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2397/2022-011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2-05-31 失效日期
有效性

2022 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2-05-31 信息来源: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黄河流域、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胆略气魄,统筹“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奋力当好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1、实施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在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率先突破,开工建设济宁至曲阜快速路;洸府河堤顶路主线力争通车;新机场高速南段、环湖大道东线工程(太白湖段)、国道327改建工程东段建成通车。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三改二”、湖西航道下级湖段工程完工。实施机场提升工程,建成济宁新机场。

2、实施公路提质增效行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邹城至济宁高速、济广高速改扩建济宁段、济微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郓鄄高速梁山段。优化提升“九纵九横六联”普通国省道,实施省道512泗水段改建等重点工程。着手谋划县市区之间快速交通网络,开展济宁市域快速公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3、推动建设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提速推进微山三线船闸建设、白马河航道升级,启动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济宁至东平湖段航道“三改二”工程,逐步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络。以梁山港区、主城港区等重点港区建设为突破,建设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全市完成港口吞吐量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万标箱,开辟5个以上集装箱航线。

4、打造“轨道上的济宁”。按照省定时间节点,开工建设雄商高铁济宁段,积极推动济枣高铁建设。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二、聚力推进交通民生保障建设

5、提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申报创建工作,总结凝练提升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6、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主城区继续实施早晚高峰免费乘坐公交政策,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全部开通助学公交。推动济宁城区与兖州区公交一体化,完成公交线网规划、公交一卡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高铁站、机场和都市区各板块客运枢纽互联互通。

7、全力抓好交通运输保障。按照省、市部署要求,落实交通物流保通保畅责任,建立应急运输车队,加强运力调配,强化运输衔接,全力做好电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同时科学预测研判,合理调配运力资源,做好重要节假日期间的群众出行需求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加强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指导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管理等工作。

三、聚力推进交通行业监管工作

8、深化行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事中事后监管,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争取信用交通创建试点成功验收。

9、着力提升执法效能。巩固深化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全面推进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四基四化”建设,形成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按照市人大要求,做好《济宁市港口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10、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监管与治超站定点执法相结合模式,提高治超科技化水平,强化联合治超工作,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确保公路及桥梁安全。加强水上交通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船舶超载、超核定航区等违法行为。开展出租、驾培、维修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稳定。规范开展交通建设市场监督检查,扎实做好交通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

11、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设智慧航道系统,完成京杭运河“三改二”指挥中心改造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初步建立具备公路运行状况监控、路产信息归集、公路桥梁智能化监控等功能的农村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数字化农村公路应用样板路。

12、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强化县乡公路保洁、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保持良好路容路貌。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加快氢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坚决落实黄河流域、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内河船舶防污染实时动态监管,实现内河船舶污染防治常态化。

13、抓好对上争取工作。加大对上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确保争取政策成效、争取项目规模、争取资金总量继续攀升,力促全市高质量发展。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四、聚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4.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要求,抓好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省市界、农村公路省界和水路省市界查验服务点和“三站一场”疫情查验工作。强化交通运输各业态疫情管控,确保交通运输行业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查尽查”、“应检尽检”。指导运输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五、聚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15、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狠抓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八抓20项创新举措”落实,“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强化年活动,压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三个责任”,突出抓好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营、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全面完成行动各项任务。持续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6、全力维护行业稳定。把维护行业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快信访案件“治重化积”工作进度,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加强防范防控,持续做好行业综治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六、聚力推进党的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

17、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交通运输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模范机关。持续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健全完善廉政档案,建设“清廉交通”。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根铸魂,深化推进“党旗飘扬一线,党徽点亮窗口”行动,持续创建具有交通特色的党建品牌。

18、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正面宣传和阵地管理,对重大突发敏感舆情及时发声回应、应对处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19、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选人用人“六个标尺”“三个导向”,落实全市转变干部作风“十要十不准”,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和重实干、看实绩的鲜明导向,形成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突出考核“指挥棒”功能,通报执行力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持续强化对干部的激励和管理,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20、提升交通运输“软实力”。以建设新时代文明交通为目标,以典型和品牌打造为抓手,全面实施文明提升、文化培育、典型培树、品牌塑造、文明创城“五个工程”,推动行业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深度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培育宣传新时代行业重大典型。做好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加强新媒体宣传,讲好新时代济宁交通故事。严格保密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解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