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南校区 > 校园安全 > 应急预案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南校区2022年秋季开学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发布日期:2022-09-13 16:02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全省学校 2022 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疫控组字[2022]67号、济教疫控字[2022]32号)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专项工作组

(一)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彭  华 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13305377233

冯夫勤 南校区常务校长       13563792808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疫情管理工作,学校疫情安全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邱兆义13405371390   南校区行政副校长

陈秀峰13639445407   南校区业务副校长

曹营山13853767290   南校区执行校长

成员:王金龙  15154718001  

李桂元  13012645892

张国华  15254737066  

刘  辉  13645370040

卢  巨  15166739733  

付继峰  13963720412

刘永学  15864773260

张洪泉  13562742328      

刘  军  15154736070

相隆春  13963762398

郭海涛  13258022359    

李  琨  15263760986

张  婷  15553725852  

张婷婷  13605475872

李国强  13562721382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王金龙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学校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为具体责任人。

(二)专项工作组职责

1.综合组:

组长:王金龙 15154718001

成员:李国强 15965729066

职责:配合校长联系上级部门,传达工作指令,综合协调其他专项工作组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志愿者培训,根据各组需要科学安排工作。

负责汇总师生缺勤缺课追踪,省市疫情防控平台管理、信息上传。

2.防疫组:

组长:邱兆义 13405371390

成员:刘辉13645370040    

相隆春 13963762398  张洪泉13562742328   

刘军15154736070

职责:负责重点人员临时留观,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流调、集中隔离转运,指导师生个人防护。组长负责每天省平台信息接收与上报工作。

3.管控组:

组长:刘永学15864773260(封控校门)

成员:卢巨 15166739733(封控发生疫情场所)

张国华15254737066  腾磊13605377318 

武传佳18264716635(封控关联场所)

职责:负责校门、重点区域等场所人员封控,组织师生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

4.消杀组:

组长: 李桂元 13012645892

成员: 王启莉15053710068

职责:负责环境消杀,重点场所消毒,配合专业人员终末消毒。

5.信息组:

组长: 陈秀峰 13639445407  曹营山 13853767290

成员: 付继峰  13963720412  张 婷 15553725852

郭海涛13258022359   李 琨   15263760986

职责:第一时间查找学生所在班级信息;做好对发病学生家长及家属的联络、安抚、慰问和思想工作。负责家校沟通、信息推送及一个口径对外传报、舆情应对等工作。起草审核重要文稿,做好文字材料工作。

6、保障组:

组长:李桂元13012645892

组员:李伟13791719797  

主要职责:负责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等后勤保障。

7、线上教学与心理辅导组

组  长: 陈秀峰13639445407

副组长: 付继峰13963720412

组  员: 卢鹏 13639423955及教研组长

职  责:负责疫情发生后组织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防疫教学两不误。做好对学生家长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和思想工作。

二、演练时间:8月30日上午10:00

三、演练项目:

1. 学校“一日三检”发现体温异常师生(体温≥37.3°C)

2. 学校接到区教育复学组通知,本校一名学生家长为新冠确诊病例,该生为新冠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四、应急演练过程

背景一:学校“一日三检”发现体温异常师生(体温≥37.3°C)

防疫专班立即落实“四个一律”要求:

1.测温教师向值班领导报告,引导师生就近到校门口临时留观点或校内临时留观室。途中,测温教师与体温异常师生保持安全距离,并进行情绪安抚。体温异常师生到达留观场所后,值班领导安排测温教师到某场所单独固定位置,等待处置结果,不要在校内走动。

2.校医(防疫组刘辉)二级防护,询问其近7天重点地区旅居史、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间隔15分钟复测师生体温两次,并做记录。同时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工作。

如果体温<37.3°C,向值班领导报告,请示同意师生正常上班、上课。

如果近7天没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体温≥37.3°C,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通知校医(防疫组刘辉)将该师生引导至临时留观室暂时隔离管控,拨打120送诊就医,安排教育干部做好个人防护另车随行,通知家长具体状况,配合家长带孩子到发热门诊就诊,进行核酸检测,不得让师生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同时报区教体局防疫指挥部办公室,并第一时间告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该生治疗期间,班主任每日进行健康随访,病愈后48小时凭病愈证明与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等材料审核返校。

如果近7天内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重点人员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体温≥37.3°C,或多个个体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拨打120将师生送定点医院治疗,并向校长报告,按程序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措施参照“背景二”执行。

背景二:学校接到区教育复学组通知,本校一名学生家长为新冠确诊病例,该生为新冠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学校校长冯夫勤】

1.通知管控组人员(刘永学)立即封闭校园各进出口,人员不进不出(协调当地公安派出所配合)。(信息组张婷通过校园广播通知)校内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所有师生员工停止流动,佩戴口罩,暂时固定在当前所在场所,随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引导至相关管控场所。(保障组李桂元、李伟)在校门口设置“应急处置临时指挥部”,供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等各部门领导协调指导工作。(管控组刘永学)管控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校。(综合组王金龙) 接洽区疾控中心等专业人员进校须核验身份,及时引导至相应工作地点。(信息组陈秀峰等)第一时间落地查人,用最短的时间准确掌握该生所在场所,并通知总指挥冯夫勤。冯夫勤指挥(管控组卢巨、张国华、腾磊)设立应急管控区域,封控与该生密切接触人员,不进不出。

2.冯夫勤向区教育复学组报告校园管控情况。

3.冯夫勤全程关注处置过程,及时与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成员汇报沟通情况,根据专家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处置措施。

场景1:该生在教室

【学校管控组】组长邱兆义同志根据冯夫勤同志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防疫组刘辉)发出指令:通知该班级(初一四班)正在上课教师(郭凤霞),说明情况,该班停课,任课教师和学生立即停止活动,不得外出,避免与人接触。(信息组张婷)校园广播指令A:请老师、同学们停止活动,呆在原地,保持静止不动,老师和同学们保持安静,不要恐慌。

(管控组卢巨)做二级防护,在教室前后两侧终端位置,采取设置警戒线等方式,尽可能拉大距离,对该生所在教室(初一四班)进行封控管理。(管控组张国华) 做二级防护,在教室外封控区值勤,教育管理教室内人员不要外出,劝阻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封闭区域,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校处置。

2.师生临时封控管理期间,确有师生如厕或需要配餐等其他情况的,(管控组腾磊)需落实专门通道,引导、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沿专门通道往返途中,与其他人员尽量远离;引导人员如厕后及时洗手。送餐人员不得进入管控区域;(管控组腾磊)在收回餐具交于送餐人员之前,需对配餐箱、餐具进行消毒。相关工作事项及时请示区疾控、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3.(保障组李桂元、李伟)设置该生所在封控教室(初一四班)至校内临时留观室的专用通道。

4.(管控组张国华)做二级防护,通知临时隔离场所同楼层其它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人员正确佩戴口罩,不要离开所在场所,并安排教育干部(级部主任张洪泉、副主任郭海涛)做好临时管控,在原地等待管理指令。通知、管控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起恐慌。教育干部(级部主任、副主任)需检查所有人员的口罩佩戴情况。

5.(信息组张婷)校园广播发出指令B:各级部主任、副主任到中、东、西楼梯做好楼层封闭,其他师生不要进出教室、楼层。

做好全校人员场所固定、梯次封闭管控,结合学校人员分布实际,划定(教学楼〈级部负责人〉、综合楼〈刘兰波〉、实验楼〈黄长城〉、操场〈邱印科〉)固定管控单元,形成网格化封闭管控模式。

6.组织学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按全员核酸检测方案进行)配合疾控部门,用最快的时间组织好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在校内空旷、通风良好的操场设置采集点,划分等候区、采集区、临时隔离区等,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职员工分组同步有序进行。通知各组检测具体时间和采集点,尽可能减少师生员工排队等候时间。核酸检测结束后做好场所通风、环境消杀等工作。(详见《东方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核酸检测方案》)

【学校防疫组】组长邱兆义同志根据冯夫勤同志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防疫组刘辉)做二级防护,在教室门口(初一四班)为该生做好二级防护,沿专用通道至临时留观室,初步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间隔15分钟复测学生体温两次,并做好登记;安抚该生情绪,避免引起心理恐慌(期间与该生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该生进行流调、转运。

2.(综合组王金龙)通知(保障组李桂元)安排人员给(初一四班)师生送60支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管控组卢巨)做二级防护,在教室门口引导教室内教师或学生干部开窗通风,指导师生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该班师生进行流调、转运。

3. (管控组张国华)做二级防护,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本楼层其他班级、该班授课老师所教其他班级学生及该班授课老师同办公室同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排查校内人员,判定密接、次密接,并通知管控组对以上人员进行临时隔离管控。(信息组陈秀峰)尽快摸排好好相关人员信息。

4.(保障组李桂元、李伟)协助后续到达的疾控人员做好进一步流调、采样、消毒、人员转运等工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密接、次密接学生进行集中隔离,14周岁及以下可由一名家长陪同或在当地指挥部批准下安排社区对学生及共同居住人员全部实行居家隔离)。

5.以上工作结束后,(防疫组)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转运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

6.密接、次密接等相关人员转运后,对于临时封闭在校内的其他师生,各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卢鹏)(做二级防护),安抚师生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引起心理恐慌。按照指令,通知需要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做好防护居家留观。

【学校信息组】组长陈秀峰同志根据冯夫勤同志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信息组付继峰等)整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师生花名册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班级的教职工、学生花名册,包括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具体到镇街、社区村居、单元楼室)、身份证号等内容。(信息组张洪泉、刘军、相隆春)通知外出人员、未在岗人员和缺勤学生,在家等候进一步管控措施。根据需要及时上报教育复学组,推送区指挥部社区防控组等工作专班。

2.按照指令,组织各班班主任、学科教师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师生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一对一”通报情况,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对共同居住家庭成员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进行风险提醒。

3.组织(包班级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做好师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的心理疏导、健康随访追踪等工作。健康随访和心理疏导工作自该生及其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一般接触者居家健康监测之日起,直至健康返校,全程做好每日随访记录。

4.待核酸检查结果出来后,根据属地指挥部研判,确定学校是否封控管理。如学校不进行封控管理,则通知家长分批次、有序将学生接回或学校集中送回,纳入社区管理,实行居家健康监测7天。隔离期满,按照学校规定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5.(信息组曹营山)做好舆情应对,健全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公众号运维,及时发现和掌握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6.及时做好对上信息沟通,在区教体局宣传中心指导下一个口径对外发布信息。

【学校消杀组】组长李桂元同志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工作组成员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器具,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或在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指导下,及时、彻底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1.临时留观室。尽可能长时间地进行开窗通风。对室内物品用75%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对室内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后用清水擦拭,下同)。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30分钟空气消毒。做好该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2.该生所在教室(初一四班)及同楼层其它教室、办公室。尽可能长时间地进行开窗通风。对室内物品用75%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消毒。对室内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3.该生所在教室楼层。对地面、墙面用过氧化氢,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4.专用通道。用过氧化氢,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5.临时封控教室内师生就餐后,在管控组人员收回餐具交于送餐人员之前,在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75%酒精对配餐箱进行消毒,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

6.室内消毒后,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按照规范进行清洁消毒。

7.消毒工作完毕,对各专项工作组所有防护装备等进行规范处置。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请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学校保障组】启动服务应急预案。李桂元组长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统一公布服务热线0537-3235988,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1.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为到校流调等工作提前准备办公场所、用品等。

2.及时调配、送达足量的二级防护装备(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鞋套、防护面屏或眼罩)、消毒剂、免洗消毒液、隔离带等所需物资到相应处置岗位。

3.提前对接商超、配餐公司。按照需要和指令,及时、安全提供师生饮水、就餐等生活服务。

4.加强协调,保障正常用水、用电,确保空调、供暖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5.组织好校内教职工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参与服务的所有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和自我防护,服务过程中每日一检。

【学校综合组】组长王金龙同志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对校长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协调调度、督促落实。

2.协调其他各专项工作组迅即进入应急处置岗位,高效运作、密切配合。

3.协调、安排学校各专项工作组及时与区指挥部指派到校指导工作的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无缝衔接。

场景2:该生在功能室、操场等校内其他场所

【学校管控组】组长刘永学同志根据校长指令,统筹安排、调度本组人员的工作。

1.安排(管控组卢巨)做二级防护,在该场所前后、周边,采取设置警戒线等方式,尽可能拉大空间距离,对该生所在场所进行封控管理。

2.安排(管控组张国华、卢巨、级部主任)做二级防护,在场所外所有进出口值勤,教育管理场所内人员不要外出,劝阻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封闭区域。

3. (保障组李桂元、李伟)设置该生所在场所至校内临时留观室的专用通道。

4. (管控组张国华)通知该场所临近区域的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暂时不要离开,并安排教育干部做好临时管控,等待管理指令,逐步引导至相关管控场所。通知、管控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起恐慌。

5. 做好全校人员场所固定、梯次封闭管控,结合学校人员分布实际,划定(教学楼〈级部负责人〉、综合楼〈刘兰波〉、实验楼〈黄长城〉、操场〈邱印科〉)固定管控单元,形成网格化封闭管控模式。

【学校其他工作组】防疫组、信息组、消杀组、保障组、综合组的处置工作参照“场景1”执行。

场景3:该生不在校内

【学校校长】

1.向区教育复学组报告情况,包括该生当前位置信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初步处置措施等内容。(区教育复学组向区指挥部综合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社区防控组,以及该生当前场所所属镇街或单位分别通报情况)

2.通知该生在现场所不要离开,正确佩戴口罩,等待学校老师赶来帮助处理。通知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学生因心理紧张或恐慌,离开该场所或产生其他意外事件。

3.通知该生班主任、管控组成员到该生所在场所,向该生简要说明情况,并进行情绪安抚,等待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配合进行转运等相关处置。班主任、管控组成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与该生保持一米以上适当距离。

4.如该生在家中,安排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告知相关事项,要求他们及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暂时不要外出,等待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该生所居住镇街、社区。

5.如该生在其他公共场所,管控组成员采取适当方式通知该场所负责人,告知相关事项。

6.如逢正常教学日(非节假日),该生是在校正常上课后离开,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1)对该生同班级在校的其他师生及其他一般接触者进行就地临时封控管理。处置措施参照“场景1”执行。(2)对该生同班级不在校的其他师生,“一对一”告知相关事项,要求他们以及所在同一场所的人员暂时不要外出、不要流动,等待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该场所所属镇街、社区。

五、应急处置后续工作

1.学校立即召开副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各专项工作组等相关防控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及时对全校师生员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面对疫情,科学防治。继续抓紧抓实抓细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好校园管控、师生员工“一日三检两报告”、缺勤缺课追踪等制度。

2.停课。根据防疫形势,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停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指导学校落实梯次停课措施。

学校制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学科教学计划》等,科学安排学科教师,采取网络直播等形式,对停课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业辅导。安排教育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对师生“一对一”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为需要暂时在校封闭管理的师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

专班办公室王金龙主任安排好值班人员,落实好校园封闭管理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复课。根据防疫形势,区指挥部教育复学组、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共同研判情势发展,提出复课方案,报请区指挥部批准后,指导学校梯次复课。

学校根据《复学工作方案》,结合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校门口管控、“一日三检两报告”、外出请假审批、缺勤缺课追踪、重点人群摸排、重要事项报告、校园清洁消毒、食品安全管理、物资储备管理、重点场所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抓紧抓实抓细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顺利、安全复学。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