土壤水分)自动控制系统及装备(通风、卷帘、水肥一体化、辅助加温等自动控制设备)。与常规日光温室开展对比试验,提出新型温室建造和环境控制方案。
2.设施专用小型农机装备示范与优化提升项目。
围绕设施生产短板环节,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试验改制选型温室生产技术与机械装备、加快示范推广。包括以高效、节能、低成本为核心的育苗床架、播种设备、嫁接设备、栽植机械、病虫害防治机械、喷淋设备、水肥一体化、采运机械、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与控制、可追溯的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等,确定对应生产模式,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补齐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环节中的短板。
(四)畜禽养殖业
1.生猪养殖智能化机械化项目。
重点解决规模养殖场自动饲喂、智能化环境控制、粪污收集处理等问题。在生猪养殖环境控制、饲喂、清粪等环节应用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养猪的数字化及智能化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实现管理人员远程实时监控猪的生长情况,猪舍的环境参数,随时查看饲料、水、电等投入品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防疫安全性。探索出一条牧机、牧艺紧密融合的智能化机械化养猪新模式,减少畜牧养殖用工,避免人畜病毒互染。
2.鸡鸭养殖全程机械化项目。
重点解决精准饲喂、自动捡蛋、粪污收集处理等问题。采用信息采集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蛋鸡、肉鸡鸭养殖环境智能化控制、饲喂、捡蛋、清粪等环节自动控制,管理人员远程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鸡鸭的生长情况、鸡鸭舍的环境参数,每天饲料、水、电等投入品的消耗及产蛋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探索出一条牧机、牧艺紧密融合的智慧养鸡鸭新模式。
(五)水产养殖业
1.牡蛎机械化采收和清洗项目。
采用低密度、延绳浮球筏式养殖+机械化采收和清洗技术。探索出一条海水养殖技术与机械化收获技术紧密融合的宜机化牡蛎养殖新模式。牡蛎从船上卸下后送至冲洗平台冲洗,并进行初步分拣,然后送至清洗平台洗后进行销售等处理,清洗牡蛎的海水通过导流进入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排入大海。探索出一条海水养殖技术与机械化收获技术紧密融合的宜机化牡蛎养殖新模式,有效解决目前牡蛎养殖生产中劳动力严重紧缺难题。
2.淡水养鱼与尾水净化机械化项目。
示范推广池塘养鱼机械化技术,主要是采用机械投饵、机械增氧,机械捕捞、机械运输和养殖尾水分离净化处理等技术与装备。有效解决养鱼用工多、养殖尾水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六)农产品初加工业
蔬菜初加工机械化项目。
示范推广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和精确度高的蔬菜清洗、挑选、切割、预冷、分级、包装、保鲜、储藏等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装备,实现蔬菜贮藏保鲜过程中各种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控,有效降低采后损失;推广蔬菜脱水、冷冻、保鲜或烘干等作业的成套加工技术与设备。探索蔬菜机械化加工的技术路线与作业规范,实现加工增值。
三、全程机械化试点技术要求
以推动六大产业生产机艺融合和经济高效为目标,通过对不同作物(畜种)、环节生产全过程跟踪监测,采集、测试相关试验数据,对配套机具、生产成本、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考核,优化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和装备,集成品种、农艺、装备、服务等生产要素,总结形成当地主推的机艺融合的提质增效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技术推广与生产经营方式融合,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能手,确保形成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辐射带动周边同类地区加快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四、资金渠道、规模及方向
试点资金由省级资金统筹安排,资金规模为2000万元,共建设试点20个左右。经费主要用于:
1.技术指导:主要包括支付给技术依托单位或协作单位的技术路线制定、技术论证、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试验测试等服务费用。
2.劳务及租赁: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的人工劳务和土地、机具设备租赁、试验损失补偿等费用。
3.开展示范演示的相关费用。
4.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饲料等购置费用。
5.其他:技术与宣传资料购置与印制等直接费用以及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等费用。
五、组织实施
试点项目由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指导,市、县级农机管理推广机构承担并组织实施。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各地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内容和技术路线,注重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究,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机化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方案和技术规范,加快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机具的推广应用,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二)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规范运作,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及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三)严格项目验收和绩效考核。要加强项目绩效考核,省厅将按规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集中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取消以后年度项目申报资格。
附件2
2022年山东省农机农艺融合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执行期限: 年 月~ 年 月
项目负责人:
通讯地址:
电话:
Emil: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申报书编写模板及说明)
(说明:所有括号内的内容是编写要求,申报时删除,格式与字号按照模板现有字样)
一、项目背景(500字内)
(围绕国家政策形势、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生态要求等,结合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分析制约因素、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立项理由,分析立项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内容
(重点是说明项目要干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什么问题,采用哪些技术,一般要有明确的试验对比内容。)
1.项目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技术路线。
3.项目主要内容。
4.创新点。
三、项目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目标
1.项目实施地点和规模(示范点数量、实施面积、养殖规模、加工数量等,要落实到村、地块、合作社等)。
2.任务目标(包括作业质量指标、实施面积、增产增收、形成试验报告、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技术培训人员数量,现场会次数等。获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发表论文等)。
四、资金用途
(按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方案资金使用规定合理列支。)
五、预期经济效益
(分析机械化生产投入与产出,与常规模式对比节本增效情况。)
六、项目期限与进度安排
(说明项目实施起止时间,按照生产周期,把调研、制定方案、田间试验、技术培训、现场演示、总结验收等进度列出,要明确到月。)
七、项目管理措施
(建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要列出名单;落实地块、场地、机具等,制定技术方案、试验方案;开展培训,作业演示等;部门协作、专家指导;严格财务管理,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监督检查与自查等。)
八、项目实施单位情况及人员分工
1.项目实施单位情况(要说明单位性质、职能,部门设置,人员数量,技术人员和职称情况,前期承担实施项目工作基础,必要的试验仪器设备情况,获得科技奖等情况,主要科技人员工作特长等)。
2.项目组成员及任务分工
职务 | 姓名 | 年龄 | 单位 | 职务/ 职称 | 所学专业 | 职责分工 |
组长 | ||||||
副组长 | ||||||
成员 | ||||||
成员 | ||||||
成员 | ||||||
成员 | ||||||
成员 | ||||||
成员 | ||||||
成员 |
九、市农业农村局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