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邹城市 > 邹城市第五中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11-29 09:39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立足课堂教学、学习高效课堂、 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以教学研究科学化为方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各科教学质量以及开展高效课堂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抓常规养习惯、抓教学保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强教研组、学科组建设,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加强学校高效课堂的学习和自主管理,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

1、完成上级各教育部门要求完成的教科研工作任务。

2、加强理论学习培训, 提高大家对高效课堂的理论水平。

3、积极加强教科研活动,召开课题组会议至少两次,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工作。按中心校教研室要求,对开展的活动做好记录和总结、归纳和提升,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按上级教科研部门要求按时上交各种资料.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让广大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3、根据上级部门或课题要求,继续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培训,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

4、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各学科研究中的作用,教研组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以本学科的具体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确立的研究课题为引领,以说课、听评课为载体,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对教材教法的研究等形式, 激发教师思维碰撞,促进教师共同提高;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本组教师高质量完成教研任务。

5、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听评课指导, 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6、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以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历年的教学成绩、教科研成果、继续教育情况等为主要内容,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服务。

7、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与周边兄弟学校进行高效课堂的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活动,使我校教研组不断开阔教研思路,丰富教研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得高效课堂名至实归。

四、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课程管理。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尤其是综合实践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2、计划管理。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有计划,建立教师、教研组、学校三级计划管理体系,加强计划性,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3、制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使制度成为规范教学行为的保证。

4、过程管理。 教学工作既要看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本学期继续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单元检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 纠正问题。教导处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5、教研组管理。健全学校教研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组工作,完善学校教研组考核评价方法,规范各教研组活动,使活动落在实处,做到时间、人员、内容、地点四落实。继续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同学科、同年级之间的交流。

6、听评课管理。听评课要做到有记录、有点评、有总结。每学期教师间相互听课至少完成 10 次的听课任务,教研组长至少15次。通过听课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 同时发现并及时反馈、 解决问题。

7、教学分析管理。明确教学分析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一步。强调每一次考试分析的作用,要对不同学生做出诊断。继续落实教师的教学质量分析工作,认真做好单元监测、期末的质量分析,及时做好记录,引导教师把分析结果内化为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新起点。

8、学生管理。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继续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具体工作措施

1、抓好两表的制定和管理。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贯彻落实是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课程,坚持按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全体教师都有责任维护课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准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

2、加强学生学习规范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常规工作。开学后一周内收取学科学期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得到创新的启迪,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知识。把功夫下在课前,把力量放在课内,把补困放在课后。所以,教师备课要提前,精心备好每一课,要避免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师要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措施。

4、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尤其要加强听“随堂课”,中层以上干部听课不少于15节, 教师听课不少于12节,每位教师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把听课意见或建议写在听课本上,课后要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5、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制作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 牟 中的应用并在效果上加以提高。

6、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测试、竞赛等,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好成绩。

7、完善图书、实验、电教等的管理。各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岗位,确立为教学一线教师服务的思想,保证一线教学的需要。图书室管理人员定期向师生开放。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把好药品安全管理关,特别是有毒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记载, 同时对实验仪器应妥善保管,登记造册。电教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要求对该室进行管理。

8、加强校园网上教务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我校的信息平台,对开展的教研活动和教务工作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

9、严格规范考试,组织好学校各种形式的考试工作。考试是教学常规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 我们要严格考试过程, 严格考试纪律,发挥考试功能,了解真实情况,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精心制定考试方案及相关材料,做到方案落实、责任落实,加强监考过程管理,加强考纪、考风教育,以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可靠和公正。 考后认真组织阅卷,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 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教学更具实效性。

10、做好七年级新生的入学工作,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让七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迈好初中第一步。学校集中开展以纪律意识、心理准备、环境适应为主要内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鼓励学生面对新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积极主动的去熟悉新班级、认识新同学、了解新老师,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 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言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11、开展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早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心作为重点,通过对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培训, 促进全体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