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计划及成果

发布日期:2022-09-01 16:54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成效

学校根据《汶上县智慧教育建设规划方案》总体部署,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促进了教师学科专业发展。

一、确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主导地位

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校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立了以杨校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规划、开发、建设、指导与实施。组建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实行目标管理,机制激励,责任到人,具体负责信息化工作技术保障,推进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 

二、营造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保障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的生态发展  

1.配足资源,提供信息化硬件保障。 

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均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电子班牌,各年级备课组教师用机比已达到1:1,并且配备了电子白板,更方便使用学校网络资源及市局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了电子备课,云端备课,共享优质资源。

学校网络硬件完成升级改造,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功能室都实现了网络化,校园无线覆盖。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开设了多个智慧课堂班教学,自动录播室电视和校园服务器系统互联,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室网络化,课堂信息化,讲授交互化,课件资源化,人人空间化”。  

学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智学网平台、家长空间(网上学校),搭建了家校师生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家校互通水平。同时,完善了网络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到位。

2.利用平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校充分利用智学网平台、党建灯塔e支部、百度网盘、企业微信群、校资产管理平台、智慧电子班牌等网络平台,全面实施党务、资源、校务、教务、教研、后勤、安防工作大数据精准化智慧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管理、环境、评价等创新建设与应用,切实为教育教学工作减负提质增效。 

例如:电子班牌为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硬件保障。首先,替代了校园的所有纸质通知,包括校园通知、调课通知、课程表、学生评价、班级文化、校园环境等(可以说是国家生态发展的重要工作)。其次,实现了高效智慧教务管理。电子通知替代了纸质宣传,学校的公告能更快地让师生知道,所有的管理措施都能快速的实施,这让学校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了高效的智慧教务管理之外,电子班牌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备课、办公、管理班级,电子班牌都能协助完成。再者,日常学校生活精彩瞬间实时上传到电子班牌。学生随时点击浏览自己的美好校园生活,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治理体验。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和深度应用

近年来,学校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 “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课堂”智慧教育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精准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后,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在确定教学重点时让数据“说话”,根据课堂互动数据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流程,实现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从而采用更优、更高效的教学方式。

2.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个性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到高阶创新发展的表现形式。基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和学习能力差异,大数据平台还能根据每个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知识图谱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根据错题推送个性化的变式训练,实现分层学习。我校智慧课堂班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初步探索了“1师+X生”个性化学习模式,打造“开不了小差”的精准课堂。

3.保障了教师数据素养的提升和实证教研能力的发展

有了大数据精准教学和阅卷系统支撑后,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更加敏感,能够主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在教学闭环中应用数据。同时,教师基于数据开展研讨,从而做到研而有“据”,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实现“经验式”教研向基于数据的“实证型”教研转变。

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催生教师专业发展累累硕果

近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落实落细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目前,全体学生利用智学网平台大数据系统收集、分析和反馈数据进行针对性有效学习,通过最近的县联考报告分析数据,七八年级智慧课堂教学班,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在全县名列前茅,学校中考优秀率、过线率逐年攀高,位居全县前列。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院共建学校、市第二批创客空间示范校、市第四届济宁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县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县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先后顺利承办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2021年市中考考点和全国成人高考考点工作,党建工作品牌打造“智慧校园”项目取得显著成果,被市委授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近40位教师分别荣获国家微课、省市级优课和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近期,5名青年教师参加市教学基本功比赛(课件制作),获得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0多位教师参与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研究,阶段研究初见成效,研究论文公开发表。70多位同学获得市县科技、创客等信息技术素养类奖励。袁吉誉、高香连老师多篇信息化教学论文在在《E教中国》、《山东教育报》《济宁教育》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

我校将继续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引,结合本次课题研究契机,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创新应用,完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附 相关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