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
近年来,济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梁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挥自身枢纽型社会组织“政治引领、凝聚服务、桥梁纽带”优势,立足梁山黄河滩区,以服务辖区困境儿童为中心,主动链接资源,逐户摸底走访,强化关爱服务,形成工作合力,实施了“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齐力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质环境。
以爱换爱 泽润心田
“一丹,穿这双鞋试试,看合不合脚?”梁山县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德力边说边帮一旁的小女孩穿着鞋,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兴地说:“鞋子真漂亮,正好合适,谢谢叔叔送我的鞋子。”
10月28日,梁山县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德力夫妇领着王东泽、王一丹兄妹俩到县城买衣服、理发、吃汉堡……,回到家,兄妹俩兴高采烈地向爸爸妈妈描述着一天的快乐时光。
这是“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王东泽、王一丹兄妹俩家住小路口镇后于口村,属于黄河滩上的村庄,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按照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让滩区群众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王东泽一家和其他黄河滩区群众一样,搬迁入住到设施完善的黄河新苑社区。
王东泽的爸爸是聋哑人,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母亲患婴儿瘫,妹妹王一丹在社区读幼儿园。虽然梁山县民政局为他们一家办理了低保救助,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所住楼房依然是毛坯房,屋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
“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实施后,梁山县蓝天救援队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来到王东泽家走访。
“沉默寡言,眼神无助,无处安放的小手。”这是志愿者对兄妹两人的第一印象。为了打破陌生感,帮助孩子敞开心扉、增强自信,梁山县蓝天救援队队长带领志愿者隔三岔五看望兄妹俩,还特地带上自己的儿子,与兄妹俩一起在楼下做游戏。当得知小东泽想要一辆自行车的愿望时,志愿者不仅为他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手把手教他骑。现在东泽都能骑自行车带着妹妹一丹在小区里“兜风”玩耍了,还不时停下车,自信地微笑着,向来看望他的志愿者叔叔阿姨摆出“胜利”的手势。不经常下楼的妈妈看着儿子快乐幸福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连声向志愿者致谢。
温暖不止于此。爱心企业志愿者还对其房屋进行了装修,开通了天然气、铺设了地板砖、安装了室内门,并购买了床、书桌等家具,现在,他们的家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兄妹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里闪烁着明亮的光。
凝聚合力 情暖童心
滔滔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在山东,有60万群众生活在黄河滩区之内。在济宁,梁山县是唯一的沿黄县,小路口镇是该县三个沿黄乡镇之一。为了彻底解决滩区百姓的居住问题,山东省在2017年全面启动了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2021年春节,小路口镇有12个村、3920户、11350人顺利完成了选房搬迁工作,告别了“住危房”“水窝子”的历史。滩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转变,但黄河滩区还有不少困境儿童,虽有政府兜底,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诸多,如搬迁后心理的调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隔代监护不得力等等,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济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梁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市民政局和梁山县民政局汇报,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设计实施“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随后对项目的标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实施计划等展开讨论,并一一落实。
该项目着力打造“5个板块+1个通道”关爱服务模式:“5个板块”即黄河滩区特有的红色文化教育板块、传统文化振兴板块、困境儿童心灵成长板块、儿童自我防护板块、爱我家乡黄河守护生态振兴板块;“1个通道”即本土志愿者团队自我培育发展的向上通道。该项目的实施,组建了山东省首家以“黄河志愿者”命名且将守护黄河作为主要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梁山县黄河志愿者协会。同时,带动了梁山蓝天救援队、梁山大义救援队、梁山水泊爱心志愿者协会、梁山县拥军优属协会等9家本土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的困境儿童帮扶工作机制。
针对梁山县小路口镇、赵固堆乡、黑虎庙乡沿黄村困境儿童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生活需要、兴趣爱好以及微心愿等,志愿者为113名困境儿童逐一建立专项服务档案,努力提供“量身定制”服务,以“一人一案”方式精准保护困境儿童。相继开展“爱心九久”公益助学、“青苗自护”安全成长营、“研习梅花拳”非遗传承、“阳光心灵”儿童成长小组、“家庭微课堂”亲子关系讲堂、“守护黄河”参观实践等关爱未成年人活动90余次。
2023年7月,济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梁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济宁市微爱青少年发展慈善基金会带领梁山县黄河滩区青少年儿童走进圣城曲阜,游学尼山圣境、学习孔子“六艺”、 感悟儒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关爱保护困境从单纯的“扶困救助”向儿童成长所需的“扶志、扶智、扶心”等综合型服务转变。
通过对困境儿童进行红色文化、国学文化、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以及非遗文化的传承、亲情活动的互动、家庭教育的引导、困难家庭的帮扶等,帮助困境儿童树立了自信心,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积极姿态融入社会实践,让困境儿童真正走出“困境”,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监护到位 关爱到人
把每一个儿童都呵护在爱心的摇篮,让星月始终相伴,成为“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的爱心行动。
陈春梅家住小路口镇后吕村,勤劳厚道,丈夫去世13年来,她一直靠打零工抚养两个孩子长大,享受低保补助。大儿子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小儿子就读于梁山一中。“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实施后,梁山县水泊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以“爱心九久”公益助学的形式对她家进行帮扶,2023年9月,小儿子通过努力如愿以偿考入了新疆大学。志愿者还帮助陈春梅把老家年久失修的房子完成了危房改造。“爱心九久”即每9个志愿者为1组,每年提供6000元现金帮助一个困境家庭学生。目前,该协会已经资助了梁山县150多名困境家庭学生。
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实施两年来,共计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968 人次,服务时长200余小时,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数达560人,间接服务梁山县困境儿童500余名。该项目荣获“2023年济宁市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第八届“山东慈善奖”。
今后,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梁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动员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发挥专业特长,投身黄河滩区困境儿童关爱帮扶行动,为扎实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护童成长·爱满黄河滩”关爱困境儿童项目似春风化雨,浸润了困境儿童幼小的心灵,鼓舞了孩子们努力拼搏的斗志,也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种子。
黄河入海,黄蓝交汇,无比壮丽。
百姓安居,乡村和美,老少皆宜,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交响曲。
(文中被救助困境儿童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