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度学生实习实训信息
一、基本情况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实习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各专业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一线参加岗位实习。
农学教学部2021-2022学年度参加岗位实习学生包括2017级三二连读29人(畜禽生产技术6人,园林技术12人,植物保护6人)和2019级中专39人(畜禽生产技术11人,园林技术28人),共计68人。结合各专业实际,成立了岗位实习领导和指导教师队伍,组织召开了学生岗位实习专题安排会议,明确了班主任、指导老师职责,健全了制度,规范管理,为学生发放《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学生岗位实习三方协议》、《校外实习手册》、《学生校外实习(实训)鉴定表》、《家长知情同意书》等材料。岗位实习采用学校推荐、学生自行选择相结合。实习期间,学生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与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汇报实习情况,按要求记好实习记录,认真撰写实习报告。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考察和线上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管理。2022年4月27-29日,由农学教学部领导、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岗位实习自查小组对部分正在实习的17大专和19中专学生实习情况实地进行中期检查,所有参加实习学生按要求上交中期检查材料。通过检查发现,各班岗位实习皆能按照实习进度有条不紊推进,成效良好。
信息技术教学部19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中专班(29人)、计算机网络专业中专班(28人)于2022年春季学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实习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1)开展实习动员,讲清实习的目的、意义。通过开展实习动员,使准备进入实习阶段的同学们了解到实习的目的、意义、要达到的目标,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可通过班主任、学院向学校及时反映,保障学生实习阶段的各项权益,使学生能安全地实习,学到真本领。(2)加强督导,健全实习档案,保证实习质量。签订学生(家长)、实习单位、学校三方实习协议,严格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规定》组织开展毕业实习,实习档案完善、齐全。加强整个实习阶段的检查、指导,保证实习质量。
财经教学部各专业实习学生离校前教学部及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并发放学生实习手册。由于专业自身特点,本教学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为主、学校安排为辅,实习结束前把实习手册和实习总结(毕业论文)交学院存档,同时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建筑教学部参加实习的学生有2019中专班和2017级三二连读班,其中2019级中专班学生人数79人,2017级三二连读班学生人数33人,学生人数共112人。学生通过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安排,绝大多数去施工、监理和开发公司等和建筑施工有关单位实习。由教学部书记担任组长,教学部院长任副组长,统揽实习全局工作,负责对外与用人单位联系交流沟通,各班主任做好家长见面会、实习生岗位培训、用人单位信息的传达。召开实习专题会议,组织动员学生加强实习就业意识、自我管理、安全意识。建立各专业实习指导及管理小组,认真学习领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生实习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实习工作程序,监督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规等组织学生实习,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确保工作顺畅,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用人单位与实习生、学生家长的沟通,要求班主任每月不定期对校外实习学生联系两次以上。了解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管理等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农干校按“四步走”对口安排学生实习。对学生的实习安排通过《制订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岗位实习,实习过程跟踪,提交实习总结“四步走”的方式安排2019级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严格履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工作中没有出现违反“六不得”的现象;实习岗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与市、县(乡镇)组织部门共同开发实习项目,共建实习课程标准,建成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一体的实习教学体系;对学生岗位实习进行过程监督。班主任对学生的岗位实习进行跟踪服务,要对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组织纪律性以及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实习报告完成情况等。学校和实习单位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岗位实习认识还存在偏差;
(2)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还有待提高;
(3)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还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太匹配;
(5)自主实习为主、学校安排为辅的岗位实习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及岗位,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的发展。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管理以及顶岗实习效果的检查。
整改措施:
(1)加强学生岗位实习教育,提高认识;
(2)继续健全实习企业岗位与专业技能的契合度;
(3)继续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4)及时指导,及时调整实习岗位,使实习内容真正与所学专业建立联系,保证实习质量;
(5)鼓励指导教师参与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
(6)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稳定的岗位实习基地;
下一步,学校将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根据学生特点,做好实习前的宣传工作,加强实习效果,在理论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