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霍家街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2023年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强课提质”行动走深走实,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任城区教研中心和学校工作重点,持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两主、两全、一评价”教育方式变革为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夯实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强化课程意识,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4.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活力校园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规范过程管理,落实“八个精心”
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按照国家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规范设置了课程方案,科学编排各校区各年级课程表。任课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表,不经教导处同意不得私自调课,确保各门课程有效实施。
2.坚持十项制度。
我校秉承“精严相融,人文并举”的管理思想,常年坚持十项常规管理制度:业务领导蹲级包组制、教研组长负责制、研究课上报和率先执教制、周三教研活动制、提前2分钟候课制、严格执行课程表制、推门听课制、教学质量监测制、课堂安全负责制、导师学员研训制。本学期十项制度的精细化持续实施,以保证各科教学的优质高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规范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团队的教研能力和研究质量息息相关。开学初,各教研团队就设立本组的教研目标,科学规划教研活动内容、提前安排教研任务,老师们服从组长的安排和调配,齐心协力扎实教研,打造团队教研品牌。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教研活动主讲任务,做好记录,留下研究足迹。教研活动可持续采用“模拟课堂”“同课异构”“评议课堂”的形式,落实“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教研常规工作。研究课,要求同组教师入班听课,且做到带着问题听,带着思考听,以提升每位教师的研究能力,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二)强化课程实施,助推学生成长
1.国家课程,规范实施全过程。
(1)备 课。新课标理念下的备课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单元理念下的课时教案到底该怎么备才有助于上好课,这是老们们备课中的一大难点,学校将分语文、数学两大学科针对大单元备课集中对大家进行培训与跟踪指导。
(2)作业设置与批改。
本学期,为落实“双减”工作精神,优化学校管理,我们将修订完善作业教学管理办法,明确一个目标——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育人功能;突出两个抓手——一是抓作业设置管理,二是抓作业评价;创新三项机制——内容菜单化、布置分层化、评价个性化;出台四项举措——每日作业公示、每周作业研讨、每月作业分享、每学期作业展评;落实五项作业——项目化作业、基础巩固类作业、拓展延伸类作业、探究游戏类作业、创新实践类作业、融合应用类作业。学校严抓作业质量,严控作业总量, 让作业的量透明化,让作业的质高效化、个性化,实现作业的有效管理。
作业种类依据学生学段特点及差异,同中求异,分为基础类作业(常规作业本)、拓展、实践类作业(大单元);同一学科,各校区内容次数统一,形式可以不同。
要求:每个教研组批改符号要统一,评价方式要多样,提倡等级加评语式批改,等级一律采用“优、良”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二次修改习作的能力,循序渐进,养成习惯,能在作业本上看到孩子发展的足迹,培养孩子们书写规范、整洁的良好作业习惯。
(3)考试与评价。
①抓好单元过关练习。结合学校实际,两个单元进行一次过关练习,各组做到三个统一(检测时间、讲评时间、质量分析时间)。单元过关练习做到全批全改。教研组长将每次过关检测情况及时上交各校区教导处,教导处做好跟踪指导,努力缩小校区之间、班级之间的差距。
②严把综合学科质量关 立足常规课堂,采用口头、动手操作等形式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把教学质量关,学期末学校进行质量抽测。
③其他评价办法
日常教学工作中,用好红领巾争章榜,用好每月之星奖章、校园光荣榜等平台,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校本课程,深入推进见成果。
“红色教育”与“炫彩科技”已成为学校两大特色课程。本学期将继续发挥两大课程的育人功能。10月底将进行两大课程的阶段性成果展。红色课程在落实好“十个人人”的基础上,将重点从红色课堂、红色诗词、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剧目五个方面展示课程成果;炫彩科技将着重从种植、实验操作、发明创作等几个方面展示课程成果,展示分为:舞台和校园实景两种形式。
3.社团活动,探索课程化建设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充分利用各校区的场地和功能室设置特点,建立健全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要求大家做到:“三定” “一爱护”:即①定人员: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前提下,辅导教师明确学生名单,每个社团的人数不低于35人,特殊技能的另做要求。②定时间:每周三或五下午,活动时间和课后服务的时间一致,无特殊情况不轻易变动。③定地点:根据社团特点和学校功能教室实际情况,固定活动地点。“一爱护”,是爱护学校设施、设备,并作好卫生保洁工作。活动结束后,有序组织学生列队放学,将学生安全交到家长手中。
本学期,各辅导教师继续坚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张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特长”的育人原则,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学生4+N特长发展奠定基础,做好日常辅导,留好过程性活动作品、影像资料,学期末进行社团活动成果展示。
(三)传递“讨论之球”,打造“四有”好课堂。
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关键在教师、核心是课堂、主体是学生。为巩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工作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课标与教材的学习常抓不懈。深入学习课标、认真研读教材、精准分析学情,科学规范制定课程纲要。以考促学,12月份,进行青年教师(参加工作3年内)新课标闭卷考试,助推青年教师过课堂教学质量关。
二是认真落实学校“四有”课堂的思想。打造“有思 有趣 有品 有得”的“四有”好课堂,让每节课堂努力做到“四个深”:
●深度解读教学内容
●深入引发学生思考
●引领学生深入疑问
●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注重学科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任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再掀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之风:比如音乐听、唱、演奏的习惯,体育列队习惯、口号、动作等,总之:立足课堂,要求每位老师齐抓共管,助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师德工程”。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修身、修性、依法执教,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境界;在工作中,比教育业绩、比社会评价,比优秀品德和个人魅力,“德不孤,必有邻”,用我们芝兰入室的师德,铸造和雅霍小教师团队。
二是“名师工程”。本学期,组建名师牵头的教科研团队,开展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成立名师工作室。让名师带着问题引领教科研发展,让名师通过大讲堂讲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让名师的工作室里时刻充满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名师在学校的辐射作用。
三是“读书工程”。本学期继续共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
四是“青蓝工程”。本学期,学校继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对青年教师实施专题培训,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学科基本功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材,掌握教法,缩短成长期,尽快胜任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继续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周写好两张钢笔字,练好粉笔字。1月份进行汉字书写大赛;三是组织新上岗教师积极参加区级层面新教师培训班的活动,在培训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争当优秀学员;四是举行青年教师亮相课和汇报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期末,对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
(五)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活力校园。
学校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建设活力校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增长本领,锻炼能力,快乐成长。
1.礼仪大赛(9月)
2.体育活动 (大课间活动、冬季阳光体育系列活动)
2.艺术活动(音乐:管乐队组建 美术:绘画、手工作品展)
3.读书活动(11月份“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优秀文化”古诗文闯关大赛)
4.科技活动(12月科学小实验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