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335G/2022-004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信访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2-02-28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信访局关于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委、市政府:
2021年,市信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依法治市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济宁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和《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建设,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工作职能,服从和服务于全市信访事业发展的大局,将法治建设落实到信访工作的各个环节,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现将我局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法治建设扎实推进
市信访局把法治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法治的建设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信访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及时召开局党组会,专门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确定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通过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任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为保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市信访局及时制订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全年工作目标和重点,按计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局班子成员带头参加集体学习法律法规,在学习制度上,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有学习心得;在学习安排上,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局领导班子每月一次在班子会上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局中层以上干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局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重点学习了《宪法》、《监察法》、《民法典》、《山东省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学习内容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全局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二、聚焦完善程序,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论监督,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自党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严格落实《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成立宣传小组,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民法典》相关内容,研究落实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重要标尺的指施,进一步规范政府各项工作,为有效实施《民法典》营造良好氛围的情况。
三、聚焦矛盾化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一)专班推进突出信访问题攻坚化解。结合全省“治重化积”专项工作的开展,在全市开展了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行动,对全市重复信访、信访积案和未化解进京访以及进京访隐患等进行常态化排查梳理上报,形成信访突出问题清单。坚持“两条线”工作法,涉法涉诉案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检法人员和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员召开评审会、研讨会,对涉法问题逐一评查,推动26起疑难案件妥善化解;非涉法涉诉案件由市信访局牵头,逐案明确县级包案领导和工作专班,要求3个月内化解到位。坚持日报告、周调度、周通报、月小结工作机制,每日汇总报告突出问题化解情况,每周调度通报案件进展、专班工作情况等,每月对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攻坚化解情况评比总结,报市委组织部,计入干部执行力档案。市信访局成立局副县级干部牵头的6个督导组,分包14个县市区和33个市直部门,逐案与包案领导和工作专班见面,督促指导工作开展。设立案件审核组,统一标准,严格把关,并随机回访信访人,确保案件真化解、真结服。
(二)全力推进三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工作的意见》,市县乡三级每天都要安排一名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坐班接访,沉到一线解决群众诉求,避免问题上行。接访安排情况要通过政务网公示、电视台播放、公共场所张贴通告等形式对领导接访工作进行定期公示,做到接访时间、接访地点、接访领导姓名、接访领导职务、接访领导分管工作“五公开”,广而告之,最大限度将矛盾隐患吸附在基层。对于当日接待的群众初访,接访领导即为包案领导,落实包处理、包化解、包稳定、包转化“四包”责任制,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吸附在当地。《意见》实施以来,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参与公开接访3010人次,接待群众来访547批1050人次,目前已化解200批315人次。
四、存在问题
一是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还有待提升。信访工作业务性强,工作流程标准高,在受理办理信访案件时,仍存在登记录入不规范、交办转办不准确、自办答复不标准、复查复核不完备等情况。
二是推进信访法治建设任务依然较重。主要反映在数据结构不够合理。济宁全口径信访总量1.1万余件次,按上访类型看,来信、来访、网上信访分别占比16%、19.3%和64.8%。群众走访数量依然较高。按上访层次看,进京访、到省访、来市访、去县访分别占比37.57%、36.31%、8.06%、18.06%。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突出。
五、下步措施
一是市信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制定十四五建设实施规划、年度计划,并及时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
二是依法出台有关制度文件。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加强对信访制度的合法性审查,依法依规履行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责任,推进政务公开。
三是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学法制度,每年至少举办2次法治专题讲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法治能力考察测试。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推动完善部门内部层级监督。
济宁市信访局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