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尽快补齐关键薄弱环节发展短板
当前,农机农艺融合度不够是制约我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加快农机农艺先进技术融合,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我区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立足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提升。2023年2月15日至17日,任城区农机中心组织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应用情况调研。
调研由区农机中心陈德华主任带队,副主任张金生、李建军和推广科同志参加,采取实地考察和走访座谈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任城区薄弱产业和环节开展。重点在畜牧养殖机械化、水产养殖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等,先后深入到喻屯镇、唐口街道、李营街道和安居街道的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场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济宁蔬菜批发市场)等进行实地调研。
在畜牧养殖方面,任城区2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实现了养殖环节饲草加工(秸秆饲草切碎、压块、揉丝、搅拌、送撒料)等设备机械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粪污处理环节,主要了解高效清粪及粪便秸秆等多物料混合制有机肥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改制优化和应用。
水产养殖方面,主要了解机械投饵、机械增氧,机械捕捞、机械运输和养殖尾水分离净化处理等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情况。
农产品初加工方面,依托济宁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产后各环节(清洗、分拣、分割、分级、包装、预冷、保鲜、干燥、储藏等)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装备,实现了农产品保鲜冷冻贮藏过程中各种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控,有效降低采后损失,探索了农副产品机械化初加工的技术路线与作业规范,实现加工增值。
通过调研,任城区将以推动畜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为主要产业生产机艺融合为目标,形成主推的机艺融合的提质增效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以此推动全区各产业、各品种、各环节机械化全面发展,破除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装备与技术支撑。(任城区农机中心 高 磊)