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8000044333481/2023-0459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 组配分类 | 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3-12-04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3年度市供销社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2023年以来,市供销社建议和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如下:
一、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均已办理回复。意见建议吸收采纳情况如下:
1. 《关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建议》吸收采纳情况。一是加快推动县域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提质扩面建设。持续全域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推进龙头商贸企业下沉,有序扩大县域流通网络涉农乡镇覆盖面,积极争取省级示范县试点,推进市级示范县、启动县建设。完善县域供销综合集配中心,通过改造提升原有仓储场地和设施,丰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省社“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兖州区、梁山县试点建设,打造济宁地区“供销集配”模式。建设供销综合服务站(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优化商品供给和服务,持续提升镇村消费品质,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大与商务、邮政部门合作,争取资金和邮政供销共配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嘉祥县市级“快供合作”模式。二是加快推进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延伸建设。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全力支持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济宁有限公司与县级联合合作。结合全市系统农资发展实际,培育县级农资流通龙头企业,提升农资供应和服务能力。依托为农服务中心、村级供销社、基层社、社会农资网点等资源,布局建立县级农资集采配送中心、乡镇农资服务站,增强配送和服务能力,加强农资流通保供主渠道建设。落实“绿色农资”行动,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资监管,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通过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三是加快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积极对接省供销社农产品公司、各类农产品市场主体,整合系统优质农产品,推动济宁地区农产品上架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立稳定供销关系。拓展产销对接渠道,大力推进农超、农企、农批等主体的对接,通过线上线下产销活动,助力区域农产品销售。加快全市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优化布局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区域、县域、田头冷链项目。大力支持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系统预制菜产业的规划实施。
2. 《关于支持区域智慧配送中心建设的建议》吸收采纳情况。一是狠抓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培育,确保粮食安全。二是推进县域流通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深化“一网多能、综合赋能”建设。三是健全拓展农产品购销渠道,持续抓好系统农产品基地、冷链项目建设,对接省供应链、鲁供农服开展联合采购,降低流通成本,活跃农村市场。
二、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收到市级政协提案2件,均已办理回复。意见建议吸收采纳情况如下:
1. 《关于我市中大规模小区普及、完善供销社的诸多建议》吸收采纳情况。一是加强市县龙头企业、综合集配中心建设。市级层面,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加快培育壮大儒家圣地供销集团、圣地供销农服公司、中盛智慧供应链公司、圣鑫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发挥资金、资源优势,开展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合作,带动系统现代商贸流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县级层面,依托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整合涉农资源,成立农业服务联合体,在县城区、中心镇布局建设县级供销合作综合集配中心,开展日用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供销集采集配,构建县域“统一大市场”。二是加强城区供销合作服务网点建设。加强与社区服务中心、商超经营网点联合合作,开展城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社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工作。完善生活必需品保供。依托供销系统生产基地、流通龙头企业,加工分拣、冷链物流、供应商和批发市场等优势,做好市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重要民生商品储备。积极参与社区共建试点。在条件成熟的社区,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引导居民入社,探索组建社区消费合作社,开展社区生活物资、农产品等团购团销配送服务,为其提供精准生活物资、农产品等团购团销配送服务。探索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城乡居民提供日用消费品、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就业培训、社区食堂等多样化服务。加快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建设。在城区供应相对薄弱的社区,依托社属企业兖州新合作百意商贸有限公司、梁山水泊商场等商贸龙头企业,建设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统筹系统内外资源,与现有社区零售终端开展业务对接,建立紧密集采直供关系,保障社区生活必需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四是在中心村和重点村,通过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整合农村小卖部、代销点等各类资源,赋能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加大适合农村市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打造集日用品销售、快递收发、金融服务、农产品购销、便民缴费、废旧家电回收、便民健康水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逐步承载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围绕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经营网络,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合作、连锁经营和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培育壮大多元化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重点推进金乡大蒜、泗水地瓜、微山湖产、鱼台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支持和培育中农批(汶上)鲁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微山农商物流园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兖州新合作百意、梁山水泊商场等商超连锁,济宁中盛智慧供应链公司、兖州新合作百意、嘉祥华联等“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企业,推动形成“农批市场”发展大宗批发交易、“中央厨房”对接团体客户、“商超、社区菜店”服务终端零售、“冷链物流”为支撑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 《关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建议》吸收采纳情况。一是开展“雁归兴社”计划、乡村人才合伙人培养提升行动,吸引原供销系统经营人才返社创业,优秀高校毕业生、农村能人加入供销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人才资源,打造100余人“留在乡村”供销人才队伍,发挥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人才培训,与省农科院联合打造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连续两年承办全省供销系统干部职工大讲堂,系统年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农民致富带头人、社员等3万余人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立足为农服务实际需求,加强金融服务支撑,帮助系统为农服务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培育标准化服务主体”。为持续增强全市供销系统为农服务能力、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市供销社把系统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转到培育骨干力量上来,持续推动山东圣地供销农业服务公司、济宁惠生种苗有限公司、金乡京信农业发展集团、山东浩翔肥业有限公司、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社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龙头企业。在涉农乡镇建设了93处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四是拓展多元化服务主体。加强系统内外联合合作,探索推进乡镇党委政府、村集体、供销社联合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机制,乡镇及村集体组织发动、整合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供销社为农服务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帮助农民及村集体节支增收。目前,已与微山县马坡镇、嘉祥县老僧堂镇等16个乡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作物品种、管理模式等,以科技引领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提档升级。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引进院所良种资源、繁育技术,聘请农业专家团队对托管服务地块开展技术指导,加强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加大对上争取和对下指导力度,省供发集团与鱼台县人民政府签订万亩土地托管服务合同,整合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要素资源,推进全域土地托管服务,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服务新模式。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推动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提档升级,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打造“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筛选全市服务质量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企业,通过发挥品牌组织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程化、集成化、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