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191Y/2022-015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组配分类 | 应急预案 |
成文日期 | 2022-05-12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关于印发《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济航〔2022〕24号)
各港航(船闸)服务站、各有关部室:
现将《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2022年5月12日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港航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工作,建设一支“一专多能、装备精良、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水上应急和安全防范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结合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工作实际,决定在全中心范围内开展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和“争先、率先、领先”思想观念为指导,以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创新创效创优年”活动为依托,以港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应急服务“十个再提升”为常态,以应急工作“七个严禁、七个必须”为规范,以提升应急保障水平为基础,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为重点,全面增强预防和处置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促进全市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创建目标
全面建成综合性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服务信息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应急库房建设以及各类水上救援物资储备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完善的应急指挥保障体系;应急救援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健全,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综合应急有提速,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围绕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救援”体系,逐步实现港航应急救援服务智能化目标,狠抓重点领域和管理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实施应急指挥、预案、储备一体化建设工程。
1.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水上应急救援体系,强化中心、基层单位、辖区港口企业三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巩固“1+4+N”,即中心指挥调度,四个应急搜地一体协同,N个服务站分区负责的应急救援联络网体系。严格落实服务站、搜救基地两级应急管理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和指令畅通。充分发挥应急指挥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信息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智能手段,加强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风险会商联动机制,形成中心、基层单位、搜救基地、港口企业、社会救援通力协作的应急联动新格局。
2.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实用操作性。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加强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注重预案的实用性,重点提高预案编制的质量,大力推广应急预案桌面模拟演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目前,中心各基层单位、辖区港口码头全部编制了应急预案,基本实现了预案全覆盖。在品牌创建活动中,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各单位要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事故等级、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1+8+N”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同时编制预案简本。
3.进一步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与物资储备规范建设。整合优化分散在各服务站、搜救基地、辖区港口企业现有的应急物资存量,加强各类水上应急物资采购、储备、供应各环节的衔接,科学确定全市水上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品种、规模,分类加强防火、防汛抗旱、水上溢油、应急交通等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构建“1+1+4+N”,即中心统一领导,应急救援服务部统筹协调,4个搜救基地统分结合,各服务站储备、港口企业储备和社会化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快速调运机制。大力加强应急储备库房建设,做好应急库房规范化管理工作,对应急物资设置标识标牌,确保标识标牌与物资储备一一对应。
(二)基层应急有提效,全面夯实基层应急救援服务工作
以品牌创建为指引,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严查严管、专项治理,并持续发力,督促问题隐患整改落实。
4.定期召开基层应急工作座谈会。中心成立应急工作督导组,督促各单位将应急管理作为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针对水上应急事件的不同特点,对本单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等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评估风险、定期检查、实时监控、落实责任;对辖区港口企业进行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协助其建立健全内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
5.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个抓”为突破口,务求在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机制建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特别对基层单位要加强“四个一”(打造一支时间更快、效率更高的应急队伍,出台一套完整规范的应急演练流程,建立一个严密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搭建一个多样化、多渠道的应急宣教体系)示范点的指导,继续加强演练和深化管理,并适时进行总结评估,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对确实有困难的单位,要采取辅助措施,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6.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应急队伍救援理念、职能、方式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中心应急指挥系统的统一协调作用,完善各基层单位、搜救基地、社会救援力量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队伍统一调度、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补充和优化专业队伍类别,加强资源共享,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提高跨单位、跨区域、跨行业之间的突发事件处置水平。
(三)“智慧应急”有突破,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数字化水平
推进智慧港航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迭代升级,加快数字赋能应急管理,提升风险精准识别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树立品牌形象。
7.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作,通过指挥系统实现移动端、服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的联动,全面掌握各类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情况,实现中心与应急管理单位、外部协作单位、航道工作船舶、以及应急人员之间相关信息、指令的上传下达;实现航道险情跟踪和应急过程监测,对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评估;实现全方位的操作及日志记录,为后续回顾和总结,明确事件状态下对应的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应急指挥系统将提高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从而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指挥保障有力,应急处置有效。
8.强化数据开发与运用。通过“应急救援一点通”系统开发与运用,集成实时显示、报警、跟踪、统计、应急巡检、物资调度和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对人员、车船、区域的电子化监测。将应急储备数据与指挥平台进行整合,满足更多场景应用数据需求,形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与快速处置闭环管控。
(四)应急意识有提升,全面推进水上应急安全文化宣传工作
常态化宣传手段和创新性宣传手段相结合,推进水上应急安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9.组建应急宣讲团。结合不同时期水上安全形势,有针对性地深入到港口、学校、船闸、社区等基层单位,普及突发事件应对常识,教授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同时,结合防灾减灾日、应对法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增强宣讲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不断提升公众应急应对能力。
10.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创新水上应急安全宣传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报刊网站、短视频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建立水上应急宣传阵地,打造水上应急安全科普精品库,制作一批精品宣传产品,向社会、民众普及水上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有效提升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五)培训演练有提质,全面提升水上应急救援与处置水平
丰富应急培训内容,规范应急演练流程,大力推广“无脚本”演练。创新应急技能比武形式,优化提升水上应急救援与处置效能,形成品牌凝聚力。
11.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应急培训采用综合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培训通过举办应急队伍培训班、邀请应急管理专家培训授课等形式,重点提高各服务中心应急队伍的应急知识、应急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现场培训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科目、组织应急队员进行现场实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各服务中心应急队伍的实际应急救援水平。
12.规范常态化水上应急演练。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定期举办综合性水上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演练。大力推广并逐步实施“无脚本”演练。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无脚本演练“机动灵活、实战性强、互动性强”的优势,通过统一组织管理、任务随机组合、即时讨论总结的方式,优化预案框架结构,推动“无脚本”演练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通过无脚本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搜救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
13.扎实开展应急技能“大比武”活动。制定《2022年应急技能“大比武”实施方案》,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突出“学”、“练”、“比”三个环节,以“学”为基础,以“练”为重点,把“比”作为关键,以考促练、以练促比。在“考”上,进行基础知识测试,科学组成试卷,在中心会议室完成现场考试。在“比”上,结合应急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中心应急队伍在搜救基地进行模拟实战,旨在提高应急队员的业务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检查工作。各服务站主要负责人作为活动开展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动员部署,确保品牌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二)凝聚创建合力。各服务站根据《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应急品牌创建计划,计划内容要与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既要完成规定动作又要突出自身特色,注重提升品牌感染力和号召力。各服务站品牌创建计划于五月底前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深化结果运用。各服务站要把应急救援品牌创建活动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与应急服务水平作为开展此次品牌创建活动的关键。要及时总结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提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的实际成效。
附: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救援服务品牌创建活
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发扬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成 员:石国安 中心综合部负责人
吕成标 中心人力资源部部长
秦廷福 中心安全保障部部长
王 翔 中心海事服务部部长
谢 飞 中心污染防治部负责人
程 序 中心应急救援服务部副部长
刘 娜 中心港航信息服务部负责人
吕卫红 中心调度监测部负责人
朱海涛 中心任城港航服务站站长
李 勇 中心微山港航服务站站长
贾宪伟 中心邹西港航服务站副站长
王 伟 中心嘉祥港航服务站副站长
张海鹏 中心鱼台港航服务站站长
程 章 中心鲁桥港航服务站副站长
周广群 中心留庄港航服务站站长
黄 涛 中心韩庄港航服务站站长
杨运坤 中心微山船闸服务站站长
赵 燕 中心微山二线船闸服务站站长
梁 剑 中心韩庄船闸服务站站长
郑尊增 中心嘉祥船闸服务站站长
王 磊 中心任城船闸服务站副站长
张 震 中心梁山船闸服务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程序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高明福、郭庆、栾传生、杨诩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设在应急救援服务部,统筹做好应急品牌创建工作推进和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