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旨在强调:早期肺部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保持肺部健康是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尽快采取行动。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最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二、关于慢阻肺一组数据 大家可能并不熟悉慢阻肺,但事实上,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人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量产观”的重大慢性疾病,已造成了重大的疾病负担。 · 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按此估算,全国患病人数接近1亿。 ·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结果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达1亿人。平均每分钟就有2. 5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三、慢阻肺会带来哪些危害? 随着疾病的进展,慢阻肺迁延不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1. 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2. 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及死亡的风险增加 ; 3. 导致肺心病发作,甚至猝死; 4. 慢阻肺患者常常共患其他慢性病,慢阻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 5. 经济负担加重等。 慢阻肺可通过加强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等措施进行防治,对于有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尽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 四、什么是肺功能筛查?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五、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部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5、长期吸烟的人也应定期做肺功能检查,以观察肺功能受损的情况,督促患者戒烟。 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7、有助于明确COPD的严重程度,并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六、慢阻肺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哪些? 戒烟越早越好:长期吸烟是慢阻肺的罪魅祸首。 坚持日常用药:慢阻肺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通过预防常见病原体感染来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至11月份。 康复锻炼:慢阻肺患者稍微活动就会感到气急,因此可能放弃运动。但是为了防止体力的下降和肌肉力量的萎缩,仍需要注意进行康复锻炼。 膳食营养要合理:注意补充摄入充足营养,注意膳食营养: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奶类制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忌辛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