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503J/2023-044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司法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3-11-30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3年度市司法局关于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总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程序,注重面商,按时办复,圆满完成了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现将市司法局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市司法局承办人大代表建议5件,其中主办3件,协办2件;市政协委员提出涉及市司法局职能提案8件,其中主办6件,协办2件。所有建议提案均按规定格式、期限办结。
二、主办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一)王建代表提出的《关于防范校园霸凌事件的建议》(120号),由市教育局和市司法局主办。市司法局按照《济宁市党政领导领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法的通知》要求,多次与建议人座谈沟通,扎实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涉及到市司法局职能是前两项建议,即: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教育和配齐法治副校长。针对建议内容,市司法局扎实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平安校园”目标,始终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聘请学校法治副校长,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专业特长。推行“一制三化”模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法治教育常态化、实现普法形式多样化、助力学校治理规范化),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二)郗金庆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的建议》(122号),该提案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司法局主办。市司法局多次与郗金庆代表通过电话、函件、座谈进行沟通交流,征询建议办理意见,力争使建议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八五”普法规划。二是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水平。连续七年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每年近20万人次参加学法用法线上考核培训。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培训,提升领导干部执法能力。编印发布《行政处罚法实施通用指引》,印发《济宁市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四是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下步,市司法局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力度,提高监督实效。
(三)方贵菊代表提出的《关于国家法律法规性文件以讲法视频的形式推送宣贯的建议》(172号),由市司法局主办。近年来,市司法局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以案释法形式载体,组织市直部门上线“我执法我普法”电视普法栏目,目前已举办两期,共40余家部门单位上线普法。《我执法我普法》栏目是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与济宁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电视普法访谈栏目,通过电视、网络向全社会普及上线单位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像您提案中提到的《安全生产法》,已由市应急管理局上线普法。同时,组织市律师协会在济宁广播电视台录制20余期的《律师说典》节目,按照民法典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大篇章,由执业律师现身说法,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近日,将开办《律师普法大讲堂》栏目,邀请省内知名律师就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权威解读。下步,市司法局将提高法律法规普及率,持续开展全市法治文艺汇演作品和“法治微电影(动漫)”作品征集活动,落实普法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致公党济宁市委提出的《关于强化执法帮扶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第14020215号),由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探索柔性执法监管新方式,“不罚轻罚”清单覆盖25个执法领域、396项,“不予实施强制措施”清单覆盖5个执法领域、36项。二是创新打造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信息化“三平台”,2023年4月,“济宁执法”APP正式入驻山东通。三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发布全省首部《行政处罚法实施通用指引》。下步,市司法局将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持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五)翟轩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提案(第14020312号),由市委编办、市司法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市级组建16支综合执法队伍。二是积极稳妥向镇街赋权,156个镇街全部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三是理顺行业监管与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的意见》。四是探索建立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出台《关于明确乡镇(街道)司法所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下步,市司法局将持续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持续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建设。
(六)陈慧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工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服务中的作用的建议》的提案(第14020331号),由市民政局、市司法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发挥组织协调职能,把老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作纳入普法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夯实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基础,印发《2023年济宁市法律援助工作要点》。三是创新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形式,开通普法公交专列。四是依法维护合法权益,2023年上半年全市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982件。五是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宁市级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管理办法》。下步,市司法局将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七)王景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警矫对接”助力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14020409号),由市司法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警司联动协作共助机制。二是健全违法信息通报制度,对社区矫正对象,公安机关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有关情况通知县(市、区)社区矫正机构。三是建立信息化核查联动机制。各县(市、区)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负责汇总整理本辖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台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向公安机关提出协查请求。四是全程融入矫正,打造警司联动协作共助环境,对社区矫正对象提出考核奖惩建议。
(八)李宁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a14020003号),由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司法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创新工作开展,增强法律服务效能,开展2023年村(社区)法律顾问“一月一主题”法律服务专项活动。二是规范服务机制,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全市法律援助机构进社区、进广场、进村居开展主题宣讲、法援知识讲座40余场次。三是推进法律援助服务便民新高度,发挥各级公共法律服务网上服务平台、“法援在线”平台功能、“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功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下步市司法局将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提升法律援助保障能力。
(九)张振伟委员提出的《关于规范我市诉前调解工作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的提案(第a14020138号),由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主办。针对提案内容,市司法局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开展源头治理,强化调解工作效能。二是充实调解员队伍力量,打造多元化解过硬队伍,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三是加强调解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调解人员业务水平,打造了一支“懂法律、会调解、善宣讲”的“和为贵”调解讲师队伍。四是强化工作保障,推动调解案件补贴落实,今年5月发放“以案定补”补贴41.8万。下步,市司法局将针对道路交通调解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储备,以及与保险行业沟通对接不畅的情况,实现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促进济宁社会和谐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增强建议提案办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和代表、委员的批评和监督,积极采纳代表委员提出的良好建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整改、不断完善,推动市司法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和司法行政事业再上新台阶。
济宁市司法局
202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