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3708000044333481/2023-050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3-12-13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供销合作社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12-13 信息来源: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以来,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为农服务能力加快提升,重点工作保持全省领先,成功承办全省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

1、为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做强为农服务载体,召开全市供销系统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全覆盖、为农服务中心规范提升现场推进会议,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新发展邹城石墙、嘉祥万民、梁山杨营等为农服务中11处,高质量改造提升为农服务中心11处。二是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为农服务中心规范提升的八条措施》(济政办字〔202353号),推动解决为农服务中心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题。三是联合打造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筛选全市112家服务质量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企业,通过发挥品牌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6月,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调研我市为农服务中心,对供销社为农服务成效给予肯定。四是大力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为农服务新模式,与邹城大束、石墙、兖州漕河等乡镇开展战略合作,全力服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推动省供销社与鱼台县签订托管服务合同,探索全域土地托管试点,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政治账、农民增收经济账、乡村建设生态账相统一。1-10月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716.3万亩次,土地全托管47.7万亩,居全省第1位。五是深化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作物品种、管理模式,以科技引领推进托管服务提档升级。举办全市供销系统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夏收夏种农业技术、三秋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社员3万余人次。

2、农村流通服务主渠道持续夯实。持续完善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商品稳定供给。一是全域推进县域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发展乡镇综合服务站4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08个,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进一步畅通,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示范县达到4个。二是加快提升农资流通服务能力。依托为农服务中心、村级供销社、基层社、社会农资网点等资源,发展吸纳农资龙头骨干企业9家,培育县域农资集配中心7个,标准化建设发展乡镇农资服务站64个,配送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全市系统销售各类农资13万余吨,创省级农资流通示范县2个、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1个,居全省第2位。三是着力构建应急保障体系。加大基地、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产、供、储、配、销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抓得住、靠得上、控得好。新增标准化农产品种植基地10处,累计发展区域冷链物流枢纽基地、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4处,田头保鲜仓项目7处。组织11县(市区)38家企业200余种农特产品参加2023首届山东供销预制菜产业博览会,获评全省组织一等奖。

3、金融合作支撑作用凸显。稳妥推进信用互助业务,指导系统领办创办的11家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互助业务,信用互助累计发生额达7000余万元,帮扶社员1900余户。做实做强合作发展基金,实现市县供销社均设立合作发展基金,累计归集资金720万元,支持项目33个,在基层组织建设、企业纾难解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银企对接合作,推进与鲁农担、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联合推进供销农资贷等金融服务,今年以来争取银行授信及贷款8000余万元,与工商银行济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探索创新贷款产品、共建金融服务点等工作,打通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

4、社有企业运营质效持续攀升。一是积极发挥项目建设作用。完成2023年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8个项目的投资,带动各类资本投入7675万元,社有企业带动基层社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现代流通服务网络项目18个,项目建设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二是实施社有企业提质增效行动。统筹监事会纪委审计财会监督资源,全年社有企业资产租赁过200万元首次达到2家,社有资产收入预计855万元,同比增长286万元,增幅50.3%,实现三年翻一番,社有企业运营质效大幅提升。三是持续提升企业管理。大力开展社有企业调研,形成了各类台账资料27份,进一步规范企业各类行为;开展合同管理专项整治回头看,对53份资产租赁合同进行合规性审查,推动合同管理走深走实;开设资金监管账户5个,为2260万元的企业资金提供财务安全保障,社企分开,双线运行的机制进一步优化。

5三争工作亮点纷呈。成功承办全省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全省供销社农资流通服务示范县工作现场推进会、全省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大课堂等省级会议5次,在全省供销社土地托管现场会上、全省供销社高质量推进流通经济跨越发展现场推进会、全省农资网络体系示范县建设暨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工作会等多次省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争取国家级和省级政策8项,数量居全省供销系统第1名,争取到位资金2681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资金2070万元,居全省供销系统第2名,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被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报表扬;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省委《支部生活》、《山东省乡村振兴简报》、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刊登;梁山水泊商场入选总社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山东农科频道、市新闻联播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我市供销系统工作信息40余次。

6、招商引资联合合作取得突破。结合供销社优势开展精准招商活动4次,积极对接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等大型国企来济调研,总投资10.2亿元供销文创中心项目已完成签约立项,全年备案过亿元项目6个。各类合作渠道日益拓宽,全年吸纳开放办社企业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