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南池小学学生评优奖励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了改变以往用压制来教育学生的方式,摸索、探寻一种依靠激励、赏识来教育学生的方式,即积分管理体系。积分管理通过奖分和扣分,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表现及时进行数据化积分评价,并用软件记录,可按积分排名或积分积累,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激励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体系。可以持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解决学生管理难、课堂效率低等问题,让学生主动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让家长轻松教育,让教育和谐发展。
二、积分管理特点
1.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积分管理涵盖“常规管理、课堂教学、家校合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积分,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2.数据化管理。用积分管理软件将学生的表现、贡献进行数字化管理。
3.奖分和扣分。积分管理包含奖分和扣分两方面,可以和任何日常管理事件挂钩。
4.软件记录。利用积分管理软件把线上线下积分相结合。具体指把线下生成的积分,汇总上传到积分管理软件上,进行线上积分与排名。
5.积分可以长期使用。积分可以长期不清零,持续有效。
三、实现两个目标、三个和谐
实现两个目标:
1.学生主动成长。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积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用积分让顽劣的学生走上正路。
2.教师幸福工作。让教师轻松进行常规管理,轻松打造高效课堂,轻松提高教学质量,轻松解决问题学生。
实现三个和谐:
1.师生和谐;
2.家校和谐;
3.亲子和谐。
四、积分管理的四个特征
1.教育性。从德、智、体、美、劳全面积分,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全面积分,充分体现积分的育人性。
2.开放性。积分不封顶,事项无边界。如学生在校内、校外做好事,人人看到了都可以建议给其积分激励。
3.激励性。教师、家长放下手中的鞭子,举起激励的旗子,利用每天的晨诵、班会、升旗仪式、期末表彰等多次激励、多次表扬,让学生积极发展,主动成长。
4.自主性。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自我管理。
五、积分管理的五个原理
1.盯长板原理(赏识原理)。盯学生发展的长板则越盯越长,盯学生的短板则越盯越短。多积分、多激励、多赏识学生,让学生朝着喜欢的方面不断成长。
2.打开关原理。找到学生成长的激发点,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学生的未来。激励学生、点亮学生,是老师对学生最深沉的爱。
3.发信号原理。积分是信号,看见学生做的好,就发积分卡激励学生,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4.建平台原理。制定班级积分管理办法,丰富积分平台,建立积分任务超市,让积分无处不在。让学生积极挣分,主动成长。
5.“丸”原理。想让谁学会,就让谁参与PK,无PK不学习,积分可以实现教学游戏化,积分让学生变的更强大,积分让教师“坐山观孩斗”。
六、学生积分管理实操
(一)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项目:
1.室内常规管理项目:
(1)晨诵、午写
(2)眼保健操
2.室外常规管理项目:
(1)课间
(2)课间操:学生动作到位、标准等
(3)路队
3.卫生常规管理项目
(1)室内卫生:打扫地面、桌椅摆放、多媒体、卫生角、黑板等,明码标分,学生认领任务等。
(2)个人卫生:制定标准,奖罚分明等。
常规管理操作举例
1.晨诵积分操作举例:
(1)制定早读积分标准:
①学生一来就读书;
②读书姿势正确;
③能够专注、认真地去读;
④声音宏亮(以上为第一阶段);
⑤完成早读任务(第二阶段)。
(2)学习委员发积分卡
第一阶段:早上一到校,学习委员检查早读情况,做到前四条的学生,在学生桌面醒目位置发一张积分卡。如果发现学生拿到卡后,又自由散漫了,可以收回卡。
第二阶段:教师检查早读任务完成情况时,可以依据早读任务完成情况发积分卡。
(3)下课前,学习委员在《班级学生积分登记表》上登记早读积分情况。
发卡注意事项:
① 发卡要公正公平,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② 晨诵任务安排要得当;
③教师检查晨诵任务完成情况时,对于任务完成较好的学生发卡奖励。
2.课间积分操作举例
(1)制定课间积分标准
课间检查空间包含:
①教室内课间检查
②走廊、楼道课间检查
③ 操场课间检查
课间学生行为规范标准:略
制定课间学生行为规范时,说明课间学生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做得好的怎么奖励,打闹现象怎么扣分。扣分可以小组株连,遵循奖三罚二的原则,坚持多奖,惩戒时有个同伴,减小伤害程度。
课间每个空间设置两名执勤学生,每天给执勤生固定的积分。
(2)执勤学生依照“课间学生行为规范标准”给班级学生积分。
(3)执勤学生在《班级学生积分登记表》上登记课间积分情况,每天一汇总、上传积分管理软件。
3.积分操作流程总结
(1)前期制定积分标准;
(2)依照标准生成积分;
(3)积分登记、上传、审核通过
建议:制定积分标准时,班主任、科任教师需要讨论商议制定积分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化常规积分标准,生成班级常规管理积分标准细则。
(二)课堂教学
1.合理分组
(1)分组原则:
同组异质:每组四人,1号为优秀,2号为良好,3号为合格,4号为不合格。同组学生分四个层级设定。
异组同质:组与组之间学生程度相当,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态势。
(2)分组人数:
最好四人一组,精准帮扶差生。
要求:每组的4号差生分定小组后不能被淘汰。
(3)选任组长:选择争强好胜,领袖式人物担任组长。
(4)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要求1号、2号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而且要教会3号、4号两位较差学生。全班交流时,4号差生代表小组回答问题记4分,3号回答记3分,2号回答记2分,1号回答记1分。因而,4号差生回答问题时小组获胜的可能性最大。
课堂上,没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随机给学生个人积分,回答一个问题记1分,较难的问题记2分。
2.设计小组PK竞技活动
(1)小组PK六要素:PK对象;PK内容;PK规则;PK裁判;PK反馈;PK兑现。
①PK对象:小组两两PK、组间PK、挑战PK、同号PK等。
②PK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目标,选择重难点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③PK规则:分几轮PK,怎么算赢,怎么算输等。
④PK裁判:PK内容较难,老师当裁判;内容简单,班干部当裁判。
⑤PK反馈:教师在《小组PK得分龙虎榜》上拨出小组优胜情况。
⑥PK兑现:组间PK按照前三分之一记3分,中间三分之一记2分,后三分之一记1分的形式积分。也可以冠军记15分,亚军记10分,季军记5分。两两PK可以优胜组记3分,失败组记2分;也可以优胜组记1分,失败组不记分等。
(三)自主管理
实施时间:在班级积分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积分管理的标准与方法,可以探索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积分。
自主管理内涵:班级事务交给学生去打理。
自主管理体系:
1. 班主任管好班长、副部长;
2. 班长管理好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安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
3. 各类委员管理好自己手下的小组长或监督员;
4. 小组长或监督员管理好自己手下的部分学生。
自主管理办法:上一级用积分卡奖励下一级,重点管好自己的直接下级,即管理好“儿子辈”,不要管“孙子辈或重孙子辈”。
七、积分记录
(一)积分记录工具
1.积分卡
2.积分票
3.小组合作学习积分PK龙虎榜
4.积分票收集箱
5.积分票抽奖箱
6.锦旗:小红旗、小黑旗
7.转盘:积分靠后的小组可以通过摇转盘获取积分。
8.积分管理软件
9.喜报
10.奖状
卡、票兑换办法:积分卡够5分兑换一张积分票,积分票上要填上学生姓名、积分票的获得事项等,折叠后塞入积分票收集箱准备月抽奖,兑换奖品。
奖品包含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两种,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谁来积分
1.学生常规管理类积分由班主任积分、积分管理软件、审核通过;
2.学生教学常规类积分由任课教师积分、积分管理软件,班主任审核通过;
3.学生自主管理阶段的积分,仅包含“常规管理”类积分,由学生积分,班主任监督;学生上传积分管理软件,班主任审核通过。
(三)积分晋升
1. 5分积分卡兑换一张积分票;
2. 积分满100分发一张喜报;
3. 5张喜报发一张奖状;
4. 5张奖状为三好学生;
总之,将学生的点滴成长用积分记录。
(四)积分管理办法
采用晨公布(个人积分)、周公布(小组积分)、月抽奖激励(个人)、学期表彰的办法开展,坚持积分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仪式是关键的积分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