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接驾山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并且落实《济宁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不断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在六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4.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5.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建立接驾山小学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具体安排:
(一)领导小组
组 长:赵吉祥
副组长:董 华
(二)工作小组
组长:董 华
成员:赵 梅 李秀敏 李海霞 魏玉花 步 勇 赵艳
(三)监督小组
组长:孙士营 焦守秀
成员:彭胜利 董庆金 孙亚超 陈红 各级部主任
(四)实施小组
组长:各级部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各领导小组紧密结合,精诚合作,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学校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的作用。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规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1.统筹课程设置。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6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鼓励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2.统筹课时安排。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3.统筹学科融合。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
四、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和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五、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校区及绿化区,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学校南门前的道路等公益性劳动,将接驾山路东段以及西苇路东段,这两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六、家校社协同机制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劳动即教育”,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双减”和新教育背景下,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秉承“适性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熠熠生辉”的办学理念,将“立德树人,劳动为先”融入劳动教育方方面面,充分汲取传统劳动教育的精华,并进行拓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形成了“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健康、阳光、乐学、多能的时代新人。
(一)打造校内劳动基地,提供场域保障
学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校伊始,在教学楼西侧空地及小广场,开辟了“阳光小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播种、除草、浇水,开展劳动知识培训、技能竞赛、成果展示、品味分享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光荣”观念,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责任田”里亲历播种、开花、结果等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从而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适逢“双减”政策出台,学校有效利用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种植及饲养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反思,及时调整策略,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生产、生态中体验、学习、实践,进行学科整合,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实践出真知,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
(二)发动家校社联动,拓展教育路径
1.家校社协同组建劳动教师队伍。学校劳动教育教师负责面向全体学生的劳动教育基础课程知识讲解,聘请木工匠人、优秀学生家长、社会非遗传承人进行专业的劳动技术指导,开展社团课程。如指导学生科学种植与管理,注重操作性与研究性劳动相结合。
2.家校协同构建灵活教育模式。学校劳动课堂采取“课堂劳动教育+课后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课堂上教师指出劳动课主题和劳动目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劳动内容操作方式,教师指导办法。课后学生利用大课间、午休、晚学进行劳动实践练习。如“阳光小农场”校内种植基地,结合校外“家庭快乐小厨房”制作美食,整合校内,拓展家庭,落实学校“1+1”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3.家校社协同构建“和美”劳动课程体系。学校遵循“劳动创造美”的古训,从“劳动实践”“劳动探究”“劳动创新”三个维度,架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家庭与社会大课堂”一体化的育人形态,实现了劳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常态化、特色化,促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五育融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达成育人目标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有力的依托。
4.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清单项目式学习。学校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组建教师专家队伍和家委会成员。针对学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现状进行具体分析,设置“劳动清单”,对学生参加日常活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出具体要求,以学生自主完成为基本方式,采取自我清单式管理、菜单式研发,让各项劳动充满乐趣,帮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形成家庭意识,在学校劳动中增强维护集体的责任感,在社区公益活动中学会服务他人。
七、评价考核制度
(一)建立动态评价机制,进行动态指导
1.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电子化。将劳动教育清单内容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家庭篇和校园篇两个维度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实时保存;创立“成长驿站”,记录“本月我最满意“”的一项劳动技能,制定“下个月我想要学会”的一项劳动技能;建立“劳动印记”,记录学生参加主题性劳动实践活动的图片和感言。以班级为单位落实家长及教师评价,并举行劳动比赛和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活动展,集展示与评价于一体,让学生看到同伴的成长,激发自身的劳动热情。
2.评价激励多级化、过程持续化。结合学校的星级学生评选建立了“六星三级一模范”激励制度。“六星”指自理、家务、美食、种植、爱心、技能六类小明星,并设置奖章,每月评选一次。“三级”指一学期内,得到2枚奖章,评为“合格”等级,得到3至4枚奖章评为“良好”等级,得到5枚奖章评为“优秀”等级,得到6枚奖章被评为本学期“劳动之星”,获得2枚“劳动之星”奖章者则被评为“劳动模范”。
八、劳动清单
附件1: 《小学日常生活劳动清单》
年级 | 劳动类别 | 劳动内容 |
一年级 | 家庭劳动 | 1.会用扫把扫地,会用簸箕。 2.饭前盛饭、摆碗筷。 3.饭后收拾碗筷并擦干净桌子。 4.自己洗脚。 5.会洗红领巾。 6.会清洗水果。 7.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8.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 9.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盆和地面上的水渍擦干。 10.给父母或长辈捶捶背、端水杯、剥水果吃等。 ······ |
校内劳动 | 1.节约用电,做到人离断电,会开关灯、电扇等。 2.能节约用水,取水适量不溢出,会关紧水龙头。 3.会整理抽屉,大书小书分类放,水杯、学具合理放。 4.会整理桌面,书本文具整齐放在左上角。 5.会在垃圾桶上装垃圾袋,会打包垃圾,到指定地点倒垃圾。 ······ | |
二年级 | 家庭劳动 | 1.会用拖把拖地。 2.坚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会洗碗筷。 3.学会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 4.简单择洗蔬菜,如择洗绿叶、根茎、瓜果类蔬菜。 5.会用水果刀削水果皮。 6.学习制作水果拼盘。 7.当客人来访时,学会泡茶招待客人。 8.学习系鞋带。 9.会区分各季节的鞋子,依据鞋柜特点有序摆放。 10.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 |
校内劳动 | 1.节约用电,做到人离断电,会开关电子白板等。 2.节约用水,洗拖把、抹布时有意识控制水量。 3.服从值日分工,教室打扫得干净整洁。 4.会规范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 5.会正确使用黑板擦擦黑板。 ······ | |
三年级 | 家庭劳动 | 1.会分类投放垃圾。 2.坚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洗碗筷。 3.会用双手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等。 4.会用洗衣机洗衣服。 5.会叠衣服、裤子、袜子等。 6.会用报纸或其它纸包装礼物。 7.认识、洗切葱姜蒜。 8.学会制作一个凉菜,如糖拌西红柿等。 9.给父母或长辈梳头、洗脚等。 10.会洗切叶菜类及根茎瓜果类的蔬菜。 ······ |
校内劳动 | 1.节约用纸、用笔,会细心削铅笔。 2.愿意分工合作完成教室内外板报,爱护板报。 3.热心做好班级值日、大扫除,卫生工具摆放有序。 4.会正确使用抹布擦洗黑板,黑板表面清洁无尘。 5.定期整理教室图书角。 ······ | |
四年级 | 家庭劳动 | 1.坚持垃圾分类。 2.坚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洗碗筷。 3.会叠被子。 4.会清洗自己的书包。 5.学习用针线缝扣子等。 6.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7.能自己洗头发。 8.会正确使用消毒纸巾、棉球和洗手液等。 9.能独立去超市购物。 10.学会炒一个热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等。 ······ |
校内劳动 | 1.爱惜纸张、笔墨,不随意丢弃可用文具。 2.体育课上衣物、器材摆放整齐。 3.洗手间卫生工作积极,会干脏活、累活。 4.会用水桶、抹布、清洁球清除瓷砖或地面污渍。 5.会按卫生、安全要求帮同学打饭、分菜。 ······ | |
五年级 | 家庭劳动 | 1.坚持垃圾分类。 2.坚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洗碗筷。 3.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打扫卫生间。 4.会整理自己的换季衣服。 5.坚持每月自己至少清洗一次衣物。 6.会将冰箱中的物品分类摆放。 7.坚持每周至少清理一次灶台。 8.新学炒两个热菜,会煎鸡蛋等。 9.会照顾家里的宠物。 10.会制定压岁钱使用计划,合理使用。 ······ |
校内劳动 | 1.垃圾分类投放,会做垃圾分类宣传小报。 2.做好班级值日,如擦黑板、整理讲台等。 3.爱惜劳动工具,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4.会用抹布把指定的玻璃窗擦得干净明亮。 5.会使用马桶吸盘,疏通常见的管道堵塞。 ······ | |
六年级 | 家庭劳动 | 1.坚持垃圾分类。 2.坚持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洗碗筷。 3.会自己换床单和被套。 4.会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 5.会清理冰箱、洗衣机等。 6.会更换简易灯泡、水龙头等。 7.新学会3道家常菜,会炖汤等。 8.为家人做一次营养早餐。 9.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10.管理家中一周的生活开支,并做数据分析,给出建议。 ······ |
校内劳动 | 1.学具、材料整理有方,会指导低年级同伴。 2.参与班级布置规划,积极提供建议。 3.会管理班级和自己的劳动电子档案,资料丰富,分类合理。 4.会借阅、爱护并按时归还班级、学校等书籍。 5.积极参加班级大扫除,把清洁工具清洗干净、分类摆放整齐。 ······ |
附件2: 《小学职业体验项目清单》
年级 | 劳动类别 | 体验项目 |
一年级 | 生产劳动 | 1.种植和养护1~2种常见的水培植物或土培植物,如绿萝等。 ······ |
服务性劳动 | 1.校内服务岗位体验,如班级图书角管理员。 ······ | |
二年级 | 生产劳动 | 1.饲养1~2种小动物,如小金鱼等。 2.体验简单的纸工、泥工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 ······ |
服务性劳动 | 1.校内服务岗位体验,如班级卫生督查员。 ······ | |
三年级 | 生产劳动 | 1.体验校内绿植养护员。 2.体验简单的布艺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 ······ |
服务性劳动 | 1.校内服务岗位体验,如校内餐厅服务员等。 2.体验餐饮店点餐员等现代服务业劳动者。 ······ | |
四年级 | 生产劳动 | 1.体验种植1~2种蔬菜,如黄瓜等。 2.体验鸡、鸭等小动物饲养员。 3.体验简单的编织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 ······ |
服务性劳动 | 1.校内服务岗位体验,如校园小导游等。 2.社区服务岗位体验,如物业管理员等。 3.体验快递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劳动者。 ······ | |
五年级 | 生产劳动 | 1.体验种植1~2种盆栽花草。 2.体验兔子、羊等小动物饲养员。 3.体验简单的陶艺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 ······ |
服务性劳动 | 1.校内服务岗位体验,如校内食堂帮厨工等。 2.社区服务岗位体验,如社区网格员等。 3.体验仓储邮政等现代服务业劳动者。 ······ | |
六年级 | 生产劳动 | 1.体验种植1~2种果树。 2.体验简单的扎染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 3.体验木工等工业生产劳动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