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艺术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成立于2008年8月,坐落于孔子初仕之地、千年运河之滨的儒家文化重要发源地山东汶上。学校占地98亩,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办公楼、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等功能齐全,开通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系统,各个教室实现“绿色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设施完善,全部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学校现有教学班69个,在校学生3630余人,教职工216人,研究生学历11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济宁市十佳校长1人,济宁市杏坛名师1人,济宁市特级教师各2人,济宁市电教骨干教师5人,中都名师或学科带头人10人,县市级教学能手或优质课执教者60余人,省级或国家级优质课执教者12人。
秉先哲遗风妙笔写华章,沐汶水灵秀悉心育英才。学校秉持着眼学生素养,提高生命质量,着眼教师发展,提升幸福指数,着眼文化建设,丰富育人内涵,致力于打造“有灵魂、有情怀、有底蕴、有温度、有特色”的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规范办学行为,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彰显教育特色,全力打造品牌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点。我校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并重,旨在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近一年来,我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健全机构,管理到位
在多年的艺术教育探索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核心,沿着“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育智,健全人格;艺术育体,全面发展;艺术育情,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艺体中心主任,级部主任,团委书记和部分艺术(音乐与美术)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出台了学校教育艺术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全校教师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窗口,改变着师生的精神面貌,提升着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我校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自评领导小组,以确保本次自评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刘庆涛
副组长: 李启锋 谭万景
成 员: 马祥海 刘 超 刘春燕 吴庆宁 孔然然
朱兆盼 王乔双 孙 雷
三、艺术教师配备及课程开设
我校艺术教师均为专职教师,本科学历,教师的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队伍比较稳定,我校艺术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能够认真参加各级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我校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音乐课,一节美术课;根据本校及学生的特点,开发具有实践性的校本艺术课程,如开设书法课、剪纸课、合唱课、舞蹈课等。
学校能按照《标准》和有关规定配有音乐舞蹈教室和美术专用教室,能够满足艺术课教学需要。学校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艺术教育器材、设备,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公用经费中有艺术教育费用,保证了艺术教育正常开展。
四、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注重突出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校每个角落,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每年学校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举办一次校园书画展,举办一次综合文艺表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走廊、宣传栏、活动场所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在县级市级文化艺术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
五、艺术素质测评
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2018年开始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覆盖面100%,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为优秀14%良好68%、合格16%、不合格2%。测评结果及平日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情况都录入学生艺术素质平台,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
经自评,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整体水平达到良好等次,在今后工作中,我校将针对查找出来的不足和问题,不断加强改进,力争使我校的艺术教育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