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466C/2022-0684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新闻媒体解读
成文日期 2022-08-16 失效日期
有效性

记者问答丨济宁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发布日期:2022-08-16 信息来源: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8月16日,市卫生健康委党党组成员、副主任武文华,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规划信息科、中西医结合指导科、基层卫生科等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就《济宁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1、记者:各位领导好,疫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十四五”期间,如再次面对诸如新冠肺炎这类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我市将如何应对,将要建立怎样的体系来支撑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

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吕新辉:

随着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给全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带来较大难度。此次疫情“大考”暴露出全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与监测预警体系联通不够通畅、疾病预防与控制关口相对滞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要着力健全完善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实施公共卫生跃升工程。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实现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锤定音”作用。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七大提升行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到2025年,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能力进入全省前列。创建全省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区域中心,逐步构建“陆河湖空”立体化紧急救援网络。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物资纳入市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按照日均消耗医用物资上限不少于3个月进行物资储备,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疫苗、药品、试剂和医用防护物资实物、生产能力和技术等储备。按照“平急结合”原则,依托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济宁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济宁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二期)建设市级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基地。加速推进“五大中心”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从硬件设施上解决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建设,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按规定落实补助政策。

2、记者:各位领导好,医疗高地建设是近几年一直在提的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哪些措施来建设、发展医疗高地?具体想要达到什么水平?

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科长孔晓:

十三五末,全市医疗机构总数达7195个,其中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56家,医疗机构总量比“十二五”末增长5.42%。建成2个综合类别、4个专科类别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进入十四五”,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开新局”的工作要求,我市把“医疗高地”建设纳入重点工作推进。

我们将全力实施医疗能力登峰工程,提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院引领力高标准提升省级综合和专科区域医疗中心水平。全力冲击国家重点专科,到2025年,培育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00个省级重点专科,总体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完善医疗服务标准和规范,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以医疗质控指标为抓手,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技术、重点病种质控评价,促进临床合理诊疗、合理用药,降低低风险死亡率和医疗事故发生率。

3、记者:各位领导好,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一大热词,在医疗的智能化、智慧化方面,我市目前是什么水平?“十四五”期间,目标达到什么水平?

市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科科长徐西敬:

目前,智慧医疗越来越被人们提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是我市医疗卫生发展必须要重点突破的一大领域。

《规划》指出,要推进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健康医疗资源四大数据库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推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调阅共享。提速“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均达到四级(含)以上,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90%。新增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通过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全市预约诊疗比例占年门诊人次70%以上。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扩大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在线就医等服务范围高水平建设省级健康医疗数据科创平台协作单位,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发应用建设卫生健康全方位数字化治理新体系。

要乘着信息化发展的东风,补足我市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发展短板,用数据服务医疗,用医疗造福人民。

4、记者:各位领导好,中医药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十四五”期间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我市是如何规划的?

市卫生健康委中西医结合指导科科长许建:

我市将全力实施中医振兴提质工程,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打造济宁特色中医药文化4个方面提升我市中医药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济宁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确保中心高起点投入使用及高水平运营发展,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契机,打造“济宁样板”,促进中医药在治疾病、防未病、促健康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育,开展“金银花”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开展跟师培养。到2025年,评选20名市名老中医药专家、50名市名中医药专家、100名基层名中医药专家,培养1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50名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00名中青年骨干。建设5个院士工作室、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0个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新增一批省级名中医药专家和基层名中医。打造“儒医文化、叔和文化、砭石文化”三张享誉全国的中医药特色名片。办优办强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术品牌深入挖掘整理民间传统秘方和验方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依托曲阜特有的儒医文化优势,打造儒医医德教育基地。

5、记者:各位领导好,能看到我市整体的医疗水平还是相对不错的,对于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是否有重点发展的倾向,能否满足农村等地区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科科长刘影影:

我市一直注重做好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打造,《规划》也作出相应的明确。

一是调整优化机构规划布局。打造县域服务次中心,每个县(市、区)选取1—3家实力较强、服务辐射周边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其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市建成30个以上县域服务次中心。按照每5—10万服务人口规划设置1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覆盖2000—4000农村服务人口的标准规划设置中心村卫生室到2025年,全市建成500个中心村卫生室,形成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普通村卫生室和村级医疗服务点为补充的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二是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计划到2025年,全市17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一级甲等水平。全市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成社区医院。建成150个基层医疗卫生特色专科,形成各具特色、均衡发展、协同并进的基层医疗服务新格局。

三是持续抓好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形成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强化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理念,积极推进“智慧家医”服务模式,到2025年,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70%以上。认真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以上,整体工作保持全省前列。

6、记者:各位领导好,妇女儿童健康与老年人健康管理是一座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对于此类重点人群,我市将如何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妇幼服务科科长张文静:

老年人与婴幼儿都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对于这两类人群,《规划》中指出,要依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配套政策,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到2025年,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三级标准;8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力争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其中3—4家达到三级标准。通过妇幼保健类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提升,为我市育龄妇女提供更优质的生育、产后服务。以此提升我市整体出生人口数量,应对人口增长率下降。

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体系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2025年,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供给和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相关领域的适老化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通过以上几点,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服务好“一老一小”重点人群。


正文:济政字〔2022〕12号 关于印发济宁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